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求既是人生的最高奖赏,也是一个人的无上财富。有追求会让他在工作与幸福中找到自我。
——爱默生(Emerson)
“但我有其他特长。”一位年轻人对准备因其迟钝而解雇他的商人辩解道。“作为推销员,你一无是处。”他的老板说道。“我相信自己一定有用。”年轻人说道。“怎么有用?告诉我你有什么用。”“我不知道,先生,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商人说道,被这位职员的认真劲儿逗得哈哈大笑。“只是别解雇我,先生,别解雇我。除了推销之外,让我再试试别的。我不懂推销,我知道自己不擅长推销。”“我也知道这个,”老板说道,“问题就在这里。”“但我可以让自己有其他的用处,”年轻人坚持不懈,“我知道自己一定可以。”他就这样被安排到账房工作。很快他的数学才能得到发挥,几年之后,他不仅成为这家大商店的总出纳,还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
如果每一个人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人类文明将会得到空前的发展。只有当一个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才会实现人生的理想。
很多年轻人的理想与追求被愚昧无知的父母永久地压制了;一些年轻人由于不屈从于父母的安排而被认为是懒惰、愚蠢或无常;一些年轻人被迫进入那些不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而受到压制;一些年轻人被迫阅读一些枯燥的神学书籍,同时耳朵里还不停地听到“法律”、“医学”、“艺术”、“科学”或“商业”等字眼;一些年轻人备受折磨,因为他们的每一根神经都在长久地抗议着这份勉强从事的工作。
放弃自我、按父辈的规划生活扼杀了很多年轻的天才。相反,那些坚持自我的年轻人往往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我从未见过像你这么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祖母说道,“看书吧,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你知道这么长时间你都在干什么吗?你把茶壶盖拿下来,放回去,又拿下来。你一会儿往蒸汽里放一个小碟子,一会儿又放一个汤匙,你一直忙个不停,将水蒸气在瓷器和银器上凝结的水珠收集起来。你难道对自己这么浪费光阴不感到害臊吗?”这位老妇人显然未能说服詹姆斯——瓦特因发明蒸汽机而永载史册。
约翰·雅各布·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接他的班,成为一名屠夫,但是这位日后的巨贾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商业本能。天性让每个人都不可复制,上天在每个孩子出生时都变换了模式,他每次只使用一种神奇的组合。
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热爱艺术和音乐,他由于不参与军事训练而惨遭虐待。因为他的父亲不喜欢艺术,所以甚至将他囚禁起来。这位父亲甚至考虑过杀掉自己的儿子,但他的过世将28岁的腓特烈送上王位。正是这个由于热爱艺术与音乐而被认为一无是处的男孩,让普鲁士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愚昧的父母想要强迫阿克赖特(Arkwright)成为一名理发师,但上天已经在他的脑子里安装了一个精巧的装置,他注定要赐福人类以及为英格兰数百万穷人服务,所以他对他的母亲说:“希望您不要认为我必须要继承父业。”
伽利略被父母送去学医,但当他被迫学习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时候,他都会将关于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的课本藏好,暗地里钻研那些难解的问题。他在比萨大教堂看到摇摆的吊灯从而发现钟摆原理时只有18岁。他发明了显微镜和望远镜,拓宽了人们对广阔世界与微型世界的了解。
米开朗琪罗的父母宣布他们的儿子永远不能从事艺术这个丢脸的职业,他们甚至因米开朗琪罗涂满墙面和家具上的素描而惩罚他。但他内心的熊熊烈火被神圣的艺术所点燃,这股烈火让他永无止境地追求,直到他在圣彼得建筑、摩西的大理石雕像以及西斯廷教堂的墙面实现了不朽的创作。
约书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的父亲斥责儿子不该画画,并在他的一张画作上写道:“约书亚在纯粹无聊的情况下完成。”然而,这位“无所事事的男孩”日后却成为皇家学院的创始人之一。
席勒(Schiller)曾被送到斯图加特的军事学校学习外科,但他秘密地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戏剧——《抢劫者》。戏剧首次公演时,他还不得不乔装前去观看。他所在的那所如同监狱般的学校令他讨厌至极,但他对写作的渴望却一直深深地吸引着他,尽管身无分文,他还是决定冒险进入这个不太友好的文学世界。在一位好心女士的资助下,他很快就创作了两部不朽的伟大剧作。
汉德尔(Handel)医生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名律师,因此曾试图劝阻他对音乐的热爱,但是这个男孩拿着一把古竖琴跑到一个干草棚里偷偷练琴。这位医生父亲前去拜访在魏森菲尔德担任公爵的兄弟时,带着儿子一同前往。男孩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溜到教堂的风琴前,他很快就以最大音量举行了一场“私人演奏会”。公爵碰巧听到这次演奏,他惊讶于谁能够在对该乐器明显不熟悉的情况之下却能巧妙地演奏出如此之多的旋律。孩子被带到公爵面前,公爵不仅没有因为孩子乱弄风琴而责备他,反而对他的演奏大加赞赏,并劝说汉德尔医生让儿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乔纳森,”当儿子告诉他自己已作好上大学的准备时,切斯先生说道,“你应该星期一早上去机修车间。”在机修车间工作几年之后,乔纳森(Jonathan)最终出逃,之后便一路青云直上,成为来自罗德岛的美国参议员。
据说,如果上帝委派两名天使,一个去扫大街,另一个去统治一个帝国,那么无论你怎么劝说他们相互交换职业,他们都会不肯。此话不假,一个人只有感觉到上帝派他去做某项特殊的工作,同时他认真地做这项工作时,他才会感到幸福。找到自己梦想职业的年轻人该是多么幸运!如果他从事的不是这个职业,其他任何职业将不会让自己或他人感到满意。
每个人在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前都不会安分,这是天性,天性会一直在他脑海中萦绕,驱使他不断前进,直到他所有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他才算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一匹优良的役用马出现在赛马场的跑道上该是多么可笑的场面。然而,那些认为只有法律、医学与神学才是理想职业的普遍想法不是同样滑稽吗?每年,美国大学毕业生中有42%的人都是法律专业,这有多荒谬!在这里,有多少年轻人为了完成长辈的规划而成为拙劣的牧师、医生和律师!这个国家有太多的人从事着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失望、抑郁、毁灭、失业、贫困、怯懦、遭受排挤和冷落,充斥着这个国家。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顺利地找到自己理想中的职业,我们通常都要经历很多次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要提醒自己的是:不要气馁!继续尝试!
当然,你应该仔细研究一下所尝试的工作,看看它是否符合自己的爱好或能力。考珀(Cowper)曾经就是一名不出色的律师。他由于过于羞怯、胆小,不擅长为案子辩护,但他却创作出极其优美的诗歌。莫里哀(Moliere)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律师这份工作,但他却在文学领域扬名。伏尔泰(Voltaire)与彼特拉克(Petrarch)都纷纷弃法律而去,前者选择哲学,后者选择诗歌。克伦威尔(Cromwell)在40岁的时候还是个农民。
在十几岁之前,很少有人会对某一工作或学习表现出极大天赋或非凡才华。绝大多数男孩女孩在15岁或者20岁之前,就算为他们提供一切自由和机会,让他们选择自己内心渴望已久的职业,他们也很难决定他们将要靠什么来谋生。每个人都在内心祈求,希望自己能够获得适合某种工作的出色资质,但通常都求问无果,可同时他们又没有任何理由不认真做好到手的工作。
塞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所接受的职业训练并不合自己的心愿,但他依然兢兢业业地从事着这份职业,而这份职业也帮助他找到了他内心渴望已久的职业——作家。忠实于手边的日常工作,一位天才如果感觉到自己身负责任,上帝一定会在合适的时间将他带到最合适的位置上。
如果之前不是一名热忱的教师、一名尽责的士兵以及一位正直的政治家,加菲尔德就不会成为总统。林肯和格兰特并不是一开始就为白宫而生,也不是生来就具有不可抗拒的管理才能。
因此,无须沮丧,因为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具备惊人的天赋。即使时运不济,也还是应尽全力做好手边工作,并抓住每一次正确的机会,朝着自己内心所指引的方向迈进。让职责成为指路明灯,成功无疑是对一个人能力与勤奋的奖励。
从成功学的角度讲,突破思维定势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一个人看待自己的方式,即这个人对自己的期望。反过来讲,新的期望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充足的突破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佛隆有一个著名的“期望理论”,即: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有了某种需要,就会产生一定动机,进而引起行为去实现目标。当目标还没有实现的时候,这种需要就会变成一种期望,而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正如大文豪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在自己的心目当中,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最终你就会是什么。不论过去怎么不幸,经历过什么样的失败,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期望。
多年前,有一位叫亨利的美国青年,从小在孤儿院长大,身材矮小,长相也不好,讲话又带着浓重的乡土口音,所以一直很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30岁生日的那一天,他站在河边徘徊,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勇气。这时,他的一位好友跑过来告诉他:“一份杂志里讲,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这个私生子有一个儿子,他的全部特点跟你一样:个子很矮,讲的也是一口带法国口音的英语。”亨利半信半疑,但当他拿起那本杂志琢磨半天后,开始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此后,亨利不再为贫穷、矮小、乡土口音等特征自卑,凭着“我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积极面对生活。三年后,他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后经查证,亨利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已不重要了。在“我是拿破仑孙子”这个积极的暗示中,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你现在就是拿破仑的后代,你也能成功。因为:
有什么样的期望,你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信念;
有什么样的信念,你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态度;
有什么样的态度,你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
有什么样的行为,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因此,要想结果变得更好,先让行为变得更好;
要想行为变得更好,先让态度变得更好;
要想态度变得更好,先让信念变得更好;
要想信念变得更好,先让自己选择更高的自我期望。
命运之神不在你的附近,而在你的体内——你必须成就自己。
——爱默生
如果说人生就是一个自我锻造的过程,那么成功就是将自己所拥有的“材料”——无论它是性格、知识还是经验——的价值最大化,而决定这些材料最终具有多大价值的因素是锻造师的心理期望。这就好比你是一块铁,你的内心期望自己只是一块马蹄铁,你就只可能锻造成一块马蹄铁,而不会成为价值百万的精密仪器。
第一个拿起粗糙铁皮的人可能是一个铁匠,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这门手艺,但却没有眼光能将铁块升华。他认为最好的可能就是将这块铁制作成马蹄铁,如果制作成功,会自己庆祝一番。他的推理是,每磅铁皮的价值只有两三分钱,因此不值得在这上面花费太多时间或劳力。他的大块肌肉和小小的技巧只是将这块铁的价值从1美元提升到10美元。
这时,出现了一个刀匠,他受过一点点教育,有一点点眼光,洞察力稍微敏锐一点点,他对这个铁匠说道:“这就是你对这块铁的所有看法吗?给我一块铁,让我来告诉你,大脑、技术以及辛勤的劳动可以让这块铁变成什么。”他从这块铁皮上面看到的东西稍微多一点。他学习过淬火和回火等许多工艺,他也有砂轮、抛光轮以及回火炉等工具。铁块被熔化之后,被碳化成钢,取出之后进行锻造,回火,加热到白热程度,再被放到冷水或冷油中以提高韧度,最后小心翼翼地进行打磨和抛光。当所有程序完毕,他给目瞪口呆的铁匠出示了一把价值2000美元的刀身,而后者从这块铁皮中只看到价值10美元的马蹄铁。
刀匠的眼光和设想大大提升了这块铁的价值。
“如果你不会制作其他更好的东西,刀身已经非常好了,”当刀匠向另外一个工匠展现他的艺术成果时,这位工匠说道,“但是这块铁的价值,你连一半都没呈现出来。我看到一个更高级、更好的用途。我对铁有所研究,对铁的成分以及它能够制作成什么都非常清楚。”
这个工匠的手法更细腻,感觉更敏锐,训练更有素,想法也更高级,决心也更大,这些让他对这块铁的了解更深,看得也更远——不止是马蹄铁,不止是刀身——他将这块粗铁变成精致的细针,并用极其精准的手法切割针眼。与刀匠的工艺相比,这种细小到几乎都看不见的针眼需要更为精巧的工艺和技巧。最后一个工匠认为自己的技艺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他认为自己已经将这块铁的可能性发挥到极限了。而且,他的作品价值是刀匠作品的好多倍。
但是,瞧!又来了一个技术非常高超的技工,他的头脑更灵活,手法更细致,为人也更有耐心,也更勤奋,技术水平和所受训练都更高,他不在意地掠过马蹄铁、刀身和细针,而将这块粗铁制作成细致的钟表发条。当其他人看到价值只有数千美元的马蹄铁、刀身或细针时,他具有穿透力的眼睛看到的却是价值上万美元的产品。
又有一位更高明的工匠出现了,他告诉大家这块粗铁尚未得到最高境界的表现。他拥有可以让这块铁创造奇迹的魔法。在他看来,即使是钟表发条也似乎稍显粗劣笨重。他知道如何将制作发条的工艺进一步延伸,如何在制作的各个阶段让工艺尽善尽美,如何对金属质地进行完美处理,从而让金属的每一寸纤维都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他将铁块通过多重提炼工艺处理,经过细致的回火,最后成功地将铁块制作成几乎都看不见的螺旋形细弹簧。经过长时间辛苦的工作,他终于梦想成真。他将价值几美元的粗铁提升到100万美元,差不多是等量黄金价值的40倍。
还有另外一个工匠,他的工艺可以说精妙到无与伦比,而且他的作品也鲜为人知,即使是受过教育的人也没听说过。他的这种手艺在字典和百科全书里都没有提及,他只需要一小块粗铁,便能用惊人的精确度和神奇的精巧手法进行加工制作,就连钟表发条和细弹簧都显得粗糙低劣。当作品完成之后,他向大家展示出几个带有钩子的精密仪器,牙医就是用这种仪器掏出极其纤细的牙神经。粗略来说,一磅用这种钢铁制成的带钩细丝的价值可能是等量黄金价值的几百倍。
就像每一位工匠都有自己的锻造目标一样,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将决定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们只能看到马蹄铁或刀身,我们即使付出所有的努力与奋斗也不会制作出细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