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文化强国是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 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历史性变化不仅为我国的现代化实践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同时也必然会带来许多新挑战。不难预见,人民群众对公平、文化、安全、环境等各方面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同样需要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这一现实发展趋势,直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导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现实性需要,以此作为文化强国战略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从这一立场看,文化强国构成了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诉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要判断,并根据时代发展的新特点以及我国国情的新变化,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概括。事实上,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而逐步深化。我们一方面需要大致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转变过程;另一方面也需要把握这种转变的基本依据及其在新时代的主要表现,尤其是它反映在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显著特征。

所谓社会主要矛盾,指的是在整个社会发展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其他社会矛盾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错综复杂、内忧外患的局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时间地认真分析和不懈努力后判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2]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八大报告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启,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又产生了新的认识。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 40余年的改革开放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实现了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发展过程;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又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党在各个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基本依据,我们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做的报告中得到解答。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5] 由之前“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现在“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可以看出,人民需要的内容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广泛、层次更加提升。在物质生活方面,人民不再仅仅满足于过去的吃得饱、穿得暖、有得住等等,而是进一步追求吃得营养、穿得体面、住得舒适,更强调物质生活的多样化和高品质化。在精神生活方面,过去人们往往被迫忙于生计、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个人在精神上的需要和享受;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成为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烦恼,人们才能有余暇静下心来充分体验美好的精神生活。

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我们提出文化强国战略,正契合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这一基本事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则能满足人民在精神层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人民更加充分地体验美好的精神生活。

二、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性追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6] 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所包含的现实意义:“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7]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价值基础不动摇,努力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时,需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和文化需要,尤其是要精准把握人民群众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现代化文化生活提出的新要求;二是在文化建设方面,需要准确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彰显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性,更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和文化创新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也开始快速增长,尤其是对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变得愈发迫切。但是,与广泛而旺盛的文化需求相比,我国的文化创造与发展动力却稍显不足。因此,若想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做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尤其应当重点关注并正确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能为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可能会对社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就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产值不断增加、种类更加丰富,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不良文化产业对全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判断能力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不良文化无疑是一种“精神毒药”,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次,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产业的发展过程相类似,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单纯依靠市场发挥调节作用,必定会导致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的出现。这就意味着在我国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可以十分便利地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而在一些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人们往往难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文化资源。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借助市场的作用,还要加强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均衡发展,使文化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最后,要正确处理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文化如潮水般涌入,这在促进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同时也对我国文化发展事业造成了一定冲击。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自觉凝聚本民族文化认同,让各类文化有效对话、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灵感,促进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中国的未来发展依靠人民,中国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8]

三、保障文化权益的现实性需要

人民群众既要接受文化,也要消费文化,更要创造文化。若想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要要求之一便是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基本文化权益”这一概念与“文化权利”不同,后者是与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相并列的人的基本权利。相较之下,“基本文化权益”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一是基础性。“基本文化权益”首先必须突出“基本”二字,文化应当和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等领域一样,在社会发展各领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维护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地位既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二是均等性。当前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文化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象,一些落后地区的人民无法获得与较发达地区人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成果应当由全体人民共享,而不只是成为少数人的专属福利。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就要做到不论社会成员之间在性别、年龄、职业等各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都能基本无差别地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三是时代性。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具体说来,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发生改变时,人们对于文化的需要也会因时而变。例如,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过去那种只能在卷帙浩繁的图书馆中查找资料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要,而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的数字化图书馆则能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轻松阅读各类书籍。

站在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要真正做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需要不断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这为我们提出了如下要求。

第一,着力培养全民族的文化自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文化自信是社会文化实践的坚实基础和重要前提,也是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与创新活力的精神源泉。“自信”即“信自”,简言之就是要相信自己,尤其是在各种不同文化互相对话的今天,更需要对本国文化发展充满信心。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定要以开放而严谨的心态仔细甄别、交流互鉴,真正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它是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实践的过程中凝结而成的思想价值体系。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出发,构建起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愿景和理想追求。

第二,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性追求,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文化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要求、产生的新变化,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评判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准,让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亲自检验。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从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创新方面的积极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应当是富有目的性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它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发展需要。这不仅体现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现实性需要,也有助于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坚持文化发展多样性,尊重文化差异,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彰显了中华民族生命力的价值底蕴;同理,新时代文化发展也应当坚持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在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迸发生机与活力。由于各种文明之间的广泛交流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因此,我们更加应当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各种不同的文化,以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作支撑,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不断催生出更多高质量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境界。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推进文化产业均衡发展、文化产品均等分配,同样有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正反映出了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诉求,这一方面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注释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10-28(1).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4] 姜华宣,蔚萍,肖甡.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事(1921—200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443.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10-28(1).

[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07-02(2).

[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07-02(2).

[8] 邹广文.伟大复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认同.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12). YMik38fLPvq6B5JVZEjc/9O1HIKmMPesooWZLALD9QDKPvrXQDXHHKctceNLoY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