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重三先生(1902-1978),荣成市(原荣成县)埠柳公社不夜村人。20岁时拜本县老中医林椒圃为师,由此步入杏林。1957年进入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深造,1958年任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员。1959年调入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任儿科教研室主任,1972年晋升为山东中医学院推拿教研室讲师兼推拿科主任。孙重三先生任职期间为各学年学生讲授小儿推拿全部课程,并兼附院推拿科临床医疗及带教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本科生、大专生及进修生等,包括毕永升、张素芳、程本增等名老中医药专家。
1959年12月,孙重三先生以林椒圃老先生的推拿手法为基础,参研《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厘正按摩要术》等专著,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和临床经验完成编写《儿科推拿疗法简编》一书。署以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推拿教研组编,后曾多次印刷,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1960年,《通俗推拿疗法》出版,署以山东中医学院编。两书虽不署具体姓名,实则均为孙老主编。
1976年,孙重三先生的弟子山东中医学院毕永升老师自编自导,由白翔老师拍摄了《孙重三小儿推拿手法集》电教片一部。该片内容重点介绍孙老常用手法,以及头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部常用穴位,包括十三大手法等。本片是一部较为完善、实用的教学片,一改单调的讲课模式,首创小儿推拿动态教育。片中孙老操作一丝不苟,手法潇洒大方,连贯自然,刚劲有力但不失柔韧有余,为后学者留下了宝贵遗产,也实现了国内外小儿推拿影像教育史零的突破。
1978年11月,山东省卫生厅中西医结合办公室为纪念孙老逝世,再版《儿科推拿疗法简编》,并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和临床心得加以系统整理和阐发,特别对临床经验中的理论部分、穴位主治、手法操作及治疗方面进行增补和修订,并将原照片插图改为线条图,该书流传甚广。
1982年,由孙承南主任牵头,山东中医学院推拿教研室邀请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以推拿治病常用手法、穴位及机理探讨为基本内容,同时与青岛医学院(现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推拿科合作,联合拍摄了以《齐鲁推拿》为名的科技片一部。其内容收录了孙重三老师的常用手法、穴位操作等,同时还有张汉臣老先生的手法、操作技术,两强合璧,该片在全国中医院校多次放映,深受好评。
1986年7月,《山东推拿集锦》在以上科技片基础上,添加山东中医学院推拿教研室及临床医疗教学内容,于山东省电视台多次播出,为山东的推拿特别是小儿推拿的宣传推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9年9月,为满足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推拿高级人才培养的需要,由张素芳教授为主编,联合安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学院等九所中医院校,共同编写了小儿推拿学教材《中国小儿推拿学》。
2014年12月,张素芳教授为总结老师孙重三先生的学术思想、教学经验、临床经验,弘扬孙重三流派小儿推拿特色技术,满足医务工作者及小儿推拿爱好者的需求,主编了《孙重三小儿推拿》。
2011年、2016年“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编入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小儿推拿学》,为高校小儿推拿课程提供了规范化教学标准,为国内中医学生、小儿推拿医师提供了学习范本。
自2016年以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连续5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围绕孙重三流派小儿推拿防治肺系病、脾胃病、心身病、杂病和官窍病等内容,在国内外小儿推拿从业人员中推广流派特色技术,既扩大了孙重三流派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又使本流派的经验技术惠及更多儿童。
2016年,孙重三流派十三大手法入选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中医诊疗法(山东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发展中医药、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2020年3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项目”遴选了具有鲜明特色的20个中医药学术流派和50项流派特色技术,孙重三流派入选,先后成立了“孙重三流派传承工作室”和“孙重三流派十三大手法特色技术示范门诊”。
2020年9月,在张素芳教授的指导下,姚笑、周奕琼等人共同编写了《孙重三流派小儿推拿精华》一书,该书全面梳理流派脉络,总结流派学术理论体系,突出流派特色技法,整合历代流派传承人临床经验,体现了孙重三流派学术经验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