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两个关键人物

当马里亚纳群岛登陆战刚刚开始的时候,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便开始筹划下一步行动。参谋长联席会议向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陆军上将和中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征询是否可以从即将占领的马里亚纳群岛出发,进攻台湾岛或者经小笠原群岛直接进攻日本本土。对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设想,两人当时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么做过于冒险。

关于太平洋战场1944年的军事行动,很多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沿新几内亚岛沿海地区实施的一系列登陆作战才是通往菲律宾和日本的主要进攻路线,他们认为尼米兹部队经由中太平洋的进攻仅仅是为了保障西南太平洋攻势的右翼。因此,这些人对美军绕过还在日军手中的加罗林群岛直接从马绍尔群岛向马里亚纳群岛实施越岛作战的战略持批判态度。在这些人看来,横渡中太平洋的进攻虽已正式定为主要进军路线,然而并不名副其实。因为无论从部队的派遣方面还是从武器和补给品的分配方面来看,这两个进攻方向都是处于平等对待的状态。另外一些人则认为麦克阿瑟部队的作战主要是在保障中太平洋部队的左翼和在保卫澳大利亚方面起了作用。

上述两种意见各执一个极端。盟军对菲律宾的进攻是沿着两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支援的方向向前推进的,这两个作战方向相辅相成,成功地利用了外线作战的冒险性。麦克阿瑟的部队在比阿岛的登陆,把日军的岸基航空兵从中太平洋吸引过去,从而使斯普鲁恩斯的第五舰队在进攻塞班岛时没有遇到日军岸基航空兵的强烈抵抗。第五舰队进攻马里亚纳群岛引开了企图袭击比阿岛麦克阿瑟部队的日军宇垣缠的战列舰编队,并将日本第一机动舰队诱至菲律宾海,从而才能彻底打垮机动舰队的舰载航空兵。因此,盟军横渡太平洋的两路进攻部队是密切协同、相辅相成的,他们在作战中配合得非常默契。

1944年7月初,麦克阿瑟提出了具体的对日作战总攻进度表:9月攻占帛琉群岛,10月25日在菲律宾棉兰老岛登陆,11月15日在菲律宾莱特岛登陆,1945年1月15日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2月在吕宋岛南部的民都洛岛登陆,4月攻占马尼拉。

麦克阿瑟,全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出生于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个普通的陆军军营,他的父亲因参加南北战争曾获国会勋章。1903年,麦克阿瑟以西点军校第1名的成绩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100年来最好的,因优异的成绩被任命为上尉。

一战时期,麦克阿瑟任美军第四十二师参谋长,1919年任美国西点军校校长,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1925年,晋升为少将,先后在亚特兰大和巴尔的摩任军长。1927年秋出任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率美国代表团参加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获得奖牌榜冠军。之后,调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1930年11月,接受陆军四星上将的临时军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1935年,麦克阿瑟的陆军参谋长任期届满,以少将军衔调任菲律宾政府总统奎松的军事顾问。1936年8月,获得菲律宾元帅军衔。1937年,从美国陆军退役。1941年7月,华盛顿方面下令将菲律宾陆军与驻菲美军合并,将麦克阿瑟转服现役,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辖温赖特指挥的第一军和帕克指挥的第二军,指挥美国军队在西南太平洋战场进行“跳岛战术”,有选择地攻占对美军推进有重要意义的岛屿。

1942年2月22日和23日,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让其撤离菲律宾,并允诺让他到澳大利亚指挥盟军反攻。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部在莱特岛登陆,并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在雨中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讲:“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他语气深沉,眼角挂着泪光。1944年12月,麦克阿瑟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45年1月10日,盟军开始在马尼拉以北的仁牙因湾登陆,29日在巴丹半岛登陆,夹击日军山下奉文的部队。直到3月,盟军经激战终于攻克马尼拉,占领巴丹半岛,收复科雷吉多尔。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受命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9月2日,盟国在“密苏里号”军舰举行受降仪式,麦克阿瑟代表盟国签字。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介入。麦克阿瑟出任远东美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朝鲜战争。1951年4月,麦克阿瑟因战争失利和所谓“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而被解除一切职务。回国后,他曾在国会发表演讲,主张扩大侵略战争,并对中朝军队使用核武器,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怂恿蒋介石反攻大陆等政策。

1952年,麦克阿瑟希望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未能成功,此后任兰德公司董事长。1962年5月2日,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军校最高奖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兴发表了最后一次也是最感人的演讲《责任、荣誉、国家》。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因患胆结石去世,终年84岁。著有回忆录《往事的回忆》。

对于麦克阿瑟的计划,很多人认为太过复杂,而且时间拖得太长。尼米兹提出先在棉兰老岛登陆,孤立削弱日军在菲律宾地区的航空兵力量,而不是占领整个菲律宾,然后在台湾岛和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登陆。

对于麦克阿瑟和尼米兹的方案,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部长金都倾向于尼米兹的方案,认为麦克阿瑟的计划实际上是采取美军早已摒弃的“逐岛作战”战略,不仅进展缓慢而且代价巨大。尼米兹的计划简洁明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败日本。

后来,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开始各抒己见。尼米兹主张进攻台湾岛,将日军阻挡在菲律宾。这样盟军可以控制联系日本和南亚的海路,切断日本与其南亚的驻军的联系,那么在南亚的日本驻军会因得不到补给而导致溃败。麦克阿瑟主张在菲律宾登陆,他认为菲律宾位于日本的联系线上,将菲律宾让给日本对美国来说很丢面子。

尼米兹,全名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海军将领,五星上将,1885年2月24日生于得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一个德裔美国人家庭。尼米兹早期主要是研究潜艇,而后成为美军柴油引擎技术专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担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等职务,指挥对日作战。因在对日作战中的贡献而受到美国民众热烈的欢迎,新任海军部长詹姆斯·佛莱斯特将尼米兹塑造成海军的国家英雄,并将1945年10月5日定为“尼米兹日”。战后,尼米兹担任海军作战部长,至1947年退役。美国军事历史学家艾德温·帕尔玛·霍利曾作过这样的评价:“哈尔西能在一场海战中取胜,斯普鲁恩斯能在一场战役中取胜,而尼米兹能在一场战争中取胜。”

1947年12月15日,尼米兹辞去海军作战部长职务。虽然美国国会授予的五星上将军衔可使他永不退休,但他决定离开海军。1948—1956年,尼米兹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校董。1949年3月21日,尼米兹被任命为联合国的克什米尔事务委员会公民投票监察长,协助调停印巴之争,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恶化,未能进行。

1963年10月,尼米兹被确诊为脊髓关节炎病状,虽然手术成功,却又得了肺炎,12月出现轻微的中风与心脏衰竭。1966年1月,尼米兹离开了位于奥克兰的美国海军医院(橡树山庄),回到他的海军宿舍。2月20日,尼米兹去世,终年80岁,美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并照他生前意愿,葬于加利福尼亚州布鲁诺的金山国家公墓,与斯普鲁恩斯、屠纳及洛克伍德同葬一处。

为了纪念尼米兹,美国政府把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命名为“尼米兹”级,该级共有10艘,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航空母舰。“尼米兹”级首舰就是“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该级核动力航母中,只有3艘不是以美国前总统名字命名的,它们分别是“尼米兹号”“卡尔·文森号”和“约翰·斯坦尼斯号”。另外,檀香山及旧金山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尼米兹”高速公路。 k3SBm/Jb+KMizxEdXvmKTMvKas/drBSL/cmKQEsBmAGHXSmMzRibdIVoNDaNcbM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