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凡例

孙子言兵,闳廓深远,穷幽极渺。能否活用孙子方略,功夫全在于能否读懂经文,理解、掌握孙子思想精义。头脑昏昏然,行动上绝不能昭昭乎。

为了便于取义明理,透彻理解孙子思想内涵,特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影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进行校勘释义。其撰写顺序是:篇名——题解——原文——校注——译文——释义——札记。

《孙子》一书,篇卷数目,著录多不相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称:“子之十三篇。”正义曰:“《七录》云《孙子兵法》三卷。”《汉书·艺文志》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就卷数而言,《续古逸丛书》影宋本《武经七书·孙子》(以下简称《武经》本)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影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以下简称《十一家注》本),同分十三篇,为上、中、下三卷。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以下简称“汉简本”)篇题木牍上第二栏《军争》篇上有一圆点,实则将十三篇分为二卷,且每卷最末一篇篇题下有计数,但简文中仍称“十三扁(篇)”,而未言分卷。

就篇名而言,亦颇不同。《十一家注孙子》系统各本虽有篇名而无篇次。汉简本漶漫,多不可辨,但从所存篇题《刑》(形)、《埶》(势)、《用间》来看,也是只有篇名而无篇次。《武经七书》系统各本,既有篇名也有篇次,《始计第一》,无“篇”字,增“始”字及篇次。《军形第四》、《兵势第五》也无“篇”字,而分别增加“军”和“兵”字及篇次。三篇所增之字,纯系后人所为,实不可取。

本书为统一体例起见,不分卷,不列篇次,篇题从《十一家注孙子》。各部分说明如下:

题解,简明扼要介绍每篇思想内容、精义要旨;

原文,分段照录,对衍夺错讹,不作更改,保持原貌;

校注,校勘不唯一门,博采众户,对校择善;注释不泥古,不迷名,察微索隐,辨舛正误;

译文,直译意译,唯求达意,使用亦白亦文之言,力求简明质切;

释义,诠释孙子本义,探索孙子精义,以事佐理,以理析理,事理结合,拓展应用之道,展延孙子兵学思想义理。

札记,评点孙子思想精义,表达拓展应用之意,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憬悟。

总之,此次校译详解,纠正错讹,辨析歧见。择善而从,诠释《孙子》经义;博采众长,阐述《孙子》哲理。此举总能给研读者以启迪,给同仁以裨益吧。诚如是,吾意足矣。

邱复兴
2020年元月三亚湾临海轩 dF2MCZcRxjuupcr9G39ptMyXeAD1D+WUsK3ZNEkbAVbVulCqSIJOmaNwkG7ErJa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