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补肾固本法

肾主藏精,为水火之脏,其象为坎卦,内寄真阴而寓元阳,为人体阴阳之根,五脏之本。古人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自古以来,多数医家均认为肾病多虚证。周师亦认为,不得虚,风寒湿浊等邪气不易内陷入肾而为患。肾虚证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肾不藏精、封藏失司、开阖失节等。

慢性肾病的肾虚证,早期常常表现为肾气亏虚,或肾气阴两虚,后期可表现为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早期的慢性肾病患者,临床上常常无明显不适主诉,仅仅表现为尿检异常——尿中有蛋白或红细胞。如果按照传统的中医辨证,常常有无证可辨之困惑。周师认为,依据肾主封藏的生理特性,从微观辨证的角度来看,尿中漏出的蛋白和红细胞可以看成是肾中精微不固而外泄。

初期的肾气亏虚,可因精微漏出日久,导致气阴两虚。患者常表现为: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尿有泡沫,时时自汗,容易感冒,或晨起面浮,或夜尿增多,或纳呆便溏,或头晕目眩,或目睛干涩,或口干咽燥,舌淡苔薄白或苔少,脉沉细或弦细。故周师主张肾病早期即当双补肾之气阴。临床上周师常用参芪地黄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太子参、金樱子、覆盆子、芡实、桑寄生、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何首乌等,益气养阴,补肾固肾。上述药物多性味平和,且无滋腻碍胃之弊,宜于久服。若熟地黄、黄精等滋腻呆滞之品,临床不宜多用。

后期患者常常表现为肾阳虚衰、阳虚水泛证。临床常表现为面色无华,畏寒肢冷,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遍身浮肿,小便短少,食少纳呆,或恶心呕吐,或伴胸水腹水,舌淡胖,苔白腻,脉沉细。若以肾阳虚衰为主,周师主张选用温柔补阳之品,如淫羊藿、巴戟天、仙茅等,如兼有阴寒内盛者,加用附子、肉桂等祛寒扶阳;若属阳虚水泛者,当用真武汤加味,可酌加车前子、大腹皮等。 H92TIGDAIHsHwNReb/0AqqxGl14mJMweHNXHZ86VXv8BLnMupQHEtXZhduwHa1j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