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起病隐匿而缓慢,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情迁延,病程在三个月以上,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临床表现中的一项或多项,有时可出现肾病综合征或重度高血压,也可因感染等因素诱导肾炎急性发作。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等情况出现。

从病理类型来分类,本病包括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增生硬化型肾炎等。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各种病因中,慢性肾炎占64.1%。2010年中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数据中,终末期肾病来源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占57.4%,其中主要是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以浮肿、泡沫尿、血尿、腰酸、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周师认为,其可分属中医学的“肾风”“水肿”“血尿”“腰痛”“虚劳”“肾劳”等疾病范畴。对于慢性肾脏病4~5期患者,按慢性肾衰竭(“溺毒”“关格”)辨治。

一、病因病机

周师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临床过程,常常因患者的先天禀赋不足以及后天调养失宜,导致正气不足,其中尤以肾气亏虚为发病的基础。因而六淫及体内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所产生的水湿、湿热、瘀血等邪气,乘虚内陷入肾,导致肾络受损,日久渐成肾劳之病。

(一)常见病因

1.外感邪气

(1)寒邪:寒为阴邪,其气令冬。肾为寒水之脏,同气相求,所谓“寒喜中肾”(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阴寒之邪,最易伤阳;而阳虚之人,易受寒袭。肾为人身之根本,元阳之所寓,命火之所藏。寒邪伤人,终必及肾。

(2)湿邪:《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为阴邪,重浊趋下,易袭阴位,可乘虚内陷于肾,常见腰酸腿沉、肢体肿胀不适、小便浑浊等。

(3)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寒、湿为患。《素问·风论》曰:“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4)热邪:有素体因素(如阴虚内热、湿热内盛等)、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应用)等,但多数肾病患者的热邪,往往是“湿久郁生热”(薛生白《湿热病篇》),也就是风寒湿闭阻,阳气郁而化热。若由气及血,血分瘀热,可以出现血尿。

2.饮食、劳倦、情志、禀赋等内伤

(1)调摄失宜:现今社会,许多年轻人生活极不规律,饮食不节,寒凉过度,损伤肾阳;过咸伤肾,过甘伤脾;营养过剩,浊毒内停,久必伤肾;夜生活多,昼夜颠倒,肾失封藏;房事不节,久必肾亏。在情志方面,如恐惧伤肾等。上述诸多因素均可导致脾肾亏损,此为慢性肾病发生的基础。

(2)先天禀赋不足:许多慢性肾炎患者的发病往往有家族聚集倾向,有遗传背景,此属中医所说的先天禀赋不足。而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往往是慢性肾炎发病的基础。

(3)年老体弱:老年患者,肾气渐亏,肾功能亦逐渐下降,容易因外感、内伤及药毒损伤等因素,导致病情急剧加重。

(二)基本病机

一般来说,肾虚是慢性肾炎发病的基础,风寒湿邪侵袭常常是发病的始动或诱发因素,故正虚邪陷、邪气内伏是其基本病机。

周师强调,应当从人体表里上下这个整体出发,系统地、动态地认识慢性肾炎的发生和演变。其临床常见发病途径如下。

1.由太阳至少阴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的底面是少阴。太阳统营卫以主卫外,化水津而作汗尿;少阴内寓真阴真阳,为精神之本,生命之根。风寒外袭,常先犯太阳,若少阴本虚,表邪不解,可内陷少阴。临床以风寒犯太阳之表为常见。另外,风湿或风寒夹湿者亦不少见,均可以内陷少阴。

2.循经入里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系舌本。肾虚患者,外邪可循经入里,内扰少阴肾而致肾病。如《诸病源候论》说:“下部脉急而弦者,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

例如,IgA肾病与扁桃腺炎关系密切,常因扁桃腺炎诱发而加重,故有学者专门提出了IgA肾病的咽喉证,以示重视。

3.三焦及肾

《灵枢·本输》曰:“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膀胱为肾之水腑,三焦为肾之火腑(为原气之别使,游行相火)。若肾气不足,风湿之邪可由三焦而内陷入肾。

4.肺病及肾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气水本是一家,“金水同出一源”《叶天士医案》。肺肾两脏,分别主气、主水。水为阴,气为阳,水与气有相互转化之机。水得阳化为气,气得阴化为水,一上一下,水气互化,水升气降,循环不已。

《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故肺肾两脏,金水相生,气化相应。生理上关系密切,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如临床上“风水”一证,实关系肺肾。某些慢性肾病患者,因感冒导致肾病急性发作,除了出现肺卫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脉浮,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还出现浮肿和尿蛋白增多等肾病症状的复发或加重。此因风邪袭肺,影响及肾,风水相搏,水湿泛滥所致。

5.脾病及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此就全身与肾、脾之关系而言。其实肾、脾先后二天的互相关系亦甚为密切,有相生、相克两个方面。

在病理方面,临床常见因脾虚不运,中焦之湿乘肾虚而下陷及肾。如《证治准绳》所述:“脾土者,胜水之贼邪也。水精不布则壅成湿热,湿热必陷下,伤于水道,肾与膀胱俱受其害,害则阴络伤,伤则血散入胞中矣。”此脾病及肾之例。

在发病过程中,其病位往往发生变化。早期往往是他脏及肾,后期往往是脾、肾为核心,影响及他脏,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水气的凌心射肺,以及出现肝风等病变(见“慢性肾衰竭”部分)。

二、辨证论治

慢性肾炎的证候,总属本虚标实。周师认为,其证以脾肾亏虚为核心,涉及肺、肝、心。一般来说,本虚证常见肺肾气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而标实证常见风湿内扰、水湿内停、湿热阻滞、肾络瘀阻、肝风内动等。

1.肺肾气虚

【症状】 气短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恶风,面色㿠白,易于感冒,腰酸膝软,尿有泡沫,或晨起面浮,傍晚跗肿,或夜尿增多。舌淡有齿痕,脉弱。

【治则】 补益肺肾。

【方药】 玉屏风散合水陆二仙丹加减。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炒白术、防风、山药、菟丝子、金樱子、芡实、佛手等。

【方解】 方中黄芪、党参、炒白术、山药、防风等补益脾肺之气,其中黄芪益气固表,防风走表而散风邪;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白术健脾而培土生金,山药、菟丝子、金樱子、芡实等补肾固肾。佛手行气和胃,流动气机,防诸补药之滞。

【加减】 浮肿明显者,加浮萍、茯苓、防己等利水消肿;腰膝酸软明显者,加桑寄生、杜仲、续断等补肾壮腰;夜尿频多者,加覆盆子、益智仁固肾缩尿;纳呆、便溏者,加苍术、茯苓等健脾除湿;自汗、恶风明显者,加煅牡蛎、麻黄根等,兼脾虚营卫不和者,可合用桂枝汤;出现畏寒肢冷等肾阳虚证者,酌加小剂量淡附片。

2.脾肾气虚

【症状】 疲倦乏力,腰膝酸软,不耐劳作,或肢体浮肿,或肢体酸沉肿胀,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夜尿频多,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弱。

【治则】 益气健脾补肾。

【方药】 四君子汤合水陆二仙丹加减。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山药、桑寄生、续断、金樱子、芡实、陈皮、佛手等。

【方解】 方中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山药等益气健脾,桑寄生、续断、金樱子、芡实等补肾固肾,陈皮、佛手理气和胃消胀。

【加减】 脾虚湿滞,大便溏泄者,加炒苍术、炒白扁豆以加强健脾除湿之力;脘腹胀满、呕恶、纳呆食少明显者,加生姜、姜半夏等以化饮和胃止呕;脾虚气陷,头晕目眩、气短乏力明显,脘腹坠胀,便意频频,食后尤甚,或久泻脱肛,尿多白浊者,当在重用党参、黄芪益气的基础上,加用升麻、柴胡等以升发清阳,或以升阳益胃汤加补肾之品;若脾肾亏虚,水湿不化,水肿明显者,加泽泻、车前子、防己、椒目以利水消肿;肾虚,腰痛明显者,可加杜仲、狗脊、牛膝、伸筋草等以加强补肾壮腰、舒筋止痛之力;肾虚,固摄失司者,可酌加菟丝子、覆盆子以加强补肾固摄之力;湿热明显者,可加白花蛇舌草、石韦、车前草等清利湿热。

3.气阴两虚

【症状】 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欠华,时自汗出,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淡或偏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或细弱。

【治则】 益气养阴。

【方药】 参芪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女贞子、墨旱莲、金樱子、芡实等。

【方解】 方中党参、黄芪、山药等益气健脾,生地黄、山茱萸、山药、女贞子、墨旱莲等滋阴补肾,牡丹皮清虚热,金樱子、芡实固摄肾气。

【加减】 若阴虚明显,口燥咽干较甚,易于“上火”者,党参改为太子参或南沙参或西洋参等,加知母以滋阴清热;气阴亏虚,心慌气短者,加麦冬、五味子,合为生脉饮;阴虚内热,烦躁不寐者,可加百合、知母、酸枣仁等,以养阴清热安神;肝阴亏虚而目干涩、目糊者,加枸杞子、决明子;阴虚便燥者,加火麻仁、玄参、麦冬以润燥通便。

4.肝肾阴虚

【症状】 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或伴头晕头痛,或耳鸣目干,或夜寐不安,或下肢浮肿,或尿中有泡沫,大便偏干,小便深黄,舌红苔少,脉沉细或细数。

【治则】 滋补肝肾。

【方药】 杞菊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常用药物: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牡丹皮、菊花、茯苓、泽泻等。

【方解】 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等滋补肝肾之阴,茯苓、泽泻利湿泄浊,牡丹皮清虚热,菊花可清热平肝。

【加减】 若真阴亏虚,腰膝酸软明显者,可加龟甲、菟丝子、怀牛膝等加强补肾之功;若阴虚阳亢,风阳上扰,头晕头痛,耳鸣目眩,伴血压升高者,可加石决明、钩藤、川牛膝等平肝潜阳;若阴虚明显者,尚可加乌梅、生白芍以滋阴潜阳息风;若下肢浮肿明显者,加猪苓、阿胶,仿猪苓汤方义以育阴利水;阴虚阳亢,寐浅梦多者,可加白芍、酸枣仁、生牡蛎、灵磁石等,滋阴潜阳以安神。

5.脾肾阳虚

【症状】 腰膝冷痛,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精神不振,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薄,受凉易腹泻,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肢体浮肿,口淡不渴,舌淡胖有齿痕,脉沉弱。

【治则】 温补脾肾。

【方药】 附子理中汤合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物:党参、炒白术、茯苓、附子、肉桂、干姜、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桑寄生、杜仲等。

【方解】 方中党参、干姜、炒白术、茯苓、山药等温中散寒,益气健脾,温补中焦脾阳;附子、肉桂、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为肾气丸,其中“六味”滋阴,桂、附温阳,共奏温补肾气功效。桑寄生、杜仲加强补肾之力。全方以温补脾肾为主。

【加减】 如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以增强补气之力;畏寒肢冷,腰膝冷痛明显者,加麻黄、细辛,与原方中附子相合,即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强温经散寒之功效,或加用续断、狗脊等补肾壮腰;阳虚水停,肢体浮肿明显者,加车前子、牛膝、汉防己等;阳虚水气盛者,可用真武汤或实脾饮加减,温阳利水;五更泄泻者,可合用四神丸。

6.风湿内扰

【症状】 周身酸沉困乏,关节酸痛,头晕,尿多泡沫,颜面浮肿等。实验室检查提示:血肌酐、尿蛋白等不再是原先稳定水平,出现变动、升高;肾病理检查发现:肾小球系膜细胞或内皮细胞增生、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节段性毛细血管襻纤维素样坏死、细胞性新月体形成、足突广泛融合。舌苔薄腻,脉弦或弦细或沉。

【治则】 祛风除湿。

【方药】 防己黄芪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芪、汉防己、炒白术、炒薏苡仁、茯苓、防风、豨莶草、炒白芍、当归等。

【方解】 汉防己、豨莶草、防风等祛风湿,炒白术、薏苡仁、茯苓健脾除湿,黄芪、炒白芍、当归益气养血,扶助正气,托透风湿之邪外出。

【加减】 若湿重便溏者,可加苍术以加强健脾化湿之力;风湿内盛,尿中蛋白较多,肾病理检查见有较重的风湿免疫性炎性反应者,可加用雷公藤多苷片,加强祛风湿力量,必要时可以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加强对活动性病变的控制,减轻肾功能的急性损伤;肾虚兼风湿,腰痛明显者,酌加桑寄生、续断、狗脊、鹿衔草补肾壮腰,兼除风湿。

7.水湿(饮)内停

【症状】 颜面及肢体水肿,或尿少,或恶寒,或汗不易出,或心悸,或气短,或咳嗽,或喘憋,或胸闷腹胀,或伴有胸水、腹水,舌淡苔滑,脉弦。

【治则】 利水消肿。

【方药】 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茯苓、猪苓、桂枝、炒白术、泽泻、茯苓皮、陈皮、大腹皮、车前子等。

【方解】 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淡渗利湿,利水消肿;桂枝温阳化气利水;炒白术、茯苓健脾化湿利水;茯苓皮、陈皮、大腹皮等“以皮走皮”,行气消胀,利水消肿,擅长行皮肤之水湿。

【加减】 脾肾阳虚者,可合实脾饮,加强温脾利水之力;若肾阳虚衰,水气泛溢者,可合用真武汤,加强温肾利水之力;气虚不运,风水(湿)停滞于表者,可合用防己黄芪汤,益气扶正,托透风湿外出;头面浮肿为主,属风寒闭表者,可加麻黄、浮萍、紫苏叶等疏风散寒,解表利水;水饮郁热者,可合用越婢汤;血瘀导致水肿者,加益母草、泽兰等,或合用当归芍药散,加强活血利水消肿之力;痰饮痹阻胸阳,胸闷明显者,加用瓜蒌皮、薤白通阳宣痹;水气凌心射肺,出现胸闷、心悸、喘憋等症者,可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甚者可用十枣汤。

8.湿热阻滞

【症状】 胸闷脘痞,腹胀纳呆,肢体浮肿,小便黄赤,恶心呕吐,口中黏腻,口干口苦,身重困倦,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则】 清利湿热。

【方药】 三仁汤加减。常用药物:杏仁、白豆蔻、薏苡仁、姜半夏、厚朴、通草、竹叶、滑石、石韦、白花蛇舌草等。

【方解】 杏仁宣透上焦之气,气化则湿亦化;白豆蔻、姜半夏、厚朴等化中焦之湿;通草、竹叶、薏苡仁、滑石、石韦、白花蛇舌草等清利下焦之湿热。全方以清利湿热为主。

【加减】 若湿(痰)热阻滞上焦,胸闷心悸为主,或伴咽喉梗阻疼痛者,可合用上焦宣痹汤,加强宣透上焦湿热之力;若热重于湿,湿热蕴结于上,如见咽喉肿痛、鼻渊鼻痛、耳内肿痛、口渴、苔黄腻等症者,可用甘露消毒丹加味;若湿热中阻,脘腹胀满为主者,可以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姜半夏、干姜、黄连、黄芩、炒枳实、紫苏梗等;下焦湿热明显,尿频、尿急、尿色深者,可酌情合用四妙散或八正散加减,加强清热利湿通淋之力。

9.肾络瘀阻

【症状】 腰部刺痛,固定不移,面色黧黑或晦黯,肌肤甲错,或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或顽固性水肿,或妇女经闭,或肢体麻木,舌质黯,有瘀点、瘀斑,脉涩。肾病理检查表现为细胞外基质积聚,肾小球与包氏囊粘连,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毛细血管塌陷,纤维性新月体形成,肾间质纤维化等。

【治则】 行瘀通络。

【方药】 桃核承气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桃仁、红花、桂枝、制大黄、赤芍、牡丹皮、生地黄、当归、川牛膝、益母草、广地龙等。

【方解】 桃仁、红花、赤芍、牡丹皮、当归、生地黄等,养血和血,活血化瘀;桂枝温经通络;制大黄、川牛膝、益母草、广地龙逐瘀通络,引药下行。

【加减】 兼明显气虚者,可加黄芪、党参等加强补气之力,或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兼明显气郁,气郁血瘀者,可合用四逆散加香附、小茴香等,加强行气之力,或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兼水湿内停明显者,可合用当归芍药散加减;肾络瘀阻甚者,可酌加水蛭、土鳖虫等虫类搜剔之品,以逐瘀通络。

三、诊治心得

1.正虚邪陷,扶正托邪

如前所述,周师认为,一般来说,肾虚是慢性肾炎发病的基础,风寒湿邪侵袭往往是发病的始动因素,而正虚邪陷、邪气内伏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处人体至深之位。除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药毒伤肾、劳倦过度、房事不节等原因导致肾气自衰外,如其他脏腑之外感、内伤为患,可使邪气乘肾虚而内陷及肾,导致肾病出现,正所谓“久病及肾”“穷必及肾”。

外感病方面,如伤寒,则寒邪伤人,由三阳到三阴,由表及里,最后及肾,而伤真阳,故以四逆辈劫阴回阳;如温病,则温热邪气致病,由上焦至下焦,最后及肾,而伤真阴,故以复脉辈滋阴潜阳。

内伤病方面,如《证治准绳》所述:“脾土者,胜水之贼邪也。水精不布则壅成湿热,湿热必陷下,伤于水道,肾与膀胱俱受其害,害则阴络伤,伤则血散入胞中矣。”此脾虚而湿热内蕴,乘虚内陷于肾之例。

周师认为,扶正托邪之药,首推黄芪。自古以来,黄芪即为中医外科“托疮生肌”要药。而黄芪在肾病中的应用早有先例,如民国时期陆仲安治疗胡适之肾病,重用黄芪四两。

唐容川认为,黄芪“根深茎通,能引地下重泉以上达根叶,故为补托气分之要药……从肾达脾”“黄芪补脾土达三焦”“拓里达表”“上行外通”。故黄芪能扶正以托邪。

黄芪与防己相配,益气扶正,托透风湿外出,实为治疗肾病之重要组合,故为肾病科医生所常用。另外,根据其外感风寒、风热的不同,气血阴阳之亏虚的差别,当予以分别处理。

2.见病知源,注重“来路”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奠基之作,在序言中,张仲景指出该书“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可见“见病知源”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

周师指出,在慢性肾炎的诊治过程中,尤其对早期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见病知源”,寻找疾病的源头并予以针对性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只是针对续发病理因素和中间环节进行治疗,疾病源头不除,常常反复难愈,事倍而功半。

慢性肾炎早期患者,常因正气不足,邪气乘虚由表内陷,当分清其病之“来路”,扶正解表,托邪外出。例如:

太阳之风寒表实者以麻黄汤治疗,风寒表虚者以桂枝汤、人参败毒散等治疗;少阴之风寒表证以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

风湿在表,治以麻杏苡甘汤加浮萍、汉防己等;风湿郁热兼入血分,治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牡丹皮、丹参、白茅根等,必要时合用当归芍药散;风湿表虚证,治以防己黄芪汤加减。

风热上犯,乘肾虚循少阴经而入里者,常见微恶风,身热,咽痛等,同时出现腰酸、口干、咽干等肾阴不足表现,常用六味地黄汤加玄参、桔梗、冬凌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白茅根等。

若内伤脾胃,中气不足,健运失司,清气不升,水湿之邪乘虚内陷,导致肾病水肿及蛋白尿等,可用升阳益胃汤加桑寄生、杜仲、续断等补肾之品。

3.治病求本,脾肾为要

慢性肾炎的病机属本虚标实,而本虚又以脾肾亏虚为核心。《黄帝内经》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周师强调,不得虚,邪不能独伤肾。如无肾虚之基础,无论是外感风寒、湿热,还是内伤痰饮、水湿之邪,均不易内陷于肾而导致肾病。正如邹云翔老先生所指出的,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因——肾气不足为主,故维护肾气、加强肾的气化功能为治疗肾病的根本原则。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元阴元阳,为诸脏腑之根蒂;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为诸脏腑之充养。关于脾在慢性肾炎致病中的影响,周师认为,可分为正、邪两个方面。从正气的角度来看,脾虚则运化失司,水谷不能化精微,先天得不到后天的充养,肾气益虚。所以前贤指出,“善补肾者,当于脾胃求之”。从邪气的角度来看,肾“藏真水而行客水”(《内经博议》),此客水,即邪水也。但土能克水——肾,其主脾也。肾水得脾土制之,水乃下行。水得土克而成堤障之用。若脾虚不能健运,水湿泛溢失制,必下陷而及肾矣。

在治肾方面,周师强调宜补宜固,常用桑寄生、杜仲、续断、菟丝子、金樱子、芡实、覆盆子等补肾固摄之品。阴虚明显者,加用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山茱萸等滋肾收敛之药。针对水湿浊郁热等邪气,则以茯苓、泽泻、牡丹皮、土茯苓、萆薢等清利湿热浊邪。兼有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水气不化,症见畏寒肢冷,周身浮肿者,加用附子、肉桂等温阳化气。阳虚水泛甚者,可用真武汤,酌加车前子、大腹皮等。

在治脾方面,周师强调宜升宜健,常用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为基础,必加黄芪升阳。相比人参和党参之偏于守,黄芪于补气之中,更能升散阳气,上升外达,顺脾之性,居中央而灌四旁。苍术、白术、茯苓、薏苡仁、炒白扁豆等药健脾除湿。周师指出,慢性肾炎患者,常因脾肾亏虚而水湿为患,而湿盛则又困脾,故在补脾益气的基础上,必须联合化湿健脾之药,同时佐以佛手、木香、砂仁、川厚朴花、陈皮等化湿和胃,流动气机之品。

在临床上,慢性肾炎患者常常是脾肾亏虚,兼水湿内停。周师一般是将健脾化湿和补肾利湿之法联合使用,补益脾肾而化湿利湿。

4.注重祛邪,尤重风湿

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周师重视扶助正气,尤其是健脾益肾以培本,但也不废祛邪之法。慢性肾炎患者,脾肾亏虚,气化失司,水湿潴留为患;同时病程较长,久病多瘀。故瘀血和湿邪为慢性肾病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周师临床亦重视对瘀血和湿邪的治疗。此外,周师十分重视对风湿证的治疗,认为风湿内扰为慢性肾炎最常见的证候之一。

肾病风湿证为近年来王永钧教授提出的一个重要证候。王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风湿内扰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最重要的证候之一,而且是肾脏病在慢性进展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肾病论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该理论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肾病同行的认可,并广泛指导慢性肾病的临床治疗。

慢性肾炎中湿邪的致病作用,为大家所公认,而对于风邪的致病作用,则重视不够。《素问·风论》描述:“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炱,隐曲不利。”而《素问·奇病论》指出其预后为“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此“肾风”一病的描述,与慢性肾炎的病情相符,故现在常以“肾风”来命名慢性肾炎。一般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始于肾气衰弱,感受风寒(湿)之邪,继则肾邪反来克脾犯心,终至水火同困。周师指出,古人以“肾风”来命名慢性肾炎,和现代一些医家倡导用“风药”来治疗慢性肾病,都是对慢性肾炎因风邪致病的重视。

关于慢性肾炎风湿内扰证的辨证要点,周师认为,应该从“风”与“湿”两种病邪的致病特点上进行分析。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善行数变”,而湿为阴邪,“其性凝滞,缠绵难愈”。凡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具有“风”与“湿”两种病邪的致病特点,即病情时轻时重,难以稳定,而病程迁延,缠绵难愈者,均可以考虑从风湿内扰来论治。

慢性肾病的风湿内扰证往往以脾肾亏虚为基础,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周师强调,在健脾补肾的基础上,加用祛风湿药物治疗。她常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扶正托邪,以托透风湿外出,常用药物有黄芪、汉防己、炒白术、炒薏苡仁、茯苓、防风、徐长卿、穿山龙、炒白芍、当归等。

5.医患配合,综合治疗

慢性肾炎一病,由于起病隐匿,病因不明,治疗困难,易于复发,在临床属疑难病症。

从中医角度来看,慢性肾炎的起病,与患者的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导致体质下降,脾肾亏虚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周师指出,除了一般的药物治疗之外,对患者进行饮食生活的指导,亦十分重要。《黄帝内经》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原则,是传统中医学“天人相应”思想的大智慧,仍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慢性肾炎患者应当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不要熬夜;饮食清淡,禁忌寒凉,节制饮食,避免过食肥甘厚腻;注意休息,勿过于疲劳和房劳过甚。另外,慢性肾炎患者,一般都脾肾亏虚,肺卫不固,易于受凉感冒,从而导致肾病的复发和加重。应嘱患者关注天气变化,慎起居,适寒温,防感冒。此外,慢性肾炎患者常常久病不愈,或愈后复发,或病情进展,导致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甚至恐惧不安。不良的情绪又导致患者睡眠及饮食失调,影响疾病的康复;而对疾病预后的悲观情绪,又导致患者不愿积极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措施的执行。周师临床十分重视对患者情绪的疏导,强调这也是慢性肾炎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周师认为,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西医擅长针对疾病的主要发病环节,控制急速进展的活动性病变,对一些急危并发症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大量蛋白尿和免疫炎症导致的肾功能急速下降的控制,强效降压药物对恶性高血压的控制,血液净化对高度水肿导致心衰的纠正等。中医擅长整体调节,辨证施治,扶正固本,稳定病情,减少复发,同时减轻一些西药如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等。中西医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慢性肾炎患者多属本虚标实,正气不足。周师除了采用一般的中药饮片按照补肾健脾法则治疗之外,还擅长通过使用辨证处方的个体化冬令膏滋方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病情而减少复发。

周师还擅长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采用一些中医特色疗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例如:

(1)耳穴埋豆:取神门、肾俞穴,以交通心肾,益肾固精,改善睡眠;取心、肾、神门穴、降压沟,以安神降压;耳穴埋豆肾俞穴、腰骶穴,以改善腰酸腰痛症状。

(2)艾灸:艾灸肾俞、命门、关元、足三里、气海等穴,以温阳散寒、温经通络,对于肾阳虚衰、腰膝冷痛的患者,有明显疗效。

(3)中药热熨敷:常用艾盐包热熨,适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之脾肾阳虚证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或风湿痹阻引起的关节冷痛、酸胀、沉重、麻木等症状;或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腹冷泄泻、呕吐等症状。

(4)中药腿浴:以中药腿浴方(川芎、桂枝、路路通、乳香、没药、伸筋草、红花、透骨草、艾叶、赤芍等)煎汤后,配热水泡腿,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可明显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的下肢酸胀等症状。

总之,周师强调,由于慢性肾炎病因不明,病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应在维护正气、扶正祛邪这一总的治疗原则的指导下,医患双方紧密配合,综合应用中西医疗法及饮食调养等多种治疗措施,以求取得相对满意的疗效。 xuVdXUqzV3/UPHhkW7T5wk/+vJ8Y3sZttI//gCQECwFAujvGPJ3pV3uKRwr6yG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