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青苗贷款

春天青苗刚出土时是一年中最关键之时节,也正是青黄不接之最困难时期。为维持生产,农民不得不受高利之盘剥。王安石破天荒地要解决这一问题。结果将怎样呢?

鄞县故治即今浙江宁波市所在地。濒临东海,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距离国家的统治中心较远,故比较落后,是个偏僻荒凉的地方。

经过一个多月水路和旱路的奔波,王安石一家到达鄞县。县衙的属吏们自有一番迎接的仪式。几天后,王安石令各个职能部门把全县的自然情况和社会治安、百姓的生活等作了全面的汇报。心中多少有了一定的底数。

这天,王安石把全体属吏召集起来,进行他上任以来的第一次训话,有点像现代就职演说的性质。属吏们对这位到任不久的新县令已经有了一些好感,觉得此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显得老成持重,待人和蔼可亲,对事不轻易表态。今天把全衙门的官员役吏都召集起来,莫非有什么重要事情?众人不知新县令大人要干什么,怀着各种不同的心情来参加会议。有的人在下边窃窃私语。

主簿把应该参加会议的人员都点了一下名,一人不缺。王安石扫视了一遍所有的下级官员,轻轻咳嗽一下,打扫一下嗓子,语速很慢,非常沉稳地说道:

“众位同仁,自从本官到任以来,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和全力支持,使本官很快就熟悉了全县的各种情况,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本官谢谢大家。今天召集大家到这里,就是要和大家约法三章。这三章是:

“一、我们都是拿朝廷俸禄的人,朝廷俸禄也是取自百姓。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就应该全心全意为供养我们的衣食父母,也就是为本县的百姓服务。除了朝廷规定的赋税之外,任何部门、任何人不准以任何理由再向百姓收纳额外的捐税。我们每一个人除了俸禄之外,不得收取百姓的任何钱财和物品,更不准巧立名目,巧取豪夺,有违犯此条者,本官定要按照朝廷律条办理,决不姑息迁就。

“二、各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不得相互推诿,敷衍搪塞。谁的事谁办,谁的责任谁负。谁出了问题,本官就追究谁的责任。要功过分明,是非分明,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决不含糊。

“三、本县的百姓虽然没发现有逃荒在外的,但我看百姓们的生活普遍还很贫穷。我们要想尽办法使我们县百姓的生活尽快地安定起来,富裕起来。各职能部门都要动脑筋,要根据我们县的具体情况,想出办法来,为百姓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困难。各主要官员尤其是如此。限定每一个职能部门在一个月以内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本部门遗留问题的方案来。本官是外地人,众位大多是本地的坐地户,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更有责任把这块土地建设好,使全县的父老乡亲过上好生活。我可以向大家表个态度,如果三年任满,本县百姓的生活不能有所改善的话,我王安石不用朝廷考绩黜免,我自己引咎辞职。”

最后的几句话仿佛是从肺腑中流出来的,说得慷慨激昂,斩钉截铁,掷地有声,颇有感染力。

王安石的话音刚落,全体官员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吏激动得说话都有些发颤了:“王大人,您的话中听。我在衙门里干二十多年,跟过的县令大老爷也有七八位了,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感人肺腑的话。您放心,您让我们怎样干我们就怎样干,决不含糊。”

“是的,王大人,我们一定跟着您好好干一番。”大多数官吏齐声表态。也有几个人默默不语。

回到家中,王安石面有喜色。夫人吴氏见丈夫高兴,就让女仆比往常多烫了几盅酒。饭后,王安石逗儿子王雱玩了一会儿。见儿子天资聪颖,不到三岁的孩子,却能流利地背诵好几首唐诗了,而且反应机敏,举一反三,模仿力极强。他的心中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感,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无限延续,他感到极端的欣慰和快乐。

今天属吏们的态度也令他感到轻松愉快。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是支持自己的。只要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主管官员出以公心,真正想把工作搞好,就会得到绝大多数同人的支持。通过今天这件事,王安石又思考出一个道理:这就是整个社会中,真正的君子是少数人,所谓的君子就是不随同世俗,不庸俗媚世,而有自己的主见。而真正的小人也是少数,绝大多数是普通人,即所谓的众人。这些人遇到君子当政则可能成为君子,遇到小人当政则可能成为小人。关键就要看各个阶层,各个部门的当政者是个什么人了。

秋收季节到了。为了不惊扰乡村,王安石没有坐车,更不坐轿,也不带侍从和卫队,只带一个贴身随从和一个主管农事的官员,三个人都换上便装,到各个乡村去视察今年的收成情况和秋收情况。

王安石的运气不错,这一年鄞县是多年不见的大丰收。各地的农民们都在紧张地收割庄稼。远远望去,微风吹拂,大片的稻田中出现一道道的金黄色的小小的波纹,就像微风徐来时湖面上荡起的一道道的涟漪。那种神韵,令王安石的心情更加开朗。

巳时已过,将近中午。三人来到一块稻田边。稻田里撮着三堆刚刚割下来的水稻。稻田边的稻池埂上,铺着一领蓑衣,蓑衣上躺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小伙,脑袋枕在上下相叠的两只手上,脸望着天,嘴里好像在咀嚼着什么,满面愁容。小伙的身边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由于风吹日晒,脸成了酱红色,身材有些短粗,非常敦实。正在低着头用磨刀石磨月牙形的弯镰刀,并没有发现即将走近的三个人。只见他往磨刀石上吐了一口唾沫,再用左手握紧镰刀把,用右手捏紧磨刀石,频率很快地蹭了起来。蹭一小会,再用大拇指荡一荡刀刃,看是否磨快了。当他把磨完的一把刀放在一边,想拿另一把刀再磨的时候,一抬头,这才发现身边来了三个陌生人。

庄稼人打量了一下站在身边的三个人,没有认出是干什么的。出于礼貌,庄稼人连忙站了起来,问道:“三位客官,这是到哪里去?迷路了吗?”他以为这几个人是来问路的。

“老哥,我们没有什么事,随便出来走一走。看见你在这里割稻子,就过来想跟你聊聊。”王安石笑着说。

“没事?聊聊?你们没事,我可不行。没听说嘛,‘秋忙秋忙,绣女下床’,就连深闺中的闺女都要出来忙活秋收,哪有工夫闲聊?我们爷俩在吃晌午饭前还得割两堆稻子呢!”说完,那庄稼人显出有些不耐烦的样子。

王安石笑了笑,没有吱声。这时,王安石的随从说话了:“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礼貌?你知道跟你说话的人是谁吗?”

“是谁干我什么事?除了是新来的县令王大人来,我才能好好跟他聊聊。”

“如果我就是新来的王县令,那你就该跟我好好聊聊啦?”王安石依旧微笑着说。

“你,你,您真的就是新来的县令王大人?”庄稼人有些瞠目结舌。

“县令还有假的嘛?这就是王大人。”随从肯定地说。

“哎呀,这可好了,果真是王大人到了。都怪小人有眼无珠,冒犯王大人了。王大人快请坐!快请坐!”那庄稼人一边说话一边把他坐着的那领折叠着的蓑衣抖搂开铺好,用手拍打拍打上面,还怕不干净,又用衣裳袖子蹭了蹭。打手势请王安石上坐。那个小伙也早就听明白了爹爹和这几个人对话的内容,坐了起来,往边上蹭了蹭身子,倒出一个座位来。那庄稼人就坐在了儿子的旁边。

原来,王安石到鄞县已经三个多月。他的约法三章已经产生了效果,这就是鄞县今年的苛捐杂税比往年少多了。百姓们也都听说了新县令的勤政廉明,对王安石自然产生一种向往爱慕之情。常言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意思是说人们做点好事不容易被传扬出去,而做一点坏事则很快就会被传到千里之外。其实也不然,如果你确实做了有益于百姓的事,百姓们是不会忘记的。中国的百姓是最讲良心的,也是最有正义感的。从百姓的态度中,王安石受到了鼓舞。

王安石三人和庄稼人父子对面而坐,侃侃而谈。从庄稼人的话里,王安石又验证了自己早已产生的几个看法。

庄稼人告诉王安石,今年年头是少见的好年成,可自己一家人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春天时急于耕种,手头没钱,只好向富户去借。利息很高,一般的都是四分利,只有沾亲带故的才能稍微少一点,但起码也是三分半的利息。尽管这样,还得有人出面担保才能借出来。春天借一百缗,到秋天就要还给人家一百四十缗,再去掉上缴官府的赋税,就剩不下什么了。像今年这样的好年头,过年还能吃上一顿饺子,不用拉什么亏空。可也没有浮钱。他的那个儿子今年已经十八岁了,连个提亲的也没有。所以孩子一天总愁眉苦脸的。如果遇上一个稍微歉收的年头,百姓可就苦了。年年借高利贷,这一项就给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

再就是这些年来河流沟渠一直也没有疏浚,河道大部分都淤平了。雨稍大一点就出漕淹庄稼,雨水小一点就旱。这些年来,旱灾把这里的老百姓害苦了。所以庄稼越来越不好种。种地不挣钱,不种地可又怎么办?庄稼人的生活真是不好过啊。如果能把高利贷问题解决一下,再把沟渠疏通治理一下,对老百姓来说,那可真是大恩大德了。

这位农民的话打动了王安石的心,他陷入沉思之中。

王安石在各乡村走了二十多天,对全县各乡村邑镇的风俗民情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对高利贷给百姓和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灾难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有一些百姓稍微遇到一点天灾人祸,因为借一次债而未能及时还上,就背上沉重的包袱,有的因此而卖儿卖女,倾家荡产。王安石为此忧心忡忡。同时,王安石还实地考察了全县的河流沟渠,山川地貌,掌握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回到县衙,王安石找来主管财务的官员和主管统计的孔目,把本县所能掌握的财政实力搞清楚,再加上朝廷每年用来作为常平仓的经费补贴的预算。两项资金合在一起,就从一个县来看,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再把全县每年都需要借高利贷的农户作一个大概的估计,这样就心中有数了。

如果平均需要借款的农户每户按照二百缗的数量计算的话,现在县里掌握的这笔钱足以够用。如果县衙以官府的名义向需要借款的百姓放贷,把利息率定在百分之二十,即百姓所说的二分利的话,借款的百姓在利息方面就可以减轻一半的负担,无疑是功德无量的事。

从县衙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就把经济搞活了。把朝廷用来准备特大灾荒之年救济百姓的死钱用活了,而一年放贷给农民的钱,就可以得到20%的利润。春天时借出去一百万缗,到秋天就可以增收二十万缗,实际上才半年多,这笔收入可是个相当大的数量。只要有了钱,就可以用来做许多应当做也想做可就是没钱做的事情。一盘棋就全走活了。既有利于官府,更有利于百姓,又有利于长远的发展,三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王安石下决心要实际试行这一利国利民的好措施。为避免出现差错和失误,把好事办好。王安石又会同相关人员进行了详细周密的社会调查,对此事做了周密的安排。

来年春天,王安石以县令的名义正式向全县人民公布了这一政策条文,并列出了细则。这就是在春天时,当庄稼刚刚出苗之时,凡是急需生产资金的农户,向本地的地方官提出申请,由各乡的地方官员掌握情况,在验明该户所耕种田地的实际情况后,再考虑其所申请数额是否符合实际,与其将来的偿还能力等,提出一个初步的意见,然后再报县主管官员批准。

王安石明确要求,县、乡、村三级官员一定要齐心协力,共同把青苗贷款这件事办好,首先是解决农民的急需,其次才是县里的创收。又不可使那些游手好闲的无赖之徒借机钻政府的空子,把钱借去干别的营生。好事一定要办好,如果办不好可能就成了坏事。而这又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一定要特别慎重。为此,王安石慎之又慎,安排布置得非常周密。

青苗贷款基本上按照计划贷出去了。农民们欢天喜地,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借过利息这样低的钱。心情舒畅,生产积极性很高,而且老天作美,这一年又是鄞县历史上少见的好年头,全县特大丰收。不用催促,春天放贷出去的青苗钱连本带息全部收回,县里的财政实力一下子就大了起来,是鄞县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过的。全县官民皆大欢喜,王安石在百姓中的威信更高了。

其实,王安石在鄞县所实行的青苗贷款的做法有些农业银行的性质,由官府向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发放专项的青苗贷款,实际上也就是农业贷款,以解救农民生产中出现的临时性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减轻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缓解了两极分化的速度。这是很了不起的一项社会改革的尝试。

这项改革试验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王安石的自信心。王安石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是个勇于进取,永不满足的人。在此基础上,他要为鄞县百姓再干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这就是要动用更大的财力,冒更大的风险,兴修全县的水利工程。结果将会是怎样呢? 1eVjwfYA/q0kJfMI6XlDQpxKel/WSO8D8XDsdgJKVVWkCnQ3WW4ZYpUjAzMa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