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共由11章组成,其中第一章至第五章从内部看接诉即办,讨论接诉即办治理系统自身的治理逻辑,第六章至第十一章从外部看接诉即办,讨论接诉即办对不同层次治理系统的影响所形成的治理逻辑。
第一章研究接诉即办的治理历史。对于接诉即办的治理历史,我们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接诉即办的起点源头,主要是以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追求的基层治理改革,“吹哨报到”、街道改革和月度点评是最核心的要素;(2)接诉即办的承上启下,主要是以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接诉即办改革,快速回应、有效办理和及时反馈是最核心的要素;(3)接诉即办的转折创新,主要是以“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为理念的问题治理改革,“治理类街乡镇”整治提升和“每月一题”等是最核心的要素;(4)接诉即办的和合共生,主要是以回归基础和根本为导向的城市治理改革,职能转变、共建共治、条例制定、社会自治等是最核心的要素。接诉即办改革的不同阶段,既层层递进,又相互支撑,构成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具有超大城市治理范式创新的价值。
第二章研究接诉即办的治理革命。接诉即办改革通过治理目标的回归、治理体制的重构、治理行动的优化、治理主动的强化、治理范式的创新和治理哲学的探索,成功地将党的初心和使命转化为治理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变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路径,是一场兼具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治理革命,是“治理之问”的首都答卷。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接诉即办的治理革命包括如下六个方面:(1)接诉即办改革重返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目标;(2)接诉即办改革重构治理重心下移的治理体制;(3)接诉即办改革重塑担当作为创新的治理行动;(4)接诉即办改革重造历史主动精神的治理主动;(5)接诉即办改革重铸市民诉求驱动的治理范式;(6)接诉即办改革重思人本、系统和天下的治理哲学。
第三章研究接诉即办的治理功能。接诉即办能否推动治理变革创造出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关键取决于接诉即办的治理功能的实现程度。事实上,接诉即办之所以能够发挥牵引作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接诉即办的治理功能在不断被重新定义和深化完善。从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显功能和潜功能的视角出发,结合个人、组织和系统三个层次,可以总结出接诉即办的十二大治理功能,即:(1)接诉即办的问题解决功能;(2)接诉即办的能力提升功能;(3)接诉即办的人心凝聚功能;(4)接诉即办的作风转变功能;(5)接诉即办的全面回应功能;(6)接诉即办的应急管理功能;(7)接诉即办的赋能基层功能;(8)接诉即办的预警前瞻功能;(9)接诉即办的部门协调功能;(10)接诉即办的推动改革功能;(11)接诉即办的信息收集功能;(12)接诉即办的城市体检功能。
第四章研究接诉即办的治理文化。接诉即办改革在回应市民诉求、解决问题和改善治理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与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治理文化。结合文化理论,我们可以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对象和治理环境等方面将接诉即办的治理文化总结为十个方面,即:(1)民本平等文化;(2)公仆谦卑文化;(3)实干兴邦文化;(4)赛马竞争文化;(5)协同共生文化;(6)制度渐成文化;(7)革故鼎新文化;(8)未雨绸缪文化;(9)群众自治文化;(10)不负人民文化。通过对接诉即办治理文化的探究,可以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形成内生动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研究接诉即办的治理效果。基于优化和提升接诉即办运行系统的考虑,结合斯塔弗尔比姆和科兰提出的项目和政策评估CIPP模型,该模型强调情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投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和结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我们对接诉即办改革的治理情景、治理投入、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进行系统评估,梳理了接诉即办改革的运行逻辑,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归纳,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接诉即办改革的建议。
第六章研究接诉即办的社区治理逻辑。要推动超大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要对接诉即办有正确的认识,并切实找到一条将接诉即办工作与社区工作有机融合的路径。调研发现,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嘉州水郡北区社区形成了接诉即办工作的“五位一体”路径,即:(1)通过“党建引领,九元共治”实现资源整合;(2)通过嵌套网格管理实现社会动员;(3)通过内部互动实现问题发现;(4)通过“吹哨报到”实现赋能增效;(5)通过文化营造实现身份认同。嘉州水郡北区社区的治理经验具有可复制、可推广价值,其核心还是党建引领、横向和纵向组织化、资源整合、社会动员、多层联动和居民自治,契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逻辑。
第七章研究接诉即办的“国之大者”逻辑。接诉即办实现人民生活幸福包含着问题解决、问题预防、治理参与和治理改善等多重逻辑,通过多重路径来实现。从北京市的实践探索来看,接诉即办改革实现让人民生活幸福的核心路径包括:(1)通过问题解决实现人民生活幸福;(2)通过问题预防实现人民生活幸福;(3)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人民生活幸福;(4)通过治理能力提升实现人民生活幸福;(5)通过治理韧性培育实现人民生活幸福。
第八章研究接诉即办的“中国之治”逻辑。接诉即办基于市民诉求驱动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之治”在首都北京的生动实践。总体上看,接诉即办的“中国之治”逻辑主要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1)接诉即办符合党的领导逻辑;(2)接诉即办遵循依法治国逻辑;(3)接诉即办践行人民民主逻辑;(4)接诉即办贯彻深化改革逻辑;(5)接诉即办发挥两个积极性逻辑;(6)接诉即办推行共建共治逻辑;(7)接诉即办体现人民至上逻辑;(8)接诉即办贯彻自我革命逻辑。
第九章研究接诉即办的人民政绩观。从治理哲学的视角看,接诉即办的人民政绩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政绩观的三个核心议题:(1)政绩观的本体论,即人民政绩观的内涵是什么。接诉即办将为民造福作为主要政绩,强调为民服务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政绩观的认识论,即为什么选择人民政绩观。接诉即办将为民造福和为民服务与党的初心和使命、社会主义的特征等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人民政绩观的合法性和正当性。(3)政绩观的方法论,即如何将人民政绩观从理念转化为实践。接诉即办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收集民众诉求,通过“吹哨报到”和“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实现诉求受理、办理和反馈的高效、及时和管用。
第十章研究接诉即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观。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它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超大城市治理场景的典型样本。接诉即办改革与全过程人民民主观具有内在契合性,并且实现了创造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接诉即办改革通过治理民主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2)接诉即办改革通过基层民主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3)接诉即办改革通过立法民主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4)接诉即办改革通过民主监督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5)接诉即办改革通过让人民生活幸福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第十一章研究接诉即办的治理经验。从接诉即办改革的成效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十三条治理经验:(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坚持人民至上和人民责任的有机统一;(3)坚持问题解决和治理改革的有机统一;(4)坚持当下治理和未来治理的有机统一;(5)坚持政治激励和纪律约束的有机统一;(6)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有机统一;(7)坚持框架结构和迭代更新的有机统一;(8)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9)坚持改革创新和制度保障的有机统一;(10)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协同的有机统一;(11)坚持诉求驱动和技术驱动的有机统一;(12)坚持守土有责、区域联动和央地互动的有机统一;(13)坚持时不我待和久久为功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