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邓小平理论

十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解读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到十二大,这是邓小平理论从准备到提出的阶段;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这是邓小平理论由逐步展开到基本形成的阶段;第三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确立科学体系的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一次全会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观点概括为十二个方面。这些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个有利于”标准论等,进一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党的十四大报告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且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完全形成。

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并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1999年,“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命名和确立。

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及其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bZVaZIumnpkkDUaj5MPSPzDYy5q1hlD+GkQ4C6I1pDBIut9OOWWpuvUb/vY58h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