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原理
——从“以味养气”到“养气生神”

古人根据五行分类,将自然界所生的物质分为五味,分别归入五脏,以滋养调节五脏功能。应用性味归经原理,观察中药对所入脏腑的影响,对揭示五脏功能也会有所帮助。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黄帝内经》提出天地阴阳通过“草”的味营养人体的气,从而产生“神”的理念。可见,从“以味养气”到“养气生神”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原理所在。由于人体或脏腑“嗜欲不同”,收藏这些气味各有所偏。为了进一步论证,黄帝发问:“藏象何如?”意为脏腑收藏气味之后有何征象?岐伯答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段论述系统阐述了五味滋养五脏之气,其表现可以通过“其华”“其充”反映出来。因此,通过观察不同性味归经的中药对人体及实验动物的影响,也可以为推测五脏的功能特征提供信息。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应以临床研究为主,动物实验为辅。

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生理功能时,主要采用时间序列下的整体动态观察方法。这是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当然中医学也采用过一些解剖方法。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是用分析的方法来认识人体,由此认识了人体脏腑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血液循环和心脏有关,等等。这是认识人体结构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人体的功能有启发指导作用。但是,解剖方法不能观察器官的功能,因此,对活体的观察就成了中医学研究人体的主要方法,而藏象学就是其理论成果。“精气内守,形神外见。”人死之后,它的功能消失,外无所见,故在尸体上无“藏象”二字可言。这种认识,具有“只有在尸体中才有部分”,每个部分都“不能看作从整体分出来的部分”的思想。要实现整体观察,就必须在活体上进行,这就可以动态观察人体。中医学主要运用由表推里的生理观察和由病理反推生理的方法。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临床的经验性事实不断总结、归纳、演绎,逐渐升华形成了中医学的各种学说和理论。中医是实践医学,中医对藏象的认识也不能脱离临床实践。因此,对藏象的研究应该,也只能从临床开始,以临床为主。动物实验可以用于人体研究受到限制的工作,可用于中药研究藏象理论的工作,但重点应以临床对人体的观察为主。 o7Ap3/pHMWl4bAjsQWA3j8pviZMvSYgmLQfogL1CCTJfh0F1XoTGVrhboyzvOg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