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固脱开闭快速治愈重症肺炎案

重症肺炎的病死率高达30%~50%,病情变化快,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往往需要收住ICU。中医无重症肺炎病名,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可归属于喘病、咳嗽、热病、喘脱、厥脱等病证,且常因内伤基础上的外感而诱发,发病迅速。

患者皮某,男,66岁。主因“发热、喘息2天,神志不清30分钟”于2017年11月22日7∶40由急诊以“风温肺热病”收入顺义中医院ICU。

病历摘要:患者11月20日外感后出现发热、喘息,体温最高39.0℃,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发热略有好转。22日凌晨再次出现喘息加重,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查体:T39.1℃,双肺可闻及明显哮鸣音。胸部CT提示慢支合并感染。血气提示pH 7.32,PCO 2 74.5mmHg,PO 2 57mmHg。血液检查:WBC 19.1×10 9 /L,CRP 159.51mg/L。诊断为肺部感染,予头孢唑肟抗感染,甲强龙、多索茶碱静脉滴注平喘,患者汗出后热退,于7∶10突发神志不清,呼唤不应,指尖血氧饱和度下降至55%,即刻血气分析检查,pH 7.199,PCO 2 98.1mmHg,PO 2 50mmHg,考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由急诊科收入ICU。既往支气管哮喘病史60年,每于冬春季受凉后出现喘息气促,未曾系统治疗。高血压病2年,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bid),血压维持在140/90mmHg。刻下症:喘息气弱,口唇发绀,神志不清,汗出,四末不温,尿少色深。体格检查:T 35.8℃,HR 90次/分,R 25次/分,BP 74/40mmHg。深昏迷,查体不合作,言语不能,球结膜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1mm,对光反射迟钝。胸廓对称,无桶状胸,双侧呼吸粗,可闻及湿啰音及哮鸣音。心音正常,心率90次/分,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肠鸣音减弱,叩诊呈鼓音,肝脾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舌淡紫,脉细弱。CT检查(2017年11月22日)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左侧基底节区陈旧性脑梗死。

中医诊断:风温肺热;外邪侵入,热毒炽盛,阳气暴脱证。

西医诊断:重症肺炎,脓毒性休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1级,应激性溃疡。

入院后即刻予开放气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多巴胺升压,头孢美唑钠(1.0g,q6h)抗感染,甲强龙(40mg)平喘,生脉注射液益气固脱,并予丙泊酚镇静。

2017-11-22,一诊:患者身形胖硕,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四末不温,汗出,体温35.8℃,腹胀如鼓,无大便,小便少而色深。

临床思维:患者起病时高热喘促,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因外邪侵入,热毒炽盛而发,治疗应宣泄肺热。患者在发病第二天出现了体温骤降,汗出,肢冷,神昏,属于阳气暴脱之脱证,治疗应回阳固脱。患者在阳气暴脱之时,及时入院抢救,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是肢冷,体温低,血压仍需升压药物维持,均是脱证的表现,中医治疗仍然要注重“固脱”。导致患者阳气暴脱的原因是风温肺热,热毒炽盛,邪热内闭,进而内闭外脱,在固脱的同时治疗原发病也很重要。入院时患者体温仅35.8℃,舌淡紫,这是因邪热郁闭在内表现,非用大剂量石膏不可。这里石膏主要起到透热作用,将邪热透发出来,不要被舌象所蒙蔽。若认为是寒证,阴阳辨错,则谬以千里。

予参附汤合宣白承气汤加减,送服安宫牛黄丸。

红参60g(单煎),桑白皮30g,附子15g,枳实30g,苦杏仁15g,生麻黄15g,石膏60g,瓜蒌60g,大黄30g(后下),安宫牛黄丸1粒(化服)。2剂,每日2剂,分4次鼻饲。

同时予生脉注射液10mL/h泵入。

方药分析:处方以大剂红参配附子补元气,固脱回阳。上痰喘气促,下腑气不通,方选宣白承气汤加减。石膏清透热邪,麻黄、杏仁一宣一降,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大黄通腑泄浊,瓜蒌通腑兼以化痰,枳实走气分,调气机,降气以助通便之力。高热神昏患者早期应用安宫牛黄丸能起到很好的清热、醒神的作用,以保证脑细胞、脑功能不受损。

刘清泉教授善用人参汤冲服安宫牛黄丸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神昏,尤其是脓毒症急性脑功能衰竭患者,安宫牛黄丸一天可以用3丸,其开窍醒神、清热的效果很好,对于预后也至关重要。

为何用大剂量红参、少量附子?为何不用大剂生黄芪?患者阳本不虚,此次发病核心为元气暴脱,红参峻补元气,又能固脱,附子在元气充足基础上蒸腾气化津液,以助阳气,故少佐即可。刘清泉教授曾形象地讲解黄芪与人参的区别:“补气用人参而不用黄芪,可理解为,黄芪好比火箭,人参好比燃料,黄芪能将气提到胸中,好比火箭可以升到太空,但若有形之燃料不足,火箭再强大也是无用。”中药制剂也能做到与时俱进,刘清泉教授在《中医急危重症讲稿》里提道:“中医一定要研究现代医学的技术,拿来为我所用。例如,从10mL/h、15mL/h、30mL/h的速度去观察研究以上中药(生脉、参附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的效果。”可惜由于各种限制,此患者生脉注射液只用到了60mL/d。

2017-11-24,二诊:患者23日凌晨减停多巴胺,意识清醒,并于23日早晨始服上方,至24日中午共服一剂半。痰培养结果可见甲类溶血性链球菌,痰涂片可见阳性球菌,随后加用盐酸莫西沙星联合抗感染。刘清泉教授认为,固脱开闭是治疗核心,通腑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必须保证大便每日三次以上。患者服药1剂后大便未通,加用大黄颗粒(30g,q4h),灌肠(共用大黄90g),开塞露灌肠数次,只解出3粒羊屎状大便。

向刘清泉教授汇报病情:患者神志转清,体温正常,四肢温暖,经气管插管可吸出中等量黄色黏痰,腹胀如鼓,叩诊全腹鼓音,肠鸣音弱,小便色深,量不少,舌淡紫,苔白腻,脉滑沉取有力。调整方药如下:

红参60g(单煎),桑白皮30g,附子15g,枳实30g,苦杏仁15g,生麻黄15g,石膏60g,瓜蒌60g,大黄30g(后下),安宫牛黄丸1粒(冲服),芒硝30g(冲服),每日2剂,分4次鼻饲。

并再次强调:保证大便质稀,每日3次以上。

方药分析:患者神志转清,本着“中病即止”的原则,故去掉安宫牛黄丸。患者大便不通,刘教授加用芒硝30g通便。为何一定要保证大便3次以上,质稀?《温病条辨》云:“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壅滞不通,宣发肃降不能,大肠亦壅滞不通,燥屎内结,腹胀如鼓,脉滑沉取有力,故当选用宣白承气汤,只有腑气通了,肺气才会降。用此方不拘泥于重症肺炎、体格壮实者。若瘦弱者与上述症状、病机符合,亦可以在顾护元气基础上应用此方。

2017-11-25,三诊:25日晨起患者服用自煎药,当日大便数十次,量多而稀,小便色淡黄,刘教授调整方药如下:

红参60g(单煎),桑白皮30g,枳实30g,苦杏仁15g,生麻黄15g,石膏60g,瓜蒌60g,大黄30g(后下),芒硝30g(冲服),天冬30g,虎杖15g。4剂,每日2剂,分4次鼻饲。

方药分析:方中加入天冬以养阴,虎杖不仅能利湿退黄,还能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刘教授治疗耐药菌感染自拟方芪归银方中就有虎杖。

治疗结果:患者27日上午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无明显的喘憋气促,给予序贯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此时痰少色白而稀薄,腹软膨隆(素体肥胖),肠鸣音较前增加。27日夜间拔除胃管,自主饮食。28日完全脱离无创呼吸机,改为鼻导管吸氧。29日诊查患者舌象由紫变为淡暗。患者素有痰饮,遵刘清泉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经验,以补中益气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麻黄、杏仁,予以补中、温肺、化饮,善后收功。针对患者的腹胀还配合了针刺治疗,针刺后肠鸣音明显,腹胀症状缓解。

按语:患者起初神昏、四末凉,需要气管插管,这是他能活下来的先决条件。刘清泉教授曾说过:“呼吸机为强力的人参,能够在短时间内峻补胸中宗气以回阳,这是中药不可比拟的。”患者第一次处方,由医院煎药室统一煎煮,对于生晒参单煎和大黄后下难以做到。鉴于患者服用后大便未通,二诊处方要求家属在同仁堂购买,且细细交代先煎、后下等煎煮方法,所煎煮药汁深色浓稠,服用后通便效果转佳。患者在买药期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家属中途折回要医生双签字,因《中国药典》规定附子与瓜蒌不能出现在同一张处方上。古人认为的十八反、十九畏,司药者仍在遵守,但患者服用后无任何不良反应,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下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pNjYbvUUI2KziMgkymhAdZ1aqWZLygwPvwPG6Vpnrnbyh97b48yErXXDXlX8etI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