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推进落实“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推进检察队伍建设,是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事关检察事业在新形势下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检察队伍建设工作,对提升检察队伍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桦甸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队伍建设实践为视角,就基层检察机关如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推进检察队伍建设进行阐述。
新时代检察事业发展,在当前基层建设年、质量建设年、党史学习教育同步开展的情形下,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迎来新的挑战,在创新检察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日益显现。
一是干部队伍梯次配备不合理。目前,普遍存在队伍的年龄结构上青黄不接的问题,年龄出现断层,大部分人员都集中在40岁以上,且大多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对新型犯罪应对能力不足,梯次配备不合理。虽然近几年来,中央政法专项编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司法机关编制不足的问题,检察机关每年也通过公开招录、选调的形式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但新招录的人员在工作经验和业务熟练程度上与当前检察工作的需要有很大的差距,年轻干警学习积极性不高,内生动力不足、办案经验不足、办案质效不高,但恰恰这部分人承担着实际工作中的绝大部分工作任务。
二是人员分类管理办法还需要优化。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后,不同职务序列人员待遇和职业道路发展空间差距较大,年轻干警普遍愿意到业务部门工作,早日争取入员额机会,以提升薪资待遇。综合岗位由于没有业务部门工作经验,无法进入员额条线,行政人员晋升途径单一,职业发展薪资待遇受限,因此无人愿干,干部队伍不能达到完全与院党组“同频共振”,造成了“大部分人”和“少部分人”之间的矛盾,出现了人心不稳、部分干警丧失工作激情或上进动力等情况,不利于队伍稳定和良性发展。
三是队伍荣誉感归属感弱化。过去五年,我院招录干警15人,转隶、调转、辞职干警15人,流出人员多为中流砥柱,年轻干警因为在发展空间和经济待遇上的多种考虑,普遍存在扎根基层归属感不强的问题。很多年轻干警都将基层作为获得更好发展的跳板,不能安心扎根基层,这就必然会影响到检察队伍的良性发展,必然会导致基层检察院人员不稳定、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的现实问题。
四是队伍整体创新意识与素质能力还有待提升。多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持续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当部分年龄大的干警办公自动化水平不高,办案效率不高。存在求稳怕乱思想,检察工作创新不多。有的领导在管理中缺乏担当勇气,抓工作重安排、轻督查,只管压担子、交任务、要结果,对干警管理有失之于宽、软的现象;有的部门负责人对职权范围内的事不敢大胆决策,畏首畏尾,有等靠思想,思想因循守旧,工作墨守成规,每年都是“老套程”,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缺乏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追赶超越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政法工作的领导,选好配强政法机关领导班子,不断提高政法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检察工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好“人”的问题。
一是配齐配强领导干部。院党组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新形势下检察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大力破解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2021年,为优化班子力量,提拔1名本院优秀年轻干部任副检察长职务,并从地方法院交流1名业务专家至我院任检委会专职委员,先后选拔调整科股级干部11人。实现了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队伍结构从过去的以“60后为主、70后为辅”转变为以“70后、80后为主,60后、90后为辅”的良性配置。有力推动了检察队伍更新面貌、焕发活力,进一步地激发了工作热情。
二是提高管理水平,转变管理方式。从构建制度文化、提高管理艺术入手,组织班子成员学习现代管理知识,丰富领导学识,积极撰写体会文章和经验总结。制订干警司法责任清单,建立检察人员的司法档案、干警的勤政效纪实表,用于记录干警日常工作情况。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他律管理为主向自律管理为主的转变。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不仅提高了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也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干警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
一是持续加强理论学习,着力提升政治能力。院党组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培育和践行“务实、稳进、高质、争先”的桦检精神,丰富和完善检察职业道德准则的内涵要求。同时,开展多种形式业务学习,提高干警适应岗位需要的能力和水平。利用每天早上的黄金时段,开展业务知识小课堂,坚持问题导向、因需施教,把工作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纳入讲学内容,助力干警素养能力的提升。
二是错岗练兵、换位体验,打破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交流壁垒。2021年年初,检察长提出对新招录干警进行为期1年的轮岗交流活动。同时,建立导师带教制,挑选业务能力突出的同志对年轻干警进行“一对一”结对培养,帮助年轻干警尽快具备独立办案、独立公文能力。“错岗练兵、换位体验”培育机制,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干警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合作配合,逐步形成检察工作一盘棋思想。真正实现了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加强检察队伍核心战斗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一是坚持能动履职,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检察官在被动收案、主动监督办案的过程中,针对个案、类案发生的原因,自觉、主动融入国家治理,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促进防范相关案件反复发生,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积极开展“小案变大案”,连续办理了多起销售产后病死牛肉案,针对该类案件频发问题,及时召开公开听证会,并深入涉事村屯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努力从源头预防此类案件发生;立足未检工作,开展社会调查、心理疏导、涉罪未成年人家访,我院11名法治副校长定期深入全市中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在吉林市委政法委组织的“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上,我院作了工作介绍,受到省、市院领导高度认可。
二是树立创先争优意识,形成学赶比超浓厚氛围。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常态化召开部门联席会议、走访地区先进院,找准问题差距,找到工作突破口,补齐短板;有意识地培育打造典型案例,我院督促整治不明死因牛肉销售行为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2021年度检察公益诉讼十大精品案例”;通过积极参加业务竞赛、岗位练兵,干警担当作为意识得到极大提升。我院第五检察部荣获“青年文明号”、政治部荣获“巾帼文明岗”、第三检察部荣获“市级文明窗口”、院团委荣获“吉林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全院整体工作在吉林地区检察机关名列前茅,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省检察文化示范院”等称号,还荣获最高检颁发“集体一等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检察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凝聚力量、提升素质、推动工作。
一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振精气神。利用重要日期节点,组织系列主题活动。扎实推进忠诚教育,组织开展“重走抗联路、锤炼党性修养”“弘扬雷锋精神,助力环境整治”主题党(团)日活动、青年干警座谈会等,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家国情怀、提高能力水平。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党日活动,在重大节日举行升国旗仪式、入党宣誓、向党员发放政治生日纪念卡,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组织干警举行羽毛球赛、台球赛、打靶、春季长跑、拔河等文体活动,活跃干警业余文化生活,展示检察人风采。
二是关注检察干警成长,营造检察正能量。从细致入微处关注检察干警成长,在检察人员容易发生思想波动的关键时期,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针对干警群体年轻化的特点,我院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平台为青年干警搭建提高文化素养、展示个人风采、表达个人意愿的网络渠道。同时,院党组关怀干警的健康生活,落实干警医疗保障、工伤保险、定期体检、干警休假、定期参加健康疗养等制度,设立干警体能训练室,让干警业余时间强身健体。不断提升干警归属感和幸福指数,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检察事业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基层检察机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开展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为载体,全面协调充分履行“四大检察”职能,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检察工作,以强烈的紧迫感加强全体检察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努力打造一支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检察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