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谋攻篇

【题解】

谋攻,就是以谋取胜,用计谋战胜敌人。张预注:“计议已定,战具已集,然后可以智谋攻,故次《作战》。”

本篇主要论述如何使用计谋争取战争胜利的问题。孙子认为用兵之法,以迫使敌方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来降为善,而以兵力破之为次。伐兵的最高目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为实现其目标,他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伐兵,最次攻城。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伐兵,他主张采取“十围”、“五攻”、“倍分”、“敌战”等战术,要国君不要“患军”,要将帅周到辅国,并明确提出了“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重要论断。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校注】

①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国”,春秋时主要指都城,或以都城为中心、包括以郛郭为外城及其周围之“乡、遂”在内的地域。“全”,就是在敌我都不受损的情况下,就使敌人屈服。“破”,就是通过激烈交战,在敌我双方损兵折将,物资装备大量损耗的情况下降服敌人。此句意为不战而迫使敌国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之。杜佑注:“敌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为次。”是也。

②军、旅、卒、伍:春秋时期军队的编制单位。据曹操等注: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五百人为旅,百人以上为卒,百人以下至五人为伍。“全”、“破”,同上释义。

③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善”,乃好中最好。张预注此句曰:“战而后能胜,必多杀伤,故云非善。”

④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人”,使敌人降服。曹操注“未战而敌自屈服”,是好中最好的。

【译文】

孙子说:用兵的法则是,迫使敌国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之;迫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军就次之;迫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全旅就次之;迫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全卒就次之;迫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全伍就次之。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好中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是好中最好、高明中最高明的。

【释义】

孙子明示战争结果优劣顺序是:全国胜破国,全军胜破军,全旅胜破旅,全卒胜破卒,全伍胜破伍。而战争的最高境界非百战百胜,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而敌举旗投降,是何等的奇妙,何等的雄健。这种出乎常人意料的结果,不是无为使然,而是在富国强军上做出了更多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强大的综合国力,敌人会自叹弗如;超常的威慑力,使敌人不寒而栗,自知战则必败,不如退而不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的最高战略思想,是孙子用兵征战的理想追求,历代兵家无不仰慕,无不身体力行。

史证1

春秋时期,燕、晋联合攻齐,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大败。景公惧,晏婴因荐田穰苴,遂以为大将,命其领兵抗抵燕、晋联军。终因田穰苴能明法令,抚士兵,晋师闻之罢兵,燕师闻之渡河而退。

史证2

韩信虏魏破赵,威震远近,用李左车计,按甲休兵,北首燕路,遣使奉书于燕,燕从风而靡。

史证3

后汉王霸讨周建、苏茂,既战归营,贼复聚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曰:“茂已破,今易击。”霸曰:“不然。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挑战以徼一时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兵,善之善也。”茂乃引退。

【原文】

故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 ,具器械 ,三月而后成,距" ,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杀士三分之一 ,而城不拔者 ,此攻之灾也

【校注】

①上兵伐谋:“上兵”,即用兵作战的上策。王皙注则谓:“以智谋屈人为最上。”“伐”,讨伐,征伐。“伐谋”,即以计谋迫使敌人降服。此句言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战胜敌人。梅尧臣注:“以智胜。”

②其次伐交:“交”,外交、结交。“伐交”,通过外交手段拆敌邻交,散敌联盟,使之孤立无援,乖乖服降。曹操、李笙、杜牧、张预等家,皆释“交”为两军将合之“交”,在两军对垒而尚未战之际伐其“交”。其意狭也,不可取。

③伐兵:用征战战胜敌人。梅尧臣注:“以战胜。”

④修橹 辒:“修”,修治、备治、制造。《国语·周语》:“修其簠簋。”韦注:“修,备也。”“橹”,或作“樐”,与上解作“大盾”的“橹”不同,是一种攻城器具,所谓楼橹,又称楼车或巢车。“ ”,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它可以掩护攻城士卒接近城堡而不受城上矢石攻击。曹操注:“ 辒者, 床也; 床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下也。”

⑤具器械:“具”与上句“修橹 辒”的“修”字异文同义,皆为动词,是治、备的意思。具器械,乃准备器械。

⑥距 :“距”与上“修”、“具”皆异文同义。“ ”通“堙”。《略解》、《武经》本作“堙”。汉简本“ ”作“ ”,或即“ ”之异体。“距 ”,曹注:“踊土积高而前,以附其城也。”意为构筑高于敌人城墙的土山,可以向城上的敌兵射箭,以便掩护己军攻城。

⑦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将”,指将帅。“其忿”,《通典》卷一六〇引作“心之忿”,《御览》卷三一七引作“心忿”,皆不可取。“其忿”,乃忿怒。“蚁”,蚂蚁。“附”,贴。此句言忿怒之极的将帅指使士卒像蚂蚁一样爬梯攻城。曹操注:“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

⑧杀士三分之一:《略解》、《武经》本、《校释》、《通典》、唐顺之《武编》“士”下皆有“卒”字。《御览》所引“杀”字上又有“则”字。“则”、“卒”二字有无均可,无损文意。杀士三分之一,乃指攻城损失三分之一兵力。

⑨而城不拔者:“拔”,攻破敌城而取之,否则谓“不拔”。

⑩此攻之灾也:《通典》引文“攻”下增“城”字,陆懋德依之。“灾”,汉简本作“ ”,乃“烖”之省,古通“灾”。《略解》、《武经》本、汉简本“灾”字下皆无“也”,孙校本亦无。此节文意已足,当依原本,保留“也”字。

【译文】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孤立降服敌人,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迫不得已而采取的举措。备置巢车和四轮车,准备攻城器械,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花费三个月才能竣工。将帅不胜忿怒,驱使士卒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结果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城池仍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害。

【释义】

上节讲战略问题,此节讲战术问题。用谋之法,为各法之首,其次是伐交、伐兵、攻城。在冷兵器初期,攻城并非易事,会导致大量丧失财产,丧失武器装备,丧失战斗人员,还难以奏效。为此,国家出兵征战往往避攻城,而多采用伐谋、伐交、伐兵,以及其他以智取胜之法。

史证1 伐谋者

晋平公欲攻齐,使范昭往观之,景公觞之,酒酣,范昭请君之樽酌,公曰:“寡人之樽进客。”范昭已饮,晏子彻樽更为酌,范昭佯醉,不悦而起舞,谓太师曰:“能为我奏成周之乐乎?吾为舞之。”太师曰:“瞑臣不习。”范昭趋出,景公曰:“晋大国也,来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曰:“观范昭非陋于礼者,且欲惭于国,臣故不从也。”太师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归报晋平公曰:“齐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晏子之对,是敌将谋伐我,我先伐其谋,故敌人不得而伐我也。

又,秦伐晋,晋将赵盾御之,上军佐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曰:“若何而战?”对曰:“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老我师也;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有宠而弱,不任军事,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若使轻者肆焉,其可。”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返,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穿曰:“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赵盾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而退。士会之对,是我将谋伐敌,敌人有谋拒我,乃伐其谋,敌人不得不与我战也。

又,后汉寇恂围高峻,峻遣谋臣皇甫文谒恂,辞礼不屈。恂斩之,报峻曰:“军师无礼,已斩之。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即日开壁而降。诸将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心腹,其取谋者。留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所谓上兵伐谋。”诸将曰:“非所知也。”

史证2 伐交者

东周赧王二年(前313),秦国想攻打齐国,齐、楚纵亲。秦国决定先离间他们。于是派张仪到楚国,对楚怀王说:“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今河南省淅川西北)之地六百里给楚国,秦楚两国从此结为兄弟。”楚怀王听后很高兴,立即答应。当时,群臣都向楚怀王祝贺,唯独大夫陈轸前来吊丧。楚怀王大怒:“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陈轸说:“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以臣看来,楚是得不到商於之地的,反而能使齐、秦结合。若齐、秦相合,则楚国的祸患就要来临了。”楚王说:“为什么这样说呢?”陈轸说:“秦所以看重楚国,是因楚有强大的同盟齐国啊。现在您闭关绝约于齐,楚国就会孤立。秦国是一个贪婪的国家,怎么能把商於六百里地给予楚国呢?张仪回到秦国,必会负约于楚王,那时楚国面临的情况就是北绝齐交,西患于秦,这两个国家的军队都会来侵犯楚国啊!”他劝楚王派人随张仪到秦国去,秦若给予六百里地,再与齐绝交也不晚;若不给楚国土地,则需另作计谋。但楚怀王不听,匆匆决定与齐绝约,并派一将军随张仪返秦。张仪至秦,佯装堕车,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得知后,说:“这是张仪认为我们还没有完全绝齐啊。”就派勇士到宋,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与秦交好。秦齐交合后,张仪才上朝,他对楚国的使者说:“我有奉邑六里,愿意献给大王。”楚使回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攻秦。陈轸劝说:“攻秦不如割地贿赂秦,联合秦兵攻打齐国,是我出地于秦,取偿于齐,王国尚可存。”楚王不听,发兵派将军屈匄击秦。秦、齐合力攻打楚国,斩首八万,杀屈匄,夺取丹阳、汉中等地。楚又增加兵力袭击秦国,至蓝田大战,楚大败。于是楚割两城给秦以讲和。此战,秦伐楚先拆散齐、楚联盟,使秦、齐交合,秦、齐兵众将广,一举击败楚国,可见伐交之功(见《史记·张仪列传》)。

史证3 伐兵者

楚怀王派令尹昭阳攻打齐国,齐威王很恐慌。陈轸刚好替秦国出使到齐国,齐威王和他谈起这件事。陈轸说:“大王不必担心,请让我去教楚将退兵。”于是往楚军见昭阳,说:“我希望听听楚国的法令,打败敌军、杀死敌将的人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奖赏。”昭阳说:“给他做上柱国,封他上等爵位,让他执圭。”陈轸又问:“有比这个更尊贵的奖赏吗?”昭阳说:“令尹。”陈轸说:“现在你已经是令尹了。”然后他讲了一个故事,说道:“画蛇添足者不得喝酒。眼下你做楚国的令尹,领兵来攻打齐国,即使打胜了,官爵也不可能再高;倘若打败了,自己身亡而爵位也将被剥夺,落得一个坏名声。这就好像画蛇添足一样。所以,你不如带兵离去,施德于齐国,这可说是持盈保泰的最好方法。”昭阳听罢,觉得有道理,就撤兵回国了(《史记·楚世家》)。

史证4 攻城者

古代忌惮攻城,近现代战争却难以避免攻城作战。1948年底,东北野战军决定集中三十四万人,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兵器夺取天津。1949年1月2日,各攻击部队进至天津周围,至13日基本肃清了外围据点。在此期间,指挥攻夺天津的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敦促陈长捷仿效长春的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可保证其生命财产的安全。但陈长捷拒不接受这一解决办法。东北野战军便转而采取军事进攻手段解决天津之敌。

1月14日10时,东北野战军对天津发起总攻,各部队迅速在东西南三面九个地段突破城防,将守军分割成数块。尔后采取击弱留强,先吃肉后啃骨头的战法,经过激烈战斗,至15时全歼守军,俘陈长捷,解放天津。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此谋攻之法也。

【校注】

①屈人之兵而非战也:《通典》卷一六〇、《御览》卷三一七引文句末无“也”字。有无“也”字,无关文意。“屈”,汉简本作“诎”,“屈”与“诎”古通。“非战”,言不用士卒进攻,而是运用“伐谋”、“伐交”等办法迫使敌人屈服。

②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拔”,克也。李筌注此句曰“以计取之”,非战而屈敌。言夺取敌人的城邑而不是靠硬攻。

③毁人之国而非久也:“毁”,汉简本作“破”。“非久”,《通典》卷一六〇引作“不久”。“非久”,不是旷日持久。曹操注:“毁灭人国,不久露师也。”

④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即“全国”、“全军”之“全”。曹、梅、李、张注同为兵不血刃,而以“谋攻”胜敌得天下。

⑤故兵不顿而利可全:《作战篇》“钝兵挫锐”作“钝”,此处又作“顿”。“顿”通“钝”,挫折之意。此句言军队既不疲惫受挫,又能取得全面胜利。张预注:“不战则士不伤,不攻则力不屈,不久则财不费。以完全立胜于天下,故无顿兵血刃之害,而有国富兵强之利,斯良将计攻之术也。”

【译文】

因此,善于用兵作战的人,降服敌人的军队而不是靠硬打,夺取敌人的城邑而不是靠硬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久战,必须用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既不疲惫受挫,又能取得全面胜利,这就是以谋攻敌之法则也。

【释义】

有智谋善用兵的将帅,屈敌非战,拔城非攻,灭国非久战,这是谋攻之法使然。

史证1 屈敌非战

东汉光武帝建武四年(28),王霸征讨周建、苏茂。王霸归营后,周、苏又聚众挑战,王霸坚卧不出,正与士卒聚餐作乐。苏茂令军士击鼓射箭,箭矢射中王霸面前酒樽,王霸安坐不动。军吏说:“茂已破,今易击。”王霸说:“不然,周、苏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挑战以邀一胜。我今闭营休士,可迫敌退,所谓不战而屈人兵,善之善也。”周、苏果然引退。此战,王霸针对周、苏军远道而来,粮秣不足,采用闭营不战之策,迫敌自退,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见《后汉书·王霸传》)。

史证2 拔城非攻

三国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257),司马昭围诸葛诞于寿春(今安徽寿县),部下都想尽快攻城。司马昭以诸葛诞城固兵众,攻之难克,若有外援,可能受敌夹击为理由,采取“全策縻之,可坐而制”之策,对寿春围而不攻,待诸葛诞自困,最终取之(见《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

史证3 灭国非久战

周武王伐纣,纣师虽众,皆无战心,心欲武王亟入。武王至,纣师皆倒戈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叛。纣走,反入登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倍则分之 ,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 ,大敌之擒也

【校注】

①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十倍于敌,就四面包围;五倍于敌,就要进攻。此处之“十”与“五”,乃言我强敌弱,并非实指十倍与五倍也。《史记·楚世家》“军不五不攻,城不十不围”,乃与孙子之义同也。曹操注:“以十敌一,则围之。”

②倍则分之:“倍”,多敌一倍;“分”,分散。此言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敌人,造成局部兵力对比,我更强敌更弱。

③敌则能战之:“敌”,本处不作敌人言,是势均力敌之意。同敌人兵力相当,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

④少则能逃之:《参同》、《汇解》“逃”作“守”。曹操、李筌、杜牧、何氏注中皆以“守”义注之。梅尧臣、张预则以“逃去”注之。此注背离孙子之义。“逃”应读作“挑”,《说文》曰:“挑,挠也。”“逃”与“挑”,与下句之“避”异文同义。故“少则能逃之”,可解为敌众我寡,则扰之。此处若为“逃”义,是主动退却,转移。士卒比敌人少,就要主动转移,摆脱敌人。

⑤不若则能避之:“不若”,意为不如。力量弱于敌人时,就设法摆脱敌人,避免决战。

⑥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小”,弱小。“坚”,在此不可释之为坚固、坚实,乃是固执、硬拼之意。“大敌”,强势之敌。“擒”,擒获。此句释为:力量弱小的军队,只知固执硬拼地坚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译文】

所以,用兵的原则,十倍于敌,就要四面包围,迫敌屈服;五倍于敌,就要进攻;一倍于敌,就要设法分散敌人,造成局部我方兵力更大优势;同敌人兵力相当,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主动转移,善于摆脱敌人;力量弱于敌人时,就要设法摆脱敌人,避免决战。弱小的军队,如果一味固执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释义】

孙子根据敌我双方兵力情况,提出使用兵力六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告诫人们弱旅面对强敌,切不可硬拼,否则将为大敌之擒。

史证1 十则围之

战国时,楚国想和齐、韩两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并且借此机会而图谋周室。周赧王派武公去劝楚相国昭子不要这样做。昭子说:楚国绝无图谋王室的事情。虽然如此,请问周室为什么不可图谋呢?武公回答说:军队若没有敌人的五倍力量,就不能攻击;没有敌人的十倍兵力,就不能围城。周室相当于二十个晋城,韩国曾以二十万军队包围晋城,久攻不下,死伤严重,没能攻下晋城。楚国哪有韩国一百倍的兵力图谋周室呢。即使楚国得到周室,也会落下侵夺天下共主的恶名,招致各国接踵而来的讨伐。昭子认为言之有理,就停止了原先的军事计划。

史证2 五则攻之

东汉建安三年(198),曹操率大军进击吕布,吕布领兵与曹军交战,屡战屡败,只好退守下邳城。曹操命令部队挖掘壕沟,将下邳城包围起来,尔后开凿沟渠,引沂水、泗水来灌城。吕布既无法突围,就想向曹操投降,却被谋臣陈宫劝止。不久,吕布的部将侯成与宋宪、魏续等人,共同捉住陈宫、高顺,率部归降曹操。吕布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带领左右亲兵登上白门楼。曹操下令四面紧逼,迫使吕布下楼投降。最后,吕布和陈宫等人都被曹操处斩。

史证3 倍则分之

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孟让聚众反隋,攻略州县,声势日大。孟让拥众十万,占据都梁(今江苏省盱眙县北淮河南岸),阻淮为固。隋江都丞王世充奉命率军讨伐。王世充首先于五处险要之处立栅为营,然后羸形示弱。孟让见状,顿生轻敌之心,他对将士们说:“王世充这个文弱小吏何以能带兵打仗?今天我要生擒王世充,并鼓行入江都(治所在江阳,今江苏扬州)!”当时,官府为对付义军,令民结堡自固,义军野无所掠,士气低落。孟让便留一部兵力围攻王世充所立五栅,其他则南下抄掠。王世充见孟让兵力已分,便伺其懈怠之机,挥军出击,义军大败,孟让仅率数十骑落荒而逃。

史证4 敌则能战之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闰五月,陈友谅发兵攻占太平(今安徽当涂)后,杀死徐寿辉,称皇帝,定国号为汉。然后返回江州(今江西九江),遣使约张士诚东西夹攻朱元璋。张士诚没有答应,陈友谅自己从江州引兵东下,建康(今江苏南京)大惊。面对陈友谅大兵压境,有人建议朱元璋投降,有人建议退据钟山,也有人建议决一死战,如果不胜,再走不迟。朱元璋力排众议,决心采纳刘基的主张,巩固士心,伺隙击敌。朱元璋否决先收复太平的建议后,他派胡大海带兵直捣广信(今江西上饶),牵制陈友谅后方。又召康茂才使用间计,诱使陈友谅上当受骗,误入埋伏,兵陷建康江东桥。朱元璋下令各军拔栅开战,指挥各路伏兵杀出,内外合击,杀得陈友谅大败溃走。朱元璋各部乘胜追击,收复被陈友谅占据的太平城。

史证5 少则能逃之

明崇祯十四年(1640)春,张献忠在玛瑙山受挫后,明军网张四面,穷追不舍。面对强敌,张献忠没有死打硬拼,而是攀藤附葛,翻山越岭,乘夜潜逃,甩掉了追兵。

又,民国四年(1915)十二月,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率八千人入川,拟对川边敌军突然袭击,出奇制胜,夺占叙州(今四川宜宾)、泸州诸要地,再北攻成都、东取重庆,尔后挥师东下,会师武汉。然而极秘的作战方案却泄露出去,使袁世凯预先调集了曹锟、张敬尧等四个师三个混成旅约四万余人入川,占据险要地形,严阵以待,护国军十分被动。蔡锷为了保存军力,伺机破敌,遂于次年三月六日指挥护国军主力撤至大舟驿、叙蓬溪(今护国镇)一线休整。三月中旬,护国军士气复振,蔡锷果断对敌反攻,连战皆捷,使敌主力第七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过半,已无再战能力,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方向军队的行动,推动了全国反帝制运动的发展壮大。

史证6 不若则能避之

秦朝灭亡后,项羽拥兵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只有十万人马,驻扎在霸上。项羽听说刘邦有意称王关中,十分恼怒,打算尽快灭掉刘邦军队。项伯(项羽的叔父)把此事告诉了张良,张良转告刘邦。刘邦大惊,张良问他:“您估计一下,我们的军队,能够抵挡项羽的进攻吗?”刘邦默然良久,才说:“我们的力量当然不如项羽的军队。危机关头,该怎么办呢?”张良说:“您可请项伯转告项羽:‘我永远忠于项王,永不背叛。’”于是,刘邦会见项伯,说明自己没有背叛项羽的心思,与项伯约为儿女婚姻。项伯答应刘邦的请求,回去向项羽解释,做项羽的工作,并且说刘邦有入关破秦的大功。项羽听了,以为言之有理,就改意善待刘邦。

史证7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西汉元朔六年(前123),大将军卫青统领苏建、赵信、李广等六将军出征匈奴。出塞之后,苏建、赵信三千多人的骑兵,遭遇匈奴单于的数万军队。双方交战一日有余,汉军死伤将尽。赵信本是胡人,看到情况紧急,就带领残部投降了匈奴。苏建部队全部战死,只剩下他一人得以逃回。卫青询问幕府军僚如何处置苏建的罪行,议郎周霸建议将苏建斩首以树立大将军的威严,军正闳、长史安说:“不能这样做。兵法上说,两军交战,‘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苏建以数千之兵抵挡匈奴数万之众,且战一日有余,士卒伤亡殆尽,不敢有投降之心,而独自归来。如果将他斩首,就好像在暗示后人,一旦兵败,就不要回来。所以苏建不应当斩首。”卫青听了,决定把苏建囚禁起来,送交汉武帝制裁。苏建最后被免去死罪,用谷物赎为平民,免以处决。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 ,辅周则国必强 ,辅隙则国必弱

【校注】

①夫将者,国之辅也:“国”,国君。“辅”,辅木,附于车辐之直木。辅车相依,以助车行,后借用为佐助之意。此句意为将帅辅佐国君。

②辅周则国必强:《通典》卷一四八引无“则国”二字,《御览》卷二七二引无“则”字。“周”,曹操注谓“周密,谋不泄”。“周”,乃辅佐周到。贾林注:“国之强弱,必在于将。将辅于君而才周,其国则强;不辅于君,内怀其贰,则弱。”

③辅隙则国必弱:“隙”,《菁华录》作“缺”。“辅隙”,言辅佐有缺陷,不周密。太公曰:“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译文】

将帅辅佐国君,要尽职尽责。将帅辅助周密,国家就会强盛;将帅辅助有欠缺,不够尽职,国家必然衰弱。

【释义】

将帅位居战争舞台的中心,是战争进程的驱动者。其行其为,关系到战争胜败,影响国家强弱兴衰、生死存亡。将帅是国君不可或缺的助手。

史证1

周襄王十九年(前633),宋国背楚从晋,楚联合陈、蔡、郑、许等国,出兵围攻宋都。晋国名将先轸主张抓住时机,出兵援宋,以求取威定霸。次年,为攻楚盟国曹、卫以调动楚军北上,出谋与齐结盟,迫鲁中立,避免使晋军两面作战。

城濮之战中,先轸运用外交权谋和灵活战术,大败楚军,取得争霸中原的决定性胜利。战后,为抗御狄人,先轸佐文公增组徒兵,整编军队。二十五年,秦国发兵偷越晋境袭郑,欲插足中原以争霸,先轸力主乘机打击秦国。次年,率军设伏于崤山隘道,全歼秦军,使秦东进中原的企图破灭。同年八月,先轸偕晋襄公率军抗御狄兵于箕,为纠曾对襄公无礼之过,故意摘去头盔,冲入狄阵,战死军中。

史证2

1591年,李舜臣任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为抵御外侮,操练水军,建造铁甲“龟船”。1592年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爆发后,6—8月率部在玉浦、泗川和闲山岛等海战中连战皆捷,夺取制海权,粉碎日军水陆并进计划。9月任忠清、全罗、庆尚三道水军统制使。10月在釜山海战中击沉敌船百余艘。1597年,日本施反间计,使其受诬告而被革职下狱,后调集重兵再犯朝鲜。朝鲜水军在庸将元钧指挥下几遭全灭。9月,李舜臣在重被起用后重整舰队,10月鏖战于鸣梁海峡,以十二艘舰船击退三百三十余艘敌舰,粉碎日军西进企图。随后移师古今岛,建立海军基地,同中国水军组成联合舰队,对敌加强进击并实施海上封锁。1598年12月在露梁海战中,与陈璘等指挥联合舰队大败敌船队,但在追击逃敌时中弹牺牲。死后谥号忠武,追封为右议政、左议政及领议政。

【原文】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 ;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 ,而同三军之政者 ,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 ,而同三军之任 ,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 ,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校注】

①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汉简本“军”上无“于”字。“患”,危害,贻害。“君之所以患于军”,即言国君对军队可能造成危害。

②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曾公亮《武经总要》(以下简称《总要》)引文无“谓之”二字,非也。“谓”,在此可训“使”。“谓之”,使之,告诉、命令的意思。

③是谓縻军:“縻”,曹操注:“御也。”李筌注:“绊也。”“縻军”,可解为羁縻、牵制、束缚。正如李筌所言:“不知进退者,军必败;如绊骥足,无驰骋也。”

④不知三军之事:“三军”,泛指军队,军队的通称。春秋时,诸侯国设三军,有的分上、中、下三军,有的分左、中、右三军。“事”,事务也。此句言,不知道军队内部事务。

⑤而同三军之政者:“同”,参与、干涉。“政”,政务,指军队的行政事务。“同三军之政”,即言干预三军之政。梅尧臣注:“不知治军之务,而参其政,则众惑乱也。”

⑥不知三军之权:《御览》卷二七二引文“权”上又有“任”字,非。“权”,权变,权谋。此句意谓不知军队行动的权变灵活性质。杜佑注:“夫治国尚礼义,兵贵于权诈,形势各异,教化不同;而君不知其变,军国一政,以用治民,则军士疑惑,不知所措。故《兵经》曰:‘在国以信,在军以诈也。’”

⑦而同三军之任:《通典》卷一四八、《御览》卷二七二引文在“同”字上皆有“欲”字。“任”,统帅,指挥。此句意谓干预军队的指挥。杜佑注:“不得其人也。君之任将,当精择焉;将若不知权变,不可付以势位。苟授非其人,则举措失所,军覆败也。若赵不用广武君而用成安君。”

⑧三军既惑且疑:《御览》卷二七二引“且”作“既”。《总要》“惑”、“疑”倒置。汉简本作“ 疑”,“ ”读“既”。“惑”,迷惑,困惑。“疑”,疑惑,疑虑。此言军队既迷惑又疑虑。

⑨乱军引胜:《通典》卷一四八引文无“乱军引胜”句,《御览》卷二七二引此“军”下又有“而”字。“乱军”,言自乱其军。“引”,去、却、失的意思。意为扰乱自己的军队,而自寻败亡。

【译文】

国君贻害军队行动有三种情况:不了解军队不可以进攻而硬叫进攻,不了解军队不可以退却而硬叫退却,这是束缚军队的瞎指挥。不明白军队内部的事务,而干涉军队的内部事务,就会使将士迷惑不解,心生疑虑。不懂得用兵的权谋,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心不踏实,产生疑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列国诸侯乘机进攻的灾难也就到来了,这就是所谓自乱其军,自乱其阵,自取败亡。

【释义】

专业人做专业事,顺理成章,天经地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谬错。孙子时代,不谙打仗的国君,不在朝阁议国事,而在战阵中御军务,其表现为三:縻军、惑军、疑军。其结果是自乱其军,自乱其阵,自取灭亡。

史证1

唐时,哥舒翰灵宝之败,完全系受杨国忠牵制,追令进战,以致全军覆没,元帅被擒。

史证2

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之师围邺,只因各军缺少一个总帅统一指挥,事事受中官鱼朝恩的牵制,不能适应时机,统一作战,卒有相州之败。

史证3

晋周处因受梁王彤的倾陷,宋杨业因受护军王侁的逼迫,不但覆军,且以身殉。南宋名将韩世忠和岳飞,都是天挺人豪,旷代奇才,终因受秦桧的牵制,不但不能驱除金虏,收复河山,而且致使或含冤被害,或投闲置散。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校注】

①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略解》、《武经》本作“知可以与战不可以与战者胜”。汉简本作“知可而战与不可而战胜”。“而”义同“以”,《通典》卷一五〇、《御览》卷三二二引文同汉简本。此句意为料知敌情,审其虚实,可进则进,可退则退,乃保胜之道也。

②识众寡之用者胜:汉简本“识”作“知”,《通典》同。“识”与“知”义近。此句意为善于根据敌对双方兵力众寡情况,采用正确战法,合理使用兵力的,就能打胜仗。

③上下同欲者胜:《御览》卷三二二引文无“欲”字。“上下”,指军将、士卒。“同欲”,指同心、齐心。“上下同欲”,曹操注“君臣同欲”。张预注:“百将一心,三军同力。”

④以虞待不虞者胜:“虞”,准备,戒备。各家多作此解。而杜佑则解作“法度”,实为牵强。

⑤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御”,牵制,干预。张预注:“将有智勇之能,则当任以责成功,不可从中御也。”乃是。

【译文】

因此,有五种情况可以预知胜利: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会胜利;懂得根据兵多兵少使用战术的,会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协力的,会胜利;有准备的一方对待无准备的一方,会胜利;将帅指挥能力强而国君不加干涉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知胜利之法。

【释义】

孙子《计篇》经五事索七计,战前预测兴军胜败。在这里孙子是讲战场上知胜之五:知战否、识众寡、上下同心、以虞待不虞、君不御军。孙子称此为知胜之道。道者经也。

史证1 知战否者胜

东汉献帝建安二年(197)正月,曹操到宛县(今河南南阳),张绣向曹操投降,不久又反悔。曹操在与张绣、刘表作战之际,听说袁绍乘机进攻曹军大本营许昌,决定回师救许昌。此时,张绣要立即组织部队追击。谋士贾诩说,现在不能追,若追则非败不可。张绣不听,亲率精锐追击,结果大败而归。这时,贾诩说,你现在可以收拾败卒再追,保证打胜仗;如不能取胜,可杀我头。张绣照计而行,果然获胜。张绣、刘表问贾诩取胜的道理,贾诩说:“你虽善于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因回救许昌而主动撤退,必有强将精兵断后,所以我知你追必败。但他击退你的追击后,以为已无后顾之忧,必将加速撤退,留下断后的将领必定不是你的对手,你乘其不备而追之,故能得胜。”贾诩所言追与不追,系根据敌情而定(《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史证2 识众寡者胜

北朝西魏大统三年(537),东魏将军高欢渡河,逼进华州(今陕西省蒲城东),刺史王罴严加防守,并涉过洛水,驻军于许原西。西魏派宇文泰抵御。宇文泰到达渭南,召集诸州兵马,诸将以众寡不敌,请求等待高欢再向西以后的情况再决定是否交战。宇文泰说:“高欢若是到达咸阳,我军人心会浮动。现今高欢军刚来,可以反击。”于是在渭南打造浮桥,令军士携带三日粮,轻骑渡渭。十月壬辰,到达沙苑。高欢率兵来会。宇文泰召诸将商议。部将李弼曰:“彼众我寡,不可平地置阵,此东十里,有渭曲,可据守以待。”于是进至渭曲,背水,东西列阵,李弼为右军,赵贵为左军。命将士全都埋伏在葭芦之中,闻鼓声而起。高欢军将士望见宇文泰军很少,争相前进,卒乱而不成列。两军即将交锋时,宇文泰鸣鼓,士卒皆起,李弼等率铁骑攻其侧,遂大破之。

史证3 上下同心者胜

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燕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联合六国之军伐齐。燕昭王与乐毅意见统一,方略一致,乐毅在前线征战,燕昭王不但赏赐给乐毅家中衣物,并派人带大批礼物送给乐毅,立为齐王,以示信任。乐毅不受,回书向燕昭王表示誓死效忠。燕军仅用半年时间连夺齐七十余城,仅剩二城未下。前279年,在乐毅伐齐将要取得最后胜利时,燕昭王死去,燕惠王即位。燕惠王对乐毅不满,齐将田单乘机施离间计,使燕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知道燕惠王居心叵测,怕回国被杀,向骑劫交出兵权后投奔赵国。燕军将士怨恨不平,军心涣散,齐国转败为胜。此战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上下同欲者,胜;上下不同欲者,败(《战国策·燕策》、《资治通鉴·周纪》)。

史证4 以虞待不虞者胜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随魏文帝曹丕南征东吴的魏将满宠率军进至精湖宿营,与敌夹水相对。时正值大风,满宠料吴军必来烧营劫寨,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到了半夜,吴军果然前来偷袭烧营。满宠率军突然出击,大败吴军。此战,满宠根据敌可能借风力纵火烧营的判断,早早做好战斗准备,以虞待不虞,战胜了吴军(《三国志·魏书·满宠传》)。

史证5 君不御军者胜

战国时代,燕齐济西之战,吴国主帅乐毅统率秦、赵、魏、韩联军,自主指挥,大败齐军。燕军乘胜追击,迅速攻占了齐国的国都临淄。仅在半年之内,就取得了攻下齐国七十余城的胜利。

又,齐魏马陵之战初期,齐威王采纳孙膑建议,制定了“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战略方针。等到魏韩五战之后,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由二人全权指挥作战。田、孙避实击虚,率军直趋魏国都城大梁,不战而解韩围。进而诱魏军深入齐境,在马陵一举歼灭魏军。

又,赤壁之战,吴、蜀联合一致对曹,周瑜、诸葛亮密切配合,灵活指挥,在赤壁火烧曹军战船,大败曹操。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校注】

①知彼知己者:《武经》本“己”下无“者”字,汉简本同。《通典》卷一五〇将“知彼知己”引作“知己知彼”。辛弃疾《九议》引同。此一变改,文意并无差异。二者相较,先“彼”后“己”为善。

②百战不殆:“殆”,危险,失败。王皙注:“殆,危也。谓校尽彼我之情,知胜而后战,则百战不危。”

③一胜一负:此句并非指双方胜负对等,胜负各半,而是说无胜利把握之意。王皙注:“但能计己,不知敌之强弱,则或胜或负。”

④每战必殆:《武经》本作“每战必败”,《北堂书钞》引文同。查各家注,杜佑注为“殆”,李筌、张预注为“败”,可知古本二字混用。此句言,彼、己概不知,每战都要失败,戚继光《练兵实纪》称这种战事为“糊涂战”。杜佑注:“外不料敌,内不知己,用战必殆。”

【译文】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每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只了解自己,胜败参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必败了。

【释义】

孙子此语,是国人皆知、皆能背诵的名句。史上无数战例,也无一例外地证明孙子之论是百世不易的真理。

史证1 知彼知己者胜

东汉建安元年(196),曹操任命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后来,刘备在新野,三往隆中求计于诸葛亮。诸葛亮依据对曹操、刘备、孙权以及刘表、刘璋诸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条件的精辟分析,为刘备制定了“联吴抗曹”的总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计划,决定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以建立基地,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加强实力;尔后待条件成熟时,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夺取中原,统一中国。后来刘备正是根据这个战略计划,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三国时期三足鼎立者之一。诸葛亮与刘备讨论天下大势的“隆中对”,可谓知彼知己的千古佳话(《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又,姜尚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兴周灭商,是在其了解敌情我情,审时度势的基础上做到的。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孟津观兵,八百诸侯响应,周族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灭商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姜尚提醒武王等条件完全成熟了再兴兵。到了周武王十一年,商纣王更加荒淫无度,杀忠良,用奸佞,众叛亲离。武王问姜尚:“现在出兵是否可以?”姜尚说:“夏条可结,冬冰可折,时难得而易失。”于是武王联合各诸侯国会师孟津。牧野一战,十几万商军“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纣王登鹿台自焚,商朝灭亡。

又,士会察楚师之不可敌;陈平料刘、项之长短;谢安游乐之中观秦军上下离心,将士厌战,沉着果断地调兵遣将,大败秦军,都是知己知彼的实例。

史证2 只知其一者,胜负参半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南越相吕嘉不肯听命于朝廷,而南越王势孤力薄,不能控制国势,汉朝廷派去的使臣又怯懦无决断。汉武帝闻讯,以为用不着大举发兵,就派庄参领兵二千前往南越国。庄参奏道:“要是去好言相劝,只带几个人就够了;如果是用武力胁迫,仅二千人是无能为力的。”武帝因而撤销了派庄参的命令。郏县壮士、曾任济北国相的韩千秋自告奋勇说:“一个小小的南越国,又有其国王和王太后的响应,只丞相吕嘉一个人捣乱。给我三百名勇士,必能杀吕嘉回报。”于是武帝派韩千秋领兵二千前往。汉军刚进入南越国境,吕嘉就起兵反叛,攻杀了南越王、王太后和朝廷使臣,并且同各郡县相联络。韩千秋率军进入南越国后,攻下了几座小城。尔后南越人引诱汉军深入腹地,在距其都城番禺约四十里的地方,将韩千秋所部吏卒全部消灭。

史证3 不知彼我,每战必败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英国侵略军在围攻广州,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和约》后,为了从中国索取更多的特权,再次进犯福建、浙江沿海,从七月到次年四月,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和镇海等城。在英国侵略军猖狂进犯浙江沿海时,清政府于道光二十一年十月,派吏部尚书、皇侄奕经为扬威将军,侍郎文蔚和副都统特依顺为参赞大臣,前往浙江前线,并从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调集军队驰援浙东。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奕经等到达浙江绍兴,筹划反攻事宜。为了邀功请赏,奕经在完全不了解敌情和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制定出一个盲目的出击计划,从绍兴兵分三路,向定海、宁波、镇海发起进攻,企图侥幸取胜。英军早有准备,乘机发起反击,结果清军不但没有收复宁波、定海、镇海三城,反而丢了慈溪。奕经仓皇逃往杭州,从此不敢言战。

又,清咸丰十年(1860)八月,捻军首领张敏行等领兵四万由宿州(今安徽省宿县南)进入山东,一路攻城掠地,声势十分浩大。朝廷担心捻军由山东进入直隶(在今河北省),危及京畿安全,于十月命科尔沁亲王、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领兵万余,由直隶入山东围剿捻军。安徽巡抚袁甲三分析当时形势,对僧格林沁说:“河南的朝廷官兵名为万余,但多系新募。宿州、徐州官兵本来不到一万,近来由于缺少粮饷,裁减了很多,所剩无几。山东官兵又不能越出省境进行围剿,所以造成捻军到处攻掠,如入无人之境的局面。为求胜利,应以山东官兵为中,由曹县、单县直趋虞城、夏邑;以河南兵为右翼,宿、徐兵为左翼,互为策应,步步为营;以民团寨垒为犄角,逐渐推进,不可盲目速战求胜。”僧格林沁刚愎自用,急功近利,拒不采纳这一符合实际的建议,而孤军入山东与捻军作战,结果三战全部败北,受到严重打击。

【札记】

本篇总共四百二十七字,重文二字,六个自然段,可分为五层意思读:从开头到“善之善者也”,为第一层,论用兵贵在以全策取胜,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佳;从“故上兵伐谋”到“此谋攻之法也”,为第二层,论谋攻和兵攻方法的巧拙、利弊、得失;从“故用兵之法”到“大敌之擒也”,为第三层,论以众击寡;从“夫将者”到“是谓乱军引胜”,为第四层,论将为国辅,君不可牵制将,以防乱军引胜;从“故知胜有五”到“每战必殆”,为第五层,论知胜之道,谋攻之术,不外乎知彼知己。

本篇主要阐述了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孙子认为最理想的作战结果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要达此目的,就必须“上兵伐谋”,用计谋去战胜敌人。在孙子看来,进行战争要打谋略仗,要打外交仗,能做到不战而胜才谓指导有方。在战场上,同敌人死打硬拼,是无更好战法的表现,进行旷日持久的城寨战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依照优劣顺序,他把“伐谋”放在第一位,把“伐交”放在第二位,把“伐兵”放在第三位,把“攻城”摆在第四位。孙子这里如此明确的论断,在其他篇目中也有反映。

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信乎?用兵攻战,尚不能保证屈人之兵,岂能不战而胜呢?殊不知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并非“非战”,并不是无条件的,并不是说不经过各种错综复杂的艰苦斗争,就能使敌人屈服,而是说要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伐谋伐交,迫使敌人毁国弃城,称臣降服。正如曹操注释中所说:“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郭,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孙子主张在优势情况下与敌作战,反对在劣势情况下寻敌硬拼,要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他强调要根据敌对双方兵力对比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战法。“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他警告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军队数量的多少,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主要条件之一。拿破仑曾说:“战术无他巧妙,唯在以多兵胜少兵。”我国民间有一句流行话:人多势众。多兵胜少兵,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此论也不是绝对的。兵多者,如果运用不当,指挥失误,也会惨败失利。在历史上,以寡胜众的战事并不鲜见。在赤壁,周瑜、刘备胜曹操;在淝水,谢玄、刘牢之胜苻坚;在西河,吴起以车五百乘、骑三千匹,破秦军五十万;在朱仙镇,岳飞以骑兵五百,破金兀术十万。这都是以少击众的突出战例。可见,兵众只是获胜的重要条件,而不是绝对条件。兵众而用之得当,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孙子主张将帅必须有独立的指挥权,必须有根据战场情况变化当机立断的处置权。他告诫人们“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一为“縻军”,二为“惑军”,三为“疑军”,是谓“乱军引胜”。孙子此论极善。自古因君不知兵而从中牵制,导致将帅不能临机应变,运用所长,终至贻误战机、覆军杀将者,不可胜数。唐时哥舒翰灵宝之败,完全系受杨国忠牵制,迫令进攻,以致全军覆没,元帅被擒;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之师围邺,只因缺少一个统帅统一指挥,事事受中官鱼朝恩的牵制,不能适应时机,协同作战,卒有相州之败;晋周处因受梁王彤的倾陷,宋杨业因受护军王侁的逼迫,不但覆军,且以身殉国;南宋名将韩世忠、岳飞,都是天挺人豪,旷代奇才,终因受秦桧的牵制,不但不能驱除金虏,收复河山,而且或令含冤被害,或令投闲置散。诸如此例,可见统帅权宜独立,不宜被君主牵制。

孙子指出,“知胜有五”:知可否战,知众寡情况,知上下是否同欲,知虞待不虞,知将能君不御。“此五者,知胜之道也。”预知胜利,虽可细考以上五点,但其重点是在知己知彼。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就是说,战前了解敌我情况,针对敌短我长制订作战方案,这样打仗,就不会失败。知己不知彼,或知彼不知己,要么只看到自己的瑕疵,看不见敌人的弱点;要么只看到自己的兵强马壮,却看不到敌人的船坚炮利。这样打起仗来胜败难以把握,犹如赌博,输赢全属偶然。不知彼又不知己,不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盲目征战,那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遭灭顶之灾才怪呢。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名言,不仅适用于古代,而且适用于现代;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而且作为政治、外交和一切斗争方法来说,也是科学的真理。 f6z08D0GeBd8sPm4AKQCU48U70uCl0eq1VfKnsRAIIyzNUeozXBCxXfVUk5k+a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