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脉象在温病定义中的作用

早在《黄帝内经》中对于温病的临床表现特点,特别是温病的脉象就有较多的描述。如《素问·评热病论》中说:“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在《灵枢·论疾诊尺》又提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三条对温病的定义是:“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在随后的辨析中,吴鞠通阐释了脉象在其定义中的作用,归纳起来是:①鉴别诊断:“不缓”则非太阳中风矣,“不紧”则非太阳伤寒矣。②对机体整体状态的判断:“动数”风火相煽之象,经谓之躁。③阐释病机:“两寸独大”火克金也。吴氏还特别提出:“头痛,恶风寒,身热,自汗,与太阳中风无异,此处最足以相混,于何辨之?于脉动数、不缓、不紧,证有或渴,或咳,尺热、午后热甚辨之。”吴鞠通充分说明了脉诊在温病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脉动数、不缓、不紧”是温病脉象的特征。 qnQuhXhchNEUirugoNkj07vL7f9/cYrCxYhlOh4znUb/zM8FYn7ovgbmIzdKsus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