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文化的发展始终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倘若没有文化的崛起与繁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必然是不可持续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磨难而依然生机勃勃,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尤其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 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正是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提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方面展现出中华文化自身具有的强大感召力与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强化中华文化的现实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切实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我们党之所以有底气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根植于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有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华文化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强大感召力与生命力,不仅塑造着每个人的人生态度与文化境界,也深刻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具体来说,这种强大的感召力与生命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为中国人,我们首先应该对“中”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一方面,它可以被看作一个地理概念。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作品中,表示国家的“中国”一词多次出现,如“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庄子·田子方》)等等,当时人们所谓的“中国”指的就是地理方位上的中原地区。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中”这个字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人的中性智慧,即克服一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两极对立思维,为人处世不走极端,追求中庸、中道的人生。这样的精神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就内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无论是对于古人还是现代人来说,它都提示人们要以这种贵和持中的中性智慧来涵养人生。
与此同时,正是从中华文化当中的贵和持中这一中性智慧出发,当人们面临具体问题时无须强求自己苟同于对方,而是能够以一种和而不同的人生态度,在“和”的基础上持有自己的观点。事实上,“和”本身就包含了多样性和差异性,因为正是存在差异才有“和”的可能,否则便落入了“绝对同一”,无法做到彼此相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正是强调尊重差异、求同存异,既不需要强求自己同他人时时保持一致,也不需要为了顺从他人意见而刻意隐瞒自己的观点。同理,随着人类发展步入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也在不断增加;倘若我们盲目拒斥这一现实而沉浸在自身文化发展编织的浪漫梦乡中,则是不明智的。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必然要融入全球化进程,这就要求我们秉持贵和持中、和而不同的态度,坚持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以平常心同各种外来文化进行平等交流。
中华文化具有鲜活的感召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之又一重要表现,就在于它内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实践精神。如果说贵和持中、和而不同代表的是做人的基本态度,那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无疑指向人们做事的基本态度。
《周易》作为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框架,被称为万经之首、大道之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就出自《周易》。其中,“周”不仅代表周朝,还表示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历史观。在中华文化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更注重向内用力、反求诸己,通过内省的方式向内体悟,以求达到和谐与完满的状态。相反,西方文化则更加强烈地表现出一种线性历史观,即以寻根究底的方式,透过现象直达本质,反而缺少了向内的环节。从中国发展变革的历程、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看,尽管中华民族在前进过程中遭受了诸多不平等对待以及各种艰苦磨难,但依然能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背后正是有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实践精神作支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幸免于难。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难以摆脱疫情的阴霾,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坚强的中华民族当然不会就此退缩。中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举国上下同舟共济,充分发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实践精神,并将这种实践精神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要阶段性成效。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自强不息”出自“乾卦”象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坤卦”象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方面,“健”强调事物运行有其客观规律,“坤”则表明君子当以自己宽厚的德行承载万事万物;另一方面,“乾”和“坤”既包含了“阳”和“阴”这两个相对的范畴,也代表了“天”和“地”这对有别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范畴。因此,这种实践精神最终要谋求的是中华文化所展现出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境界。
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中,大自然的运行总是遵循着一定的“道”即规律和周期,人们常说的“天行有常”就是这个道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应当效法自然,不断地向前运动和发展。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不仅来源于自然,而且应当努力寻求与自然相统一。这种统一不是亦步亦趋地跟随,而是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和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由自发走向自觉。人类只有深切地意识到与自然的相互印证、互养相成,才能够真正达成人与自然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 。马克思在谈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时所说的“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 [3] ,正是体现出了这一价值诉求。人类与自然一次次照面的经历已经向我们表明,人类唯有依天道而行、与自然同道,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一旦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就必定会遭受自然的惩罚。
这种道法自然的精神,同时也反映出了中西文化在对待自然时的不同态度。中国人往往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人则强调征服自然以满足自己的目的。尤其是在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扩张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产分工日趋精细,消费主义逐渐泛滥,都使人们越来越迷失在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中,丧失了人之为人所应有的尊严。然而,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其核心就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合一”不仅是天与人相协调,更是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之间的彼此相合。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创造,始终都以“天人合一”这一文化境界为前提。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依然保持昂扬向上的姿态,正是基于中华文化的巨大感召力和生命力,其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总体理念的引导之下,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作为根本的实践遵循,每一个体在实践过程中始终保持“贵和持中、和而不同”的人生态度。
首先,何谓文化的现实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文化作为一种深埋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深深镌刻在一个民族的基因当中,对整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和跃升都同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就文化的现实凝聚力来看,一是强调“现实”,二是强调“凝聚”。质言之,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背后一定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作支撑,而且它一定是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的反映,否则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此外,文化的凝聚力又集中表现为它可以凝聚共识、鼓舞人心,源源不断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力量。透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每逢遭遇战争频仍、社会动荡的时期,人们通常比以往更倾向于诉诸精神的力量,凝聚在某种文化共识当中,以求获得内心的安稳与平静,这种精神上的凝聚力量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当文化的现实凝聚力开始发挥作用时,它就会在一次次地文化传承与重构中不断内化并形成一种坚定的文化向心力,亦即凝聚着一代代人在文化建构的过程中所构筑的文化认同。“向心力”原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指的是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指向圆心的合外力作用力。当文化构成一种向心力时,它便能在现实中更好地发挥凝聚力的作用。在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极大地体现出人类的生存智慧。
其次,中华文化为何具有现实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2019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就构成了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最珍贵、最厚重的文化软实力,它一经形成,就始终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养料。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每一时期,都见证了各领域中大量优秀的中华文化成果的诞生: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是绘画、瓷器、音乐等艺术的发展;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优秀文化成就无一不向我们表明,中华文化并没有、也绝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相反,它始终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不断地在现实中凝聚力量、传递共识、鼓舞人心,从而铸就我们党今天提出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底气和信心。
最后,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何以要强化中华文化的现实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们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甚至在一些领域已经超越了许多发达国家;但是,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发展速度仍然是相对缓慢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文化发展战略,无疑要求我们在这一目标的正确引领下坚定前行,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文化保障。中华文化的形成并非遵循单一的线性发展路径,它是由各族人民在无数次的文化交流、相互借鉴中逐步创造出来的文化有机体。在各种文化相互融合、渗透甚至彼此激荡、碰撞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必定深深地镌刻着历史的印记、时代的印记,它作为一种精神载体,一方面承载着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呼唤,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自我调整和自我进化,从而使整个文化有机体实现稳定、有序、健康地发展。
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然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因为这不仅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突出文化优势,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文化根基。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成过程,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过程,更是强化中华文化的现实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不仅是人类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也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社会全面性跃升。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之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对待几千年来积淀并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对于这个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 。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是要沿着这个方向,充分利用我们目前所拥有的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特点,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开辟文化发展新境界。
一方面,对于中华文化中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但经过改造后仍然可以为我们所用的那部分文化,我们需要对其加以修正,使其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在对待这部分文化时,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全盘否定,也不盲目吸收,而是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文化的发展过程看,文化发展具有连续性,任何文化的形成都建立在以往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5] 由此看来,在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其加以仔细地清理和辨别,对其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的旧的内容和形式加以继承和改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这其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与创造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加以甄别和创造,才能使这部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全新的活力。例如,中国古代的道家倡导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逍遥放达之精神,这对当下焦虑迷茫的现代人来说可谓是大有裨益。但我们决不可将其等同于现代人说的“躺平”“摆烂”,而是要结合现实发展状况并清楚地看到,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甚至内卷的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应该守住自己的内心,在任何环境中都经得住历练,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由此可见,即便是几千年前的古人之所言,仍然能够与现代人的现实境遇相契合,并以其深刻内涵安顿个体的精神世界。
另一方面,对于中华文化中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精华部分,我们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其照搬过来,而应当在积极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化注入精神养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华文化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例如人们常常使用的“小康”一词,它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其中谈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大雅·民劳》),这里的“小康”表示的是安康、安居之意,它在千百年的流传和演变中逐渐成为老百姓表达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等的向往的通俗表述。邓小平同志对“小康”一词进行了如下解读:“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6] 。可见,他把“小康”具体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目标。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7] 。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价值契合。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充分挖掘中华文化丰富精神内涵的同时积极融入世界各类文化的交流当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中华文化发展新境界。
总而言之,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我们在对中华文化有整体认同的基础上,正确看待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文化并实现文化的再创造;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创新活力的过程中,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注释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8.
[2] 邹广文.中华民族精神所彰显的自然与生命.求是学刊,2021,48(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
[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471.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1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