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战略的境界

本文给出的战略定义属于国家战略的范畴,是国家力量与国家利益的体现,是多种手段的协同使用,以达到国家的政策目标。该定义超出了军事领域,由军事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但以军事战争为重要手段。在这里,笔者说明一下“战略”、“大战略”和“国家战略”的异同。

传统上,将“战略”限定在军事领域,而李德·哈特将军事领域之外的战略称为“大战略”。李德·哈特在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双方阵营惨痛教训的基础上,扩大了战略内涵,提出“大战略”的概念。其大战略阐述如下:大战略的任务为协调和指导所有的国家资源,以达到战争的政治目标;军事力量仅为大战略工具之一种,大战略更应考虑使用政治压力、外交压力、商业压力、道义压力,以减弱对方意志;战略的眼界仅以战争为限,大战略的视线则必须超越战争而看到战后的和平。

李德·哈特的“大战略”思想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痴迷强兵会战的思想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但在陆地上,交战双方都没能取得决定性结果,反而是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产生了重大作用,最后德国水兵起义,德意志第二帝国轰然倒塌。但获得胜利的同时,英国也笑不出来,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表面上是打垮了德国为首的集团,实际上却是打垮了英国的世界霸权,英国人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世界。究其原因,是因为英国为了争取这些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导致它战后无力巩固自己的地位。 李德·哈特认为,战争的目的是获得和平,一个国家把它的力量用到匮竭的阶段,结果必然会使它的未来政策破产,假使你只是专心集中全力去追求胜利,而不想到它的后果,那么你就会精疲力竭,而得不到和平的实惠。 李德·哈特这段话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都适用,他认为使用非军事手段是最经济最有效的获胜手段,既能享受战争红利,又能获得战后较好的政治果实。“大战略”的核心思想其实是:以政治、经济、外交等非军事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以取得最终胜利,并获得较好的战后和平。

李德·哈特称“大战略”为最经济的战略,其实不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失败不仅仅是封锁这么简单。德国近19%的国家收入来自出口,但其中只有20%是来自与欧洲之外地区的贸易;而且,德国只有10%的国家财富是海外投资(与之相比,英国为27%),而海外投资的收益只占国家收入的2%, 德国所需的重要原材料既可以通过同盟国和占领区的巨大资源补给,也可以通过中立邻国获得,还可以通过替代品技术获得。真正使德国崩溃的是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大量消耗了青壮劳动力,以及德国对农业生产的忽视造成的后果,所以,德国失败归根结底是输在不重视粮食生产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远比李德·哈特想象的强大。而英国的海上封锁也使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重金打造的英国大舰队蹲守在苏格兰北部的斯卡帕湾,以对付和封锁德国强大的公海舰队,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差一点就绞杀了英国的海上贸易线,若不是美国及时参战,英国的战略储备只能维持不到4周的时间。如果英国在美国军队到达西线之前不得不妥协的话,德国的一次终极军事进攻就可能赢得战争。 英国最终胜利的方式并不经济,战争期间的巨额花费,耗垮了英帝国的全部活力,直接动摇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可以说,李德·哈特过分夸大了英国封锁战略的成功性与经济性,其“大战略”思想过于弱化军事作用,转而强调其他手段,矫枉过正,其不流血仅靠围堵就击败对手的思想只是部分正确,过于绝对化。

“国家战略”思想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和平,这种和平不是四海升平、刀枪入库的和平,而是一种动态的和平,是对有利于自身或既得利益的巩固与国际社会的认同度,是攻与守的平衡,归根结底是符合自身利益又兼顾国际社会诸元利益的一种动态平衡的和平。“国家战略”思想强调使用多种手段,运用综合国力,以达到政治政策目标。“国家战略”思维是综合性思维、全局性思维、长远性思维,更是进取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善于求变,善于寻找动态的平衡,这才是战略思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核心。 hnKUZf9VBya4oLHuP5qg4YZ0fYbkRZmEaDE/ajkSqz/spk9R5fYpJKVLwKyDj8b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