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工智能(AI)法律问题研究

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 宋连军

如同蒸汽时代的煤矿、电气时代的电力、科技时代的计算机技术,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工业4.0正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5G、6G高速互联网以及量子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人工智能逐步渗透到医疗保健、教育、交通、零售、通信和农业等各个行业,万物互联的智慧时代已经到来。

一、人工智能研究

什么是智能呢?《现代汉语词典》智能:(1)智慧和能力:智能双全、培养智能、发展学生智能;(2)具有人的某些智慧和能力: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一词诞生于1956年,由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等科学家在达特茅斯(Dartmouth)会议上提出。该会议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学习和智能的每个方面被精确地描述,使机器模拟人类认知能力”,这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重要界定。

人工智能是人造机器所拥有的智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是指针对人类设计者给定的问题、领域知识、目标等初始信息,机器提取求解问题所需要的专门知识,进而在目标引导下运用信息和专门知识制定求解策略,并把策略转化为行为,从而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能力。一般求解问题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可以从领域知识中提取,但在领域知识不足以支持问题求解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取新的知识。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不小作用。AI远程问诊,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特殊时期的就诊需求压力,AI医学影像几秒之内处理十万级别数量的数据,大幅提升诊断效率,AI技术助力疫苗和特效药的快速研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疫情监测、病毒溯源、传播防控等措施提供了强大助力。

AI推动了零售业为首的多个行业发展壮大,如无人零售店、智能物流配送、线上线下打通式的网上购物体验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云”上生活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生活方式,阿里大数据根据消费者在各种平台渠道上的购买行为,可以分析出每个消费者喜好倾向、生活习惯,为商家制订有效的营销策略。

AI的核心问题包括建构能够类似人类似甚至超越人类的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动和操作物体的能力等。搜索和数学优化、逻辑推演、仿生学、认知心理学,概率论、经济学的算法等应用了人工智能。

AI经历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几个不同发展阶段。机器学习是利用已有数据,得出某种模型,利用模型预测结果;深度学习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具有分析学习能力,能够识别文字、图像和声音等数据,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根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以下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1.智能制造。把工业4.0的“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扩展到“智能消费”“智能服务”等全过程智能化中。智能装备,包括自动识别设备、人机交互系统、工业机器人以及数控机床等具体设备。智能工厂,包括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以及集成优化等。智能服务,包括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以及预测性维护等具体服务模式。例如,智能音箱或华为鸿蒙系统手机形成的智能家居生活圈,应用万物互联技术、智能硬件、软件系统、云计算平台构筑的现代智能家庭系统。

2.智能金融。网络银行、身份等生物识别技术、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智能客服、金融云等大量应用,最典型的是便利店支付宝刷脸支付,地铁银行刷脸支付。

3.消费领域。无人餐厅、无人酒店、无人宾馆、无人超市、无人柜员机、物流智能分单、智能配送机器人、无人仓、无人机等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

4.智慧交通。大数据互联网下的人工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对交通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进行采集和分析,更好实施监控和调度,有效提高通行能力、简化交通管理、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为安全保驾护航。无人驾驶系统对交通信号灯、汽车导航地图和道路汽车数量进行整合分析,规划出最优交通线路,提高道路利用率,减少堵车,节约交通出行时间。

5.医疗的人工智能应用主要集中在医学影像与诊断、医学研究、医疗风险分析、药物挖掘、虚拟护士助理、健康管理监控、精神健康以及营养学等几个方面,协助诊断及预测患者疾病已成为主流应用方向。IBM的Watson是智能诊疗应用中的一个著名案例,Watson可以在17秒内阅读3469本医学专著、248000篇论文、69种治疗方案、61540次试验数据、106000份临床报告,且Watson通过了美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部署在美国多家医院提供辅助诊疗的服务。

6.教育智能化。通过图像识别,可以进行机器批改试卷、识题答题;通过语音识别可以纠正、改进发音;人机交互可以进行在线答疑解惑,探索“私人定制”“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最新的脑机接口技术可能对人类教育学习文明产生颠覆性影响。

7.安防领域,涉及范围较广,小到关系个人、家庭,大到与社区、城市、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人体分析、车辆分析、行为分析、图像分析等技术在公安、交通、楼宇、金融、工业、民用等公共安全领域应用。电力网络借助智能巡检机器人和无人机实现规模化、智能化作业,提高效率和安全性。智能巡检机器人搭载多种检测仪,近距离观察设备,数据诊断,相比人眼和各类手持仪器,机器人巡检更精确;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仪,利用高清变焦相机对输电设备进行拍照,高精度定位和自动检测识别。

二、人工智能应用中问题

发展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不是用来替代人类,而是帮助人类变得更加智慧,更专注于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审美与想象力的潜能开发与提升。

在人工智能重塑产业格局和消费需求的情境下,一部分工作岗位被历史淘汰,但是一系列新的岗位也会由此孵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改变就业格局,政府应关注新格局下可能发生的衍生问题,如失业率上升、贫富分化、社会稳定等等,制订与技术革命相匹配、相适应的教育与就业政策。

随着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企业可以掌握客户大量个人信息,可能对现有法律秩序与公共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网络虚拟空间使得监管机构难以确定监管对象,也令法律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用于欺诈等犯罪行为,生产数据、金融数据、国家安全数据被篡改会造成重大危害,无人机、无人车、智能机器人等遭到非法侵入与控制会造成财产损失或被用于犯罪。人工智能发展还有负面的影响,如果被少数集团用于不正当或反人类的目的时,后果会很严重。

地缘政治方面,人工智能会影响全球化,发达国家及附属集团公司一旦掌握智能生产技术及信息主导权后,劳动力成本、厂地成本、能源成本就可忽略不计,厂址就会重新选回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差距会更大。

人类社会按照公正原则,文明成果应该使尽可能多的人获益,技术所带来的福利和便捷应让众多人群共享。但是,随着信息鸿沟、技术壁垒加深,很多人被边缘化,富有阶层占据大量智能工厂、服务平台,控制社会资源、投资机会,财富分配会更加不公平。

三、人工智能(AI)法律问题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COMEST)联合发布了《关于机器人伦理的初步草案报告》,讨论了机器人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人工智能的进步,这些进步所带来的社会与伦理道德问题。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发布《合伦理设计:利用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最大化人类福祉的愿景》,包含了人工智能一般原则、自主智能系统的指导伦理研究和设计的方法论、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的安全与福祉、个人数据与个人访问控制、自主武器系统、经济和人道主义以及法律等问题。

(一)人工智能立法问题研究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中国AI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战略目标分三步走,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已经制定或修改,人工智能领域立法被列入国家未来重点规划项目。

(二)人工智能的刑法规制及相关法律问题

1.人工智能刑事主体地位;

2.人工智能时代刑罚体系重构;

3.人工智能犯罪罪名体系。

自然人自由刑(惩役、监禁)施加到AI身上是没有意义的,损坏智能机器人或消除程序等对AI处以“死刑”的刑罚也是没有意义的。刑事案件处理中,需要着力解决人工智能相关犯罪行为的定性和量刑幅度。

(三)人工智能民事法律问题研究

1.人工智能致人损害的侵权法问题。无人汽车、保姆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正走向我们的生活,现行法律对于机器人侵权事件的责任划分没有明确的规定。基于“他人意识”例如黑客攻击恶意侵袭一方要负首要责任,智能机器人生产方也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生产者负有定期升级技术、安全防护的责任。基于智能机器人的“自我意志”(发生程序错乱)造成侵害,按照《产品质量法》来认定责任,如果缺陷产品造成损害事实,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承担责任。例如,手术机器人程序数据演算不准确造成病人被侵害事件。无人驾驶汽车的损害赔偿责任、平台责任、保险类型、数据安全等需要深入探析。

2.人工智能的著作权问题。智能机器人依托网络和大数据可以创造出很多作品,如图片、广告、短文、音乐、艺术作品等,这些作品不再是简单的机械计算和程序推演,而是具有一定独创性。智能机器人不产生人身权,但是财产权是否享有、由谁享有,仍是目前法律上的一大难题。

3.信息安全保护问题。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收集是其主要动力来源,但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对公民隐私、国家数据安全的威胁。挖掘和收集时是否经过当事人的同意?数据挖掘威胁到社会、国家利益时如何处理?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现在医院病人案例库信息、公民个人生活信息常有泄露情况。

4.机器人替代劳工产生的法律问题。大量非技术工种被人工智能机器取代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用人单位对机器人管理制度存在法律漏洞,不规范地使用智能机器人造成工人、人工智能、厂家之间利益对立,法律如何处理机器、工人、企业在社会分工中利益的博弈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四)人工智能在司法上的应用

在发展法律人工智能技术时,应当坚持对法律的理念和信仰,促进司法正义,不能用人工智能代替法官司法裁判,更不能破坏人类基本价值和伦理秩序。

智能科技在信息检索、文件整理、逻辑推理乃至数据加密方面表现出超强能力,“法信”“移动微法院”“在线庭审”等智慧法院成果不断涌现。

(五)人工智能监管

AI领域应重点研究机器道德(Machine Morality)、机器伦理学(Machine Ethics)、道德机器(Moral Machine)、价值一致论(Value Alignment)、人工智能道德(AI Morality)。将人类的规范和道德价值嵌入AI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当造福人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价值观念,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

未来高端人工智能技术或者产品的研发应设置行政许可和准入限制,对于金融、医疗、自动驾驶、智能城市、社会安防等专业领域国家应加强监管。

科技创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工智能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更加高级文明的时代。未来社会,各行各业都是机器大生产,衣食住行等人类需要什么,按照定制都会生产出来,物质文明极大丰富,基本的生活资料按需索取,生产资料高度发达,国家控制整个社会的人们供需、经济、社会命脉,计划和市场按照需求理论发展,民众定制——数据统计——国家计划核准——行业市场生产——物质运输分配……共产主义制度中美好设想就会实现。人类物质文明极大发展后会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人类文明辉煌时代就会到来。 txVPsUXnY6IqTu54z9Yjnl0Jm9N86+H3VkfSuWJzZyzuVTutENHZGyheSp5tzDK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