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后期,商人们把“喝咖啡”这一新时尚带到了英国。那时,诞生于伊斯兰世界的咖啡饮品还保留着原汁原味,味苦且刺激性强。作为彼时尚且少见的非酒精类成人饮料,咖啡很快被英伦绅士接受,喝咖啡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
伦敦和巴黎兴起了“咖啡热”。作为最新流行的时尚店铺,一股现象级的“咖啡屋热潮”迅速席卷英国和法国,仅在英国伦敦就有3000余家咖啡屋,法国巴黎的咖啡屋也有数百家之多。
只不过,在当时的欧洲大地上,咖啡屋虽然数量不少,却并不是独自一人或三五好友消磨时光的好地方,而是某些特定群体的特定人士相聚一堂, 彼此交换信息、增进情感的典型社交场所。
特别是巴黎的咖啡屋,只要知道了店名,大体上就能判断出它是哪些人出入的场所。换言之,到访这里的顾客,他们的职业、价值观等信息与咖啡屋的名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换句话说,熟客们的共同话题,甚至会体现在咖啡屋的装饰色上,最终便自然地成为不同咖啡屋的不同特色。
比方说,巴黎现存的古老的咖啡屋品牌之一——普罗科普咖啡屋,其特色就是供人们聊“政治闲话”的场所,即来这里的人,大多对政界的八卦感兴趣。他们的身份往往是知识分子、政客,抑或有志于走仕途的年轻人。比如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知识界巨人伏尔泰、卢梭,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领导者和风云人物马拉、罗伯斯比尔、拿破仑等,据说都曾是这里的常客。甚至连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也曾造访过这家咖啡屋,并曾在这里构思过美国著名的开国宪法。
位于巴提约尔大街的盖尔波瓦咖啡屋(图026),则是著名的“印象派绘画” 的发源地,因此也被视为绘画艺术的圣地。
1869年,以著名画家马奈为中心,大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每周四晚上聚集于此,为各自的艺术观点争得面红耳赤。
图026|盖尔波瓦咖啡屋
他们中除了马奈之外,还有不少绘画界的大腕,包括一些印象派绘画的大师级人物,比如莫奈、德加、塞尚、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等等。
你现在造访这家古老的咖啡屋,依然能了解到在这个飘着咖啡浓香的方寸之地,天才们是如何议论绘画艺术的,甚至包括一些有趣的细节。
比方说,针对光影的表现方法,“反射光”的重要性便是这些艺术家常常讨论的话题。
莫奈等艺术家,不顾当时在绘画界占据支配地位的学院派势力的强烈反对,于1874年举办了印象派画展。彼时,该画展被认为是“无名油画家、雕塑家、版画家的‘第一次展览’”。该展览被后世称为“第一次印象派画展”,并最终名留史册。
在这次画展中,包括莫奈在内的30位画家总共展示了160多件作品。遗憾的是,参展的这30人中,能够以“印象派大家”之盛名留名于后世者,不足10人。
总之, 盖尔波瓦咖啡屋的市场目标以追寻新艺术的年轻人为主。让有志于此的三五同好来到这里,尽情地谈天说地、讨论艺术,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咖啡屋成为男性聚会的场所,但对女性而言,它是一种难以靠近的存在。咖啡屋顾客“男女失衡”的情况存在了很长时间,直到法国人拉杜丽掀起了一场里程碑式的革命。
1862年,在巴黎的圣马德莱娜教堂附近,有一家小小的面包店开张了。老板的名字叫拉杜丽,是法国西南部的一位面粉加工商。他之所以跑到这里开店,是想碰碰运气。彼时,巴黎的这一片区域已经成为生意人的必争之地,集中了大量技艺高超的手艺人。
拉杜丽不太走运,开业没多久便遇到了大麻烦。1871年,由政治动乱引发的火灾使他的小店化为灰烬。可这一不幸遭遇并没有压垮他。恰恰相反,拉杜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让自己的事业彻底“升级”,来了一个质变。
拉杜丽果断放弃了只经营面包生意的思路,新开了一家商品品类更为齐全、更为丰富的西点店。而且,在店面的内部装修方面,他也花了不少心思。他请来巴黎知名的设计师精心设计,最后的装饰效果格外漂亮、时尚,令人眼前一亮。
这时,他的贤内助让·丝夏尔又突发奇想,帮了他一个大忙。丝夏尔的设想是,与传统的咖啡屋不同,他们的点心店一定要有一个新的经营思路,也就是说,要将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
这就是所谓“拉杜丽屋”模式:既有咖啡屋的特色,也有糕点店的产品和服务。
由于拉杜丽的点心店兼营咖啡生意,且将女性顾客视为重点服务对象(市场目标),填补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因此一开业便大获成功。不只如此,在饮品方面,这家店的主打饮品不是咖啡,而是红茶,所以顾客范围要比传统的咖啡屋更广。由此,他们的店开风气之先,被称为“沙龙茶室”——这个名字现如今已然家喻户晓,成为“法兰西时尚”著名的代名词之一。
“拉杜丽屋”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贵妇为主要目标群。 它提供的价值便是让贵妇能够在一种软绵奢靡的氛围中轻松地聊八卦,惬意地享受各种甜品。甜蜜的茶、甜蜜的糕点、甜蜜的氛围,人们提起“拉杜丽”,想到的就是一个字:甜。(图027)
图027|早期的沙龙茶室“拉杜丽屋”的内景
然后,拉杜丽的事业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峰:他的表弟开发了一种新的甜品——巧克力馅的马卡龙。该甜品上市后,立马成了店里的招牌产品,风靡一时,直至今日依然是这家店的保留品目之一。
被“拉杜丽屋”模式的巨大成功所影响,“沙龙茶室热”在整个巴黎迅速兴起。特别是那些追求时尚的年轻女性,对沙龙茶室的喜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于是,1903年,安吉丽娜茶室在卢浮宫附近开业了。这家店的招牌甜品——蒙布朗极为有名,时至今日依然是法国甜品文化重要的代表之一。而且这家店的内外装修也极为讲究,具有路易十五时代的风格。安吉丽娜茶室著名的顾客之一,就是香奈儿品牌的创始人——可可·香奈儿女士了。
著名的玛利阿奇兄弟茶室 也是一个典型案例。这家店创立于1854年,以“法兰西红茶艺术代言人”的称号风靡一时,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老字号店铺。
以风味茶为中心,以世界上现存的所有不同品类的茶叶为原料,这家店调制出的茶饮品类超过500种。除了茶饮之外,“拉杜丽屋”模式中的其他产品与服务,比如甜点与咖啡,玛利阿奇兄弟茶室也进行了布局经营。作为17世纪便已从事海上贸易的玛利阿奇家族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几个世纪以来,玛利阿奇兄弟茶室在世界市场上不断突破,在日本也深深地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