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 。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战略部署,这既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也为我们认识新时代文化建设、以文化强国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回望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我们之所以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发挥了关键作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前进的内在要求。从国家的角度看,没有文化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文化强国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构成了世界文明图景的中坚力量。从民族的角度看,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强国既是中华文化资源的升华与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从人民的角度看,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强国体现了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诉求。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文化发展实现历时性跨越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时性存在的必然要求。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历史和时代的双重呼唤。
注释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