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战篇

【题解】

“作战”,学者多直译交兵开战。这是一种误解。《广雅·释诂》:“作,始也。”《老子》亦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亦始义。观察全篇之内容,尽讲战前诸项之准备,并未言及战阵之事,实为备战之论。张预注:“计算已定,然后完车马,利器械,运粮草,约费用,以作战备,故次《计》。”可谓得孙子精义。

本篇从战争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着重分析了战争旷日持久的危害和速战速胜的好处,强调“兵贵胜,不贵久”的观点。主张奖赏勇战者,提出了优待俘虏和“因粮于敌”的思想。

孙子在《计篇》概述其军事思想后,接下来,论述战争各项准备,充分体现了其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 ,革车千乘 ,带甲十万 ,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 ,宾客之用 ,胶漆之材 ,车甲之奉 ,日费千金 ,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校注】

①驰车千驷:“驰车”,曹操注:“轻车也。”乃用以驰敌致师之车。“驷”,四马曰驷。一驷为一乘,“千驷”即言千乘。千驷并非实指,而言其多。

②革车千乘:“革车”,梅尧臣注:“重车也。”乃载器械、财货、衣装等物之牛车,亦即下文“丘牛大车”。

③带甲十万:“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卒,是春秋战国时对“甲士”的称呼。梅尧臣注:“凡轻车一乘,甲士、步卒二十五人;重车一乘,甲士、步卒七十五人。举二车各千乘,是带甲者十万人。”

④千里馈粮:“馈”,送、赠之意。古时致物于人,尊之则曰“献”,通行则曰“馈”。“馈粮”即言运送粮秣。

⑤则内外之费:“则”,《武经》本无,汉简本有。“内外”,汉简本与《御览》作“外内”。李零、杨丙安认为上段言用兵规模之大,下段言资财耗费之多,故“则”当有。“内外”,指前方后方。“费”,乃费用。

⑥宾客之用:“宾客”,张预注:“使臣与游士也。”“用”,乃宾客之费用,指招待诸侯国使节及游士的费用。

⑦胶漆之材:指制作、维修保养弓矢车具等作战器材。

⑧车甲之奉:“车”,车辆。“甲”,盔甲。“车甲”,指武器装备。“奉”,乃同“俸”,费用、开销的意思。车甲之奉,是说补给保养维修车甲之类的开支。

⑨日费千金:“金”,古代货币单位。先秦时,一金即一斤(其质多为铜)。“千金”泛指金额极多。李筌注:“举千金者,言多费也。”

⑩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举”,韦昭注:“举,动也。”言这一切皆备好,十万之师才能出动。

【译文】

孙子说:凡兴兵打仗,出动轻便战车千辆,辎重战车千辆,大军十万,越境千里运粮;这样一来,前方后方的开支,外交使节往来的费用,制作维修器械材料的开销,武器装备保养补给的花费,每天要耗资千金,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释义】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继续,不同性质的战争对社会变革产生不同的影响。进步的战争,是新社会的助产士,推动社会的发展;非正义的战争,阻止社会前进,将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就战争本身而言,不管是进步的战争,还是反动的战争,给当时社会造成的破坏,给当时民众带来的灾难,都是不言而喻的。

史证1

西汉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出击匈奴,跟随大军前进的还有数十万步兵和运输人员。两军出塞时,官府和私家的马匹共十四万匹;战后入塞时,却不满三万匹。当时朝廷因为正在攻伐两越、朝鲜和西南夷,国内的马匹极其短缺,十余年间,再无力出兵征讨匈奴。

史证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大战,历时六年,战火遍及三大洲、四大洋,先后参战的有六十一个国家,参战部队达一亿一千余万人。军民伤亡一亿多人,其中死亡六千多万人。消费军费13 000亿美元,物资损失高达427 000亿美元。二战造成了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空前大浩劫,永远印记在人们的脑海里。

史证3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但给有关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短短四十三天,耗资达611亿美元,平均每天耗资11亿美元。其中,“沙漠盾牌”行动耗资140亿美元,“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耗资约470亿美元。战争期间,仅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两国政府即向美国军队追加了约260亿美元的资助。

海湾战争实际上成为一场由阿拉伯海湾国家和德、日等发达国家出钱,美、英、法等国出人、出武器的战争。

【原文】

其用战也胜 ,久则钝兵挫锐 ,攻城则力屈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 ,则诸侯乘其弊而起 ,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校注】

①其用战也胜:《武经》本作“其用战也贵胜”。清朱墉《武经汇解·孙子》(以下简称《汇解》)引沈友注亦有“贵”字。沈友乃魏晋间人,其所据版本有“贵”字,说明《孙子》故书很有可能有此“贵”字。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曰“胜”、“速”双声,例可通假。观上下文之意,称用战“贵胜”更合于孙子原意。“其用战也贵胜”,言孙子主张用兵作战速战速决。

②久则钝兵挫锐:“久”,指时间拖长。“钝”,汉简本作“顿”。“钝”、“顿”可通。此句言战日拖久,军队疲惫,锐气挫伤。

③攻城则力屈:“屈”,通“绌”。“绌”乃“赢”之反意。赢是过多、饱和,“绌”是不足、穷尽、枯竭。《庄子·天运》:“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此言强攻城邑则必致兵力大量损耗。

④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暴”,与“曝”相通。“曝”,原意为晒米于日之下。“暴师”即言对外用兵。此句意为军队长期作战,国家经济则发生困难。孟氏注:“久暴师露众千里之外,则军国费用不足相供。”其义是也。

⑤屈力殚货:“屈力”,同“力屈”。“殚”,尽也。《汉书·杜钦传》“殚天下之财”,即言尽天下之财。此句言兵力损折,财货耗尽。

⑥乘其弊而起:“乘”,意为“趁”。“弊”,疲困,危机。乘其弊而起,意为敌国乘起战之危机发兵前来进攻。《国语·齐策》言齐桓公“择其淫乱者而先征之”。

⑦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此句中“拙”与“速”、“巧”与“久”两对褒贬之语的搭配,令人有点费解。其实这是孙子修辞之妙:“拙速”不拙,大巧若拙;“巧速”不巧,弄巧成拙。何氏注:“速虽拙,不费财力也;久虽巧,恐生后患也。”李贽《孙子参同》(以下简称《参同》)亦曰:“宁速毋久,宁拙毋巧;但能速胜,虽拙可也。”此句言速战之利和久拖之害,意为用兵打仗只听说拙速打胜仗的,没见过巧久打胜仗的。

⑧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汉简本“未”下无“之”字。《御览》卷二九三将“兵久”二字互倒,易培基谓“兵”上应加“用”字,均为不妥。《通典》卷一四八引文将此句与下句一并移至下文“军食可足”句后,更为不妥。此句乃承上文,合下句,为末节之结语,岂能移后?

⑨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不能尽知用兵之利”,《通典》卷一四八引作“不能得用兵之利”,《御览》卷三三二又引作“不得尽知用兵之利”,皆非是。“知”,乃了解、认识。“害”,乃害处,危害。“利”,乃利益、好处。“不尽知”,乃不完全了解。此二句意谓不能完全懂得用兵有害的人,也就不能完全懂得用兵之利。

【译文】

大军作战,贵在速决速胜。日久,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兵力耗损,军队长期作战,会使国家财政经济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力量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列国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起兵前来进攻,到那时,即使有智谋的人,也回天乏术了。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拙速取胜的,没见过巧久打胜仗的。战争持久而对国家有利的,从来不曾有过。所以,不能完全懂得用兵有害的人,也就不能完全懂得用兵之利。

【释义】

此处,孙子主要谈了久战之害,速战之利,主张用兵作战速战速决,不可“钝兵挫锐”,久战不决劳民伤财,陷国家于灾难。

史证1

春秋时代,吴王夫差释越不图,反连年用兵北伐齐鲁。欲凭恃武力,争霸中原。黄池之会,方与晋定公争长,而越军已乘隙入吴,并虏吴太子友。继又连败吴军,把吴王夫差包围起来,越王勾践拟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以百户。吴王夫差拒未接受,但末路穷途,无可奈何,只得饮恨自刭。

史证2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想发兵攻打匈奴。李斯力劝不可。秦始皇弗听,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进攻匈奴,开拓疆土,迫使匈奴退回黄河河套北部地区。为了戍守边塞,修筑长城,调集全国大批成年男子和部分军队,风餐露宿忙碌十多年,死伤无数。

为保障边塞军民的生活开支,秦朝廷又使天下百姓急速地用车船运输粮草,从黄、腄、琅琊等沿海郡县起程,途中多次周转运到北河。一般情况下起运三十钟粮食,到达目的地仅存一石。因此,全国男子拼命耕作,收获还不够缴纳军粮;女子尽力纺织,织成的布帛还不够做军营帐篷,百姓倾家荡产。秦王朝的统治从此岌岌可危了。

史证3

唐武后光宅元年(684)九月,徐敬业起兵江都(今江苏扬州),声称匡复皇家。他以盩厔尉魏思恭为谋主,并向魏思恭问计。思恭回答说:明公既以太后幽禁少主,志在匡复勤王。兵贵拙速,宜尽早亲率大军渡淮北,直入东都。山东将士,知道公有勤王之举,必以死相从,此则指日克期,天下必定。敬业欲采纳魏思恭的计策,薛璋却说:“金陵之地,王气已见,宜早应之,兼有大江设险,足可以自固。请且攻取常、润等州,以为王霸之业;然后率兵北上,鼓行而前,此则退有所归,进无不利,实为良算也。”敬业认为薛璋说的也有道理。于是亲自率兵四千人,南渡以击润州。魏思恭对杜求仁说:“兵势宜合不可分,今敬业不知并力渡淮,率山东之众以取洛阳,必无能成事。”徐敬业果然失败。此战,徐敬业举兵声讨武后,本应并力一处,直入东都,速战速决。但他兵分多路,时日延缓,从而给武后调兵征讨以可乘之机,其兵败被杀也是必不可免的。

【原文】

善用兵者 ,役不再籍 ,粮不三载 。取用于国 ,因粮于敌 ,故军食可足也。

【校注】

①善用兵者:《通典》卷一四八、《御览》卷三三二引此句“善”字前有“故”字。

②役不再籍:“籍”,《通典》作藉,孙校本谓字之讹。孙说非是,“籍”、“藉”二字古通,常互用也。“役”,兵役,兵员。“籍”,户籍,即依户籍征集兵卒。此句言善于用兵的人,出征后不再向国内征集兵员。

③粮不三载:古人措辞,以三为多,三为虚数,犹如三思、三复之三。“不三”与“不再”,皆言一次而足,不可多次。此言不再多次从国内运送军粮。

④取用于国:此句即言从国内取得初始军粮。对此句,后人多从曹操注:“兵甲战具,取用国中。”按其解取用于国的只是兵甲战具,实为欠妥。“取用”与下句“因粮”皆指粮秣,所指非异。如认为“取用”仅指兵甲战具,则与“军食”无涉,相悖于“军食可足”之结语矣。

⑤因粮于敌:“因”,借也。此句指借用、征用敌国粮食。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出征后不再向国内征集兵员,不再从国内多次运送粮食。初始粮草取用于国内,出征后就要借粮于敌国了。这样,军队的粮秣供给就可以充足了。

【释义】

兴兵作战,军需供应是个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尤其在战争进程中,更缺不得军需供给,否则,将直接影响战争结局。

史证1

秦攻匈奴,使天下运粮,起于黄、腄、琅琊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可证反孙子之义而行之苦。

史证2

汉武建元中,通西南夷,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可见不就地征粮之苦也。

史证3

南北朝时期,陈霸先代梁称帝后第三年(559),即派侯瑱等率军围逼并企图夺回湘州。为此,北周贺若敦率兵急忙赴救。恰逢秋水泛滥,江路遂断,粮食无援。军中无粮,军心危惧。贺若敦派兵到处抄掠粮食物资,补充部队,以稳军心。为了让侯瑱以为贺部不乏粮秣,在营地堆起许多土堆,外边覆盖一层米,让村里人传扬,贺若敦军粮食很多,使侯瑱不敢贸然进军。贺若敦土堆变粮堆的“示形”之术是史上“兵以诈立”的典型战例。

【原文】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 ,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 ,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 ,甲胄矢弩 ,戟楯蔽橹 ,丘牛大车 ,十去其六。

【校注】

①国之贫于师者远输:此句诸通行本皆同。查《通典》卷一五六引作“国之贫于师者远师远输”。汉简本作“国之贫于师者远者远输”。钮国平则认为“远输”乃“远师远输”之省。故通行本、汉简本与《通典》之义相同。“师者”,指军队。此句言远师运输致使国家贫困。张预注:“以七十万家之力,供饷十万之师于千里之外,则百姓不得不贫。”

②远输则百姓贫:此句诸本无异。惟曹家达《诸子菁华录·孙子》(以下简称《菁华录》)据杜牧注,将“百姓贫”改为“国贫”,失据。其他诸家皆注“百姓贫”。《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明于变时雍。”在奴隶社会,“百姓”指奴隶主贵族阶层;“黎民”泛指庶民。孟氏注:“兵车转运千里之外,财则费于道路,人有困穷者。”

③近于师者贵卖:《武经》本、汉简本、《通典》引文无“于”字。有无“于”字无碍经义。汉简本将“近师”作“近市”,王皙注亦称近市,误,疑因“贵卖”而讹也。“贵卖”,提价销售。曹操注:“军行已出界,近师者贪财,皆贵卖,则百姓虚竭也。”此言驻军之地贪利者哄抬物价,提价销售出卖之物。

④财竭则急于丘役:“丘”,古代地方行政单位。“役”,徒役,古代军赋的一种。《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役,即以丘为单位的赋役。

⑤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此句颇有歧异。汉简本作“屈力中原,内虚于家”。《武经》本与汉简本略同,惟“屈力”作“力屈”。《御览》卷三三二引同。“中原”,非指文化历史意义上的“中国”,在此泛指与都城相对的郊野、原野、乡野。此句是言兵力损耗于原野,财力空虚于家。

⑥公家之费,破车罢马:“公家”,指诸侯国,诸侯家族。“破车”,战车损坏。“罢”(pí),同“疲”。“罢马”,战马疲病。“破车罢马”意为战车破损,马匹疲病。《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兵罢”,即言项王兵疲。

⑦甲胄矢弩:曹操《孙子略解》(以下简称《略解》)、《武经》本作“甲胄矢弓”。“弩”、“弓”同义,无殊,今仍之。“甲”,护身的铠甲。“胄”,头盔。“矢”,箭矢。“弩”,用机括发箭的弓。

⑧戟楯蔽橹:“戟”,将戈和矛合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的一种兵器。“楯”,同“盾”。“蔽橹”,《略解》、《御览》、《武经》本作“矛橹”,把“蔽”视为“矛”,作为一种兵器出现。实为臆断。陆懋德《孙子集释》(以下简称《集释》)作“干橹”,认为“蔽”或“千”字所误,非是。从王皙、张预注来看,《孙子》故书有作“蔽橹”之本。王晳注:“蔽,可以屏蔽。橹,大楯也。”《左传·襄公十年》:鲁“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墨子·备高临》:“蒙橹俱前。”可见“蔽橹”乃遮蔽起来的大楯。

⑨丘牛大车:“丘牛”,曹操注:“丘牛,谓丘邑之牛。大车,乃长毂车也。”

【译文】

国贫是兴军远征所致。远道运输,财费于道,百姓贫困。驻军之地,物价飞涨,百姓负担加重。民贫国穷,财富枯竭,就要急于加征赋役。战场乏力,家中空虚,百姓的财物,要耗去十分之七;国家战车损坏,战马疲病,盔甲、弓箭、戟楯、大橹、丘牛大车的损耗也是十去其六。

【释义】

孙子虽然积极主张正义战争,但他也清楚地看到战争使国贫民穷,人亡财尽,兵器损毁,百业凋敝的灾难。这体现了他潜意识中惜民怜国的反战情绪的另一方面。

炮火连天,血水横流的战争,不是人类开怀畅饮的欢庆日,是受尽屈辱、伤亡巨大的受难日。这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

史证1

西汉太初四年(前101),汉武帝征发北部边疆骑兵及各郡国恶少年,隨贰师将军李广利攻打大宛,先后一年多时间。据载从敦煌(今甘肃敦煌)出发的有六万人,还有牛十万头、马三万多匹、驴和骆驼好几万匹;还携带大批粮食和武器装备。大宛之役后,李广利仅得良马数十匹。撤回玉门关的汉军,仅剩下一万多名士卒和一千多匹战马。

史证2

第一次世界大战,自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历时四年零三个月。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集团,三十三个国家,总人口达十五亿。战争以欧洲为主场,战火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和大西洋、太平洋等海域。参战兵力,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4 218万余人,损失2 210万余人,其中死亡515万余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 285万人,损失1 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余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 863亿美元。

史证3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反对德、意、日等轴心国侵略的全球性反法西斯战争。此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大战争,历时六年之久,战场遍及三大洲、四大洋,先后参战的国家有六十一个,参战的军队达11 000万余人,军队死亡1 690万余人,居民死亡3 430万余人,合计死亡5 120万余人,战争以发动侵略的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原文】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 ,当吾二十钟; 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校注】

①钟:古容量单位。曹操、张预注谓“六斛四 为钟”。《淮南子·要略》注曰:“钟,十斛也。”孟注亦同。所称不同,盖古量器不统一之故。

秆一石:“ ”,同“萁”,豆秸。“秆”,禾茎。“ 秆”即牛、马等牲畜的饲草。“石”,古代重量单位,每石一百二十斤。王皙曰:“曹公曰:‘ ,豆秸也。秆,藁也。石者,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乃得一。’”

【译文】

所以,精明的将帅,务求在敌国解决粮秣供应问题。吃敌国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用敌国饲草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石。

【释义】

此处还是说战时后勤军需供给问题。战争的掠夺性与残酷性是相伴相随的。古时,粮草是军需的主要物资,食敌多倍于食己。这是强己弱敌之举,岂能不为呢?

史证1

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559),陈武帝派侯瑱等率军包围并企图夺回湘州。为此,北周贺若敦急忙率兵前去救援。恰逢秋水泛滥,江路中断,粮食无援。军中无粮,军心危惧。贺若敦派兵到处抄掠粮食物资,补充军需。贺为了让侯瑱认为北周军不乏粮秣,特在营地堆起许多土堆,外边覆盖粮米。召来附近村里人,假装询问情况,然后让他们离去。侯瑱从这些人口中知道,贺若敦粮食很多。贺又命令部队增修营垒,造庐舍,好像要持久作战的样子。他与侯瑱相持一年多时间。此战,贺若敦在断粮之际,派兵到处抄掠,采取因粮于敌之策,稳住了军心;并以假乱真,让敌误认为其粮食丰足,不敢趁机强攻,争取了固守相持的时间(见《北史·贺若敦传》)。

史证2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率迦太基远征军进入意大利作战,罗马军采取拖延战术,避免与之正面交战,试图拖垮后方支援困难的迦太基大军。鉴于此,汉尼拔放弃攻打罗马的计划,转而向南意大利进军。分化瓦解罗马与其同盟者的关系,沿途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及时补充兵员、物资,瓦解了罗马的拖延战术,迫使罗马军队不得不寻求决战。在坎尼发生激战时,汉尼拔指挥军队以少胜多,沉重地打击了罗马的统治,取得古代战争史最著名的胜利。

史证3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德国,十分强调“以战养战”,通过武力掠夺战略物资。1939年5月,希特勒就波兰战争讲话时指出,中心问题是要得到粮食供应。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夺取大批军工厂和军事装备。占领丹麦、瑞典和挪威,主要是为了夺取北欧的战略原料产地。到1941年,德国虽占领了欧洲十四国,掠夺了大量物质资源,但粮食和石油仍然缺少。为夺取乌克兰的粮食和高加索的石油,希特勒迫不及待地发起侵苏战争。

【原文】

故杀敌者,怒也 ;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 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车杂 而乘之,卒善而养之 ,是谓胜敌而益强

【校注】

①故杀敌者,怒也:“怒”,激怒也。曹操注:“威怒以致敌。”王皙注:“兵主威怒。”张预曰:“激吾士卒,使上下同怒,则敌可杀。”皆得其精义也。

②取敌之利者,货也:诸本皆如此,而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孙子》(以下简称《直解》)则作:“取敌之货者,利也。”刘文垕《孙子释证》(以下简称《释证》)谓“之利”为衍文,应作“取敌者,货也”。注释此句,关键在解释“利者”。古今学人大都避而不释,释者也只是复述杜牧之注:“得敌之货财,必以赏之。”言利为货财。或从张预注,泛指“敌利”为敌之有利条件。照此,就释义成“取敌之货财者,以货财赏之”。此句虽通,但义狭。《释证》删除“之利”,句通,义顺,可谓高明之见,但唯乏版本依据。“敌之利”,泛指敌之有利条件,谓地利、财利及一切战利品。如单指某一种利,似乎欠妥。“货也”,陈启天注有新说:“‘赏也’之‘赏’字,各旧本作‘货’,误。”他认为“货”字原当为“赏”字。其理由:“赏”字上半脱坏,遂误为“货”;下文“赏其先得者”,即承此“赏”字而言;曹操注云:“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是曹所据本似不作货而作赏。这些理由,可谓充分,但亦缺乏版本依据,不可断言唯其为是。

③已:同“以”。

④旌旗:乃旗帜之通称。张预:“变敌之色,令与己同。”

⑤杂:混合,搀杂。王皙注:“谓得敌车,可与我车杂用之也。”以防有变也。

⑥卒善而养之:“卒”,指敌卒,己之俘虏。“善”,恩信。“养之”,收养。此言要妥善收养俘虏。

⑦是谓胜敌而益强:此言敌俘之卒,为吾所用,弱敌强己。曹操称其“益己之强。”

【译文】

要增强军队的杀伤力,就要激发士卒对敌人的仇恨;要克敌制胜,就要用财物奖赏士卒。在车战中,凡缴获敌战车十辆以上的,就要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士卒,将缴获的战车换上我军的旗号,混合编入我军战车行列,让我军士卒和俘获来的士卒夹杂乘坐,以防止生变。要优待善养俘虏来的士卒。这就是弱敌强己,使自己更加强大。

【释义】

这是孙子开列的胜敌之法:怒而杀敌、货而杀敌、赏而杀敌、善待降卒而杀敌。史上名将,学用此法,屡试屡胜。

史证1 怒而杀敌者

燕围齐之即墨,齐之降者尽劓,齐人皆怒,愈坚守。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戮辱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泣涕,共欲出战,怒自十倍。单知士卒可用,遂破燕师。

又,班超使西域,到鄯善,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今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虏使到裁数日,而王礼貌即废;如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将吏士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燃,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弓弩夹门而伏,超顺风纵火,虏众惊乱,众悉烧死。

又,蜀庞统劝刘备袭益州牧刘璋,备曰:“此大事,不可仓卒。”及璋使备击张鲁,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宝,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备因激怒其众曰:“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财,而各于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可得乎!”由是相与破璋。

史证2 货而杀敌者

战国名将吴起极力主张奖励有功者。每次战后,魏武侯就在宫廷设宴,上等功坐前排荤菜席位,并使用贵重的器皿,食用整只的牛、羊、猪三牲;二等功的坐中排,器皿次一等;没立功的坐后排,没有贵重器皿。赏赐有功人员父母妻儿,使之得到乡里尊重。三年之后,秦国出兵,临近西河,魏国士卒听到这个消息,不等将领命令,自动穿戴盔甲、奋起抗战的有上万人。

又,后汉荆州刺史度尚讨桂州贼帅卜阳、潘鸿等,入南海,破其三屯,多获珍宝,而鸿等党聚犹众,士卒骄富,莫有斗志,尚曰:“卜阳、潘鸿作贼十年,皆习于攻守,当须诸郡并力可攻之,今军恣听射猎。”兵士喜悦,大小相与从禽。尚乃密使人潜焚其营,珍积皆尽,猎者来还,莫不泣涕。尚曰:“卜阳等财货足富数世,诸卿但不并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众闻,咸踊跃愿战。尚令秣马蓐食,明晨径赴贼屯。阳、鸿不设备,吏士乘锐遂破之。

又,宋太祖命将伐蜀,谕之曰:“所得州邑,当与我倾竭帑库以飨士卒,国家所欲惟土疆耳。”于是将吏死战,所至皆下,遂平蜀。

史证3 赏而杀敌者

张预注孙子此句曰:“胜其敌,而获其车与卒,既为我用,则是增己之强。光武推赤心,人人投死之类也。”

又,后汉光武破铜马贼于南阳,虏众数万,各配部曲,然人心未安。光武令各归本营,乃轻行其间以劳之。相谓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史证4 善待降卒而杀敌者

唐初,秦王李世民奉命往征王世充。会寻相叛,诸将疑尉迟敬德且乱,囚之。行台并劝秦王把敬德杀死。秦王不但不肯杀他,反而引入卧内,重赐以金,说:“必欲去,以为汝资。”这一天秦王行猎于榆窠,王世充帅步骑数万骤至,把秦王包围起来。单雄信引槊直趋秦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坠马,敬德掩护秦王杀出重围。然后敬德又率兵还斗,大败敌军。战毕,秦王亲握敬德的双手感激地说:“公怎么报答我这样快呢!”

又,战国时,秦军围困赵都邯郸。李谈来见平原君,劝说道:目前,邯郸城已经到了析骨而炊、易子而食的危急关头,但您后宫中的美人依然穿着绫罗绸缎,享用着美味佳肴。守城士兵的兵器用完了,正削尖了木头当兵器。如果秦国一旦把赵国灭亡了,您还能拥有一切吗?如果赵国转危为安,您又何愁得不到这一切?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如果您能把夫人以下的家人都编进军队,再把家中的财物拿出来分给士卒,士卒们一定会十分感激您的恩惠,奋勇杀敌的。平原君听从了李谈的建议,果然得到了三千敢死的士卒。

李谈率领这支队伍拼死抗击,秦军被迫撤退三十里地。不久,楚、魏援军赶到,迅速击溃秦军,邯郸转危为安。

【原文】

故兵贵胜 ,不贵久。

【校注】

①贵胜:前已言及“贵速”。“胜”,非胜败之“胜”,“胜”字当以“速”解。孟氏曰:“贵速胜疾还也。”曹操注曰:“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

【译文】

所以,作战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旷日持久,久拖不决。

【释义】

用兵贵胜不贵久,乃孙子名言,是历代将帅用兵的圭臬。

史证1

战国时代,燕军在围攻吕与即墨两城时,与齐军相持三年。齐军顽强坚持,使燕军千里攻城,不堪其苦。由于“钝兵、挫锐、屈力、殚货”,给齐国人以行间的机会,齐将田单向燕惠王进谗,派骑劫代乐毅为将,乐毅被迫逃往赵国,致使乐毅伐齐的胜利,化为烟云。

史证2

楚汉时期,楚霸王举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他自恃善战,欲以武力征服天下,不复以久战为意。迨至垓下战,粮尽援绝,四面楚歌。一个叱咤风云、拔山盖世的英雄,终不得不壮烈自刎,碎尸敌手。

史证3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寇大举侵华。初虽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拣了不少便宜,但终因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日寇在各处都需要大量军队把守,借以保护它的交通线和供应线。事实上,日寇只能占领我国若干铁路线和港口,不能达到整体征服我国的目的。毛泽东有鉴于此,针对日寇战略弱点,充分利用国土广大的特点,决定持久战略,采取游击战术,广泛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抗战。这样一来,日寇占领区里的日军,常被我游击队歼灭,军资器械亦多被我游击队缴获。日寇本已陷于被动,疲于奔命,以致手忙脚乱,惴惴不安,不得不转攻为守,敛兵自保。且错估形势,偷袭珍珠港,珊瑚、中途岛两役,日寇的海、空军又损失殆尽。于是断羽折足,一蹶不振。迨至1945年5月德国战败后,联合大军东调,并在海、空军的配合出动下,直扑日本三岛,实施迫降运动。就在这个时候,苏联出兵西伯利亚,深入东北,一举解决了日寇备战二十年、兵员七十万的关东军。时势至此,侵华八年、横行东亚达半个世纪之久、飞扬跋扈的日本帝国主义者,终因力蹙势穷不得不低首下心,无条件投降。

【原文】

故知兵之将 ,生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校注】

①知兵之将:《御览》卷二七二作“知兵之术”。《潜夫论》又作“将者”。皆非是。知兵之将,不是泛指懂军事、会用兵的将帅,而是指懂得速战速胜之理,遵循速战速决之术的将帅。

②生民之司命:孙校本依《通典》、《御览》去“生”字,吴九龙主编《孙子校释》(以下简称《校释》)从之。删去“生”字为佳。《通典》卷一四八“民”作“人”,《御览》同。此乃避唐讳所致。“民”,泛指民众。“司命”,古星名,主知生死。此处借喻将为命运的掌握者。

③国家安危之主也:《潜夫论》引作“而国安危之主”。《御览》作“国家安民之主”。二者皆不及原文善。“主”,主宰。此句张预注:“民之生死,国之安危,系乎将之贤否。”

【译文】

所以,深知用兵速战速决之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释义】

这是孙子对掌握速战速决战法将帅的肯定,称颂为“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这类将帅荣耀当时,名垂后世。

史证1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十三年秋,劝说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随后,辅助刘备取长沙、武陵四郡,向孙权借得南郡。后受命督零陵、桂阳、长沙等三郡,建立了壮大发展、进图益州的基地。十六年,刘备率兵入益州,诸葛亮等留守荆州。他既尊重诸将,又善斡旋,使荆州得以稳定。十八年,诸葛亮奉命溯江西上,克白帝城、取江州,平定江阳、犍为、德阳、巴西等郡县,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三国鼎立局面至此形成。二十三年,刘备北攻汉中,诸葛亮留镇成都,为前方筹送兵员军资。蜀汉章武三年(223),刘备病亡,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平定南中叛乱。五年至十二年,致力北上伐魏,积劳成疾,卒于军中。

史证2

“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投身东北的抗日斗争。他整编东北抗日武装,建立根据地,先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师长兼政治委员、抗日联合军总指挥、东北抗日联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针对日、伪军的疯狂进攻,他贯彻“地形不利不打”、“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付出的代价太大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不打”等作战原则,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指挥所部先后取得奇袭三源浦,智取凉水河子,攻占八道江、梨树甸子,攻克抚松庙岭和辉南县城,进攻本溪县同沟、宽甸县四平街、桓仁县榆树沟,夜袭老岭隧道工程、蚊子沟和长岗伏击战等一系列重大胜利,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被中央誉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七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40年2月23日,于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遗体被日军割头剖腹,发现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

【札记】

本篇总共三百三十九字,重文六字,八个自然段,可分四层意思读:从开头到“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为第一层,言战争费用浩大,君主将帅对于用兵之事必须慎重决策;从“其用战也”到“十去其六”,为第二层,论师久财竭,后患无穷,巧久不如拙速;从“故智将务食于敌”到“是谓胜敌而益强”,为第三层,细论就食于敌的益处及如何激励士卒英勇作战、妥善处理俘虏等方法;从“故兵贵胜”到结尾,点明本篇题旨——用兵惟在速胜,将帅是人民、国家的主宰。

孙子在本篇主要论述了“兵贵胜,不贵久”的军事速胜思想。他从经济与战争的关系中,看到旷日持久的战争会造成财力枯竭,军队疲惫,别国乘虚进犯,将有亡国的危险。为此,他主张用兵贵在速胜,不宜久战。

“兵贵胜,不贵久”,是孙子军事思想的精华,受历代军事家所重视。像曹操击乌桓,斩蹋顿;司马懿破新城,擒孟达;李朔袭蔡州,执吴元济;狄青夺昆仑关,败侬智高,都是因用兵神速获得惊人的战绩。反之,兵败师溃的也不在少数。远如两千年前,西楚霸王举兵八年,大小七十余战,未尝败北。自恃善战,意欲久战服天下。待至垓下一战,粮尽援绝,四面楚歌。一个叱咤风云、拔山盖世的英雄,终无脸面见江东父老,不得不壮烈自刎,碎尸敌手。六十年前,日军大举侵华。初时,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拣了不少便宜。时日一久,力不从心,顾此失彼,被动挨打,陷入我国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不得不乖乖宣布无条件投降。当今,美军入侵伊拉克,久战未决,深陷泥潭,无法脱身,亦如是。

从上述战例来看,客军远征,利在速战速决,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但作为被侵略的一方,决不能坚持战略上的速战速决,而必须坚持战略上的持久战。这是因为被侵略的国家多属财薄力弱者,财薄力弱就不能速胜,只有坚持持久作战,才能聚财增力,变被动为主动,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像上述我国对日军作战的胜利,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把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视为否定孙子“兵贵胜,不贵久”论断的证据呢?当然不可。孙子说客军作战,利在速胜;反过来说,被迫自卫作战,也可理解为必须持久坚持。我国八年抗战胜利,正是毛泽东反用孙子的这一原则,才取得了空前未有的伟大胜利。当然,我们这是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孙子这一论断的原意。不过孙子在此论断上只讲一面,不讲另一面,不能不说是失之偏颇。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独特创见。

为了解决战争所需物资与后方补给困难的矛盾,孙子提出了“因粮于敌”的原则,强调就地解决给养问题。同时,他还主张厚赏士卒、善待俘虏,以及利用缴获补充壮大自己。孙子这些“胜敌而益强”的思想,是新兴地主阶级进步时期的产物,不失为一种英明创见。

孙子说:“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平时建军、治军;战时布阵、指挥,全离不开将帅。其谋虑的深浅、决心的得失、处置的好坏,都事关全局,关联成败胜负。我们承认将帅在建军、治军、挥军作战中的主导地位,及其不容抹杀的重要作用,但无视广大士卒是克敌攻取的基本因素,将将帅的作用说成是国民、国家的主宰,显然似有强调和过分夸大之嫌。这种观点是不妥的,是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表现。但我们也不能因其一点,就说孙子是唯心史观。就整体而言,孙子的历史观,还是称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善。此处点到为止,拙著《孙子哲理发微》卷设有专章加以论述。 zf+O74Fc570nBjRN5/5orZErTlG+w+dPdjqgjGfCef6m2FniskKmwuZrhrrh4SI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