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扶正祛邪治疗多重耐药菌所致脓毒症休克案

中医学没有关于脓毒症的病名,根据其证候特征,应属外感热病范畴,散见于伤寒、温病、脱证、厥证、血证等历代医案中。脓毒症是由感染因素诱发,导致机体出现生理、病理及生化异常综合征,是临床各科常见急危重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本例患者老年男性,其诱因明确,导尿后引起寒战高热,病原菌明确,血培养及尿培养均提示为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血白细胞、CRP、PCT、D-D升高明显,迅速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APACHEⅡ评分为42分,SOFA评分为15分,病情极度危重,但经中西医综合治疗,患者感染指标好转,各脏器指标好转,转危为安。

患者某,男,88岁,2021年10月30日上午因慢性泌尿系感染加重、前列腺增生等并发急性尿潴留入院治疗,留置导尿管过程中出现尿道损伤合并出血,2小时后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41℃,伴全身酸痛,坐卧不安,喘息,口腔、鼻腔出血,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10月30日18:40转入ICU。

病历摘要:既往有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反复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病史。入ICU后仍可见寒战,体温39.8℃,伴喘息,张口呼吸,呼吸36次/分,舌根后坠,鼾音明显,昏睡状态,口腔、鼻腔出血,血压83/42mmHg,心率116次/分,律齐。WBC 22.1×10 9 /L,N 98.3%,CRP 17.56mg/L,Hgb 10 9 g/L,PLT 188×10 9 /L,PCT 74.5ng/mL,TBIL 14.5μmol/L,Cr 191.2μmol/L,Lac 10.9mmol/L。中医诊断为脱证,邪盛正虚证。西医诊断为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肝功能损伤、低蛋白血症、急性肾损伤、代谢性酸中毒、急性心肌损伤、凝血功能障碍、DIC、急性意识障碍、应激性溃疡伴消化道出血、Ⅰ型呼吸衰竭、泌尿系感染、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SOFA评分为15分,APACHE-Ⅱ评分为42分。入ICU后,予充分液体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CRRT,去甲肾上腺素泵入维持血压,泰能抗感染,卡络磺钠止血等。当晚血培养、尿培养报告革兰阴性杆菌。经积极治疗,患者热暂退,意识好转,但仍病情危重。10月31日,WBC 35.1×10 9 /L,N 97.1%,CRP 84.5mg/L,Hgb 73g/L,PLT 71×10 9 /L,PCT 68.5ng/mL,TBIL 18μmol/L,Cr 187.2μmol/L,Lac 9.5mmol/L,BNP 1203pg/mL。

2021-10-31,一诊:患者神志清楚,体温37.8℃,无寒战,时有烦躁,面赤,尿色黄,大便不通,脉滑数,舌质红,苔薄白。

临床思维:患者正气虚衰,邪气暴盛,刻下以正气虚脱为主,需要持续使用升压药物,治疗应重在扶正。

人参120g,大黄30g,炙甘草30g。1剂。颗粒剂,分两次冲服。

生脉注射液持续微量泵入,400mL/d;血必净持续微量泵入,400mL/d。

方药分析:应用大剂量人参大补元气,扶正固脱,大黄解毒化瘀,甘草解毒,调和药性,三味药共奏扶正解毒之功。同时配合大剂量生脉注射液静脉泵入,大剂量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泵入。生脉注射液,源自生脉散,主要成分为人参、麦冬和五味子,三药合用,共奏益气生津、养阴敛汗、复脉固脱之功,切合脓毒症正虚之本。血必净注射液是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研制的静脉制剂,由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组成,可活血化瘀解毒。刘清泉教授认为,脓毒症整个病程中都有正气亏虚、瘀毒伤络阻络的病机存在,在各个时期都可选用生脉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以扶正化瘀通络,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剂量。

治疗结果:服药后当晚排出褐色不成形大便,烦躁、面赤较前好转。

2021-11-1,二诊:患者面赤好转,浅镇静状态,呼之可应,诉有胃脘胀满,无胸痛腹痛,尿色黄,脉弦滑数,舌质红,苔薄稍白腻。实验室检查:WBC 39.1×10 9 /L,N 96.7%,CRP 234.47mg/L,Hgb 102g/L,PLT 46×10 9 /L,PCT 69.2ng/mL,TBIL 18μmol/L,Cr 129μmol/L,BNP 1525pg/mL,Lac 5mmol/L,血、尿培养均回报为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临床思维:患者耐药菌感染明确,耐药菌感染核心病机为正气不足,邪毒内伏,治宜扶正透邪,托毒外出。

生黄芪120g,金银花300g,人参120g,大黄30g,炙甘草30g,4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两次冲服。

继续用生脉注射液持续微量泵入,400mL/d;血必净持续微量泵入,400mL/d。

方药分析:二诊即发病第三日,患者血象仍在高位,血、尿培养均见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故在二诊时加用生黄芪120g,金银花300g,增强益气解毒之力。生黄芪、金银花为刘清泉教授治疗耐药菌感染的常用药对,两药相配,味甘性稍凉,既可避免苦寒耗损气阴,又可透邪托毒外出。

2021-11-5,三诊:患者神志清,精神差,已拔除气管插管,停用升压药物,经鼻高流量吸氧与无创呼吸机交替使用,喘息,呼吸30次/分,仍间断低热,肢体轻度浮肿,胃脘胀满,面色油腻,色偏赤,尿色黄,脉滑数,舌苔白腻。实验室检查:WBC 11.3×10 9 /L,N 83.3%,CRP 56.22mg/L,Hgb 102g/L,PLT 92×10 9 /L,PCT 34.9ng/mL,TBIL 26μmol/L,Cr 111.7μmol/L,Lac 1.7mmol/L。

处方:生黄芪120g,金银花300g,人参120g,大黄15g,炙甘草10g,当归60g,虎杖30g,青蒿30g,苍术15g。3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两次冲服。

生脉注射液持续微量泵入,200mL/d;血必净持续微量泵入,200mL/d。

方药分析:三诊时患者由脓毒症导致的各脏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感染及各项化验指标指标明显好转,大便通畅,故减少大黄、甘草用量。仍有低热,肢体轻度浮肿,胃脘胀满,面色油腻,舌苔白腻,加用当归、青蒿、虎杖、苍术等药物。其中当归、青蒿、虎杖合二诊生黄芪、金银花即为芪归银方,此方为刘清泉教授治疗耐药菌感染的基本方。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芪归银方早期应用可有效降低ICU耐药菌感染的死亡率,实验研究发现芪归银方可以有效降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鼠的死亡率,体外存在抑菌作用,且能降低抗生素对该菌的MIC值,并能延缓/逆转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同时芪归银方可以进行有效的免疫调节,并且具有良好的解热抗炎作用。另外患者存在低热,肢体轻度浮肿,胃脘胀满,面色油腻,舌苔白腻等,考虑湿邪阻滞,故三诊加用苍术燥湿健脾。

治疗结果:经中西医综合治疗,感染指标明显好转,由脓毒症导致的各脏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继续中西医结合调养治疗。

按语:刘清泉教授认为,脓毒症发病是由于“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盛而突发”,“正虚毒损,络脉瘀滞”是核心病机,毒邪内蕴、瘀滞络脉是重要发病基础,扶正解毒通络、分层扭转是其主要治法。在脓毒症治疗过程中,要抓住正虚与邪实关系,当祛邪时果断祛邪,祛邪不忘扶正固本,紧紧抓住正虚的根本,及早截断和扭转脓毒症的发展。中药静脉制剂血必净和生脉注射液的使用,也体现了中医治疗危重症“以知为度”的特点,而不拘泥于常用剂量。

刘清泉教授指出,休克治疗应分清“闭证”与“脱证”。对于闭证,治疗重点是气机的升降问题,故以大柴胡汤、大黄剂为主,闭证的休克多见于外感病危重症,此类患者闭证处理不及时,将很快变成脱证。闭和脱可以是单独的不同阶段,也可以相互关联。在外感的早期就可以表现为闭证,然后紧接着出现内闭外脱,最终可出现脱证。脱证之休克常见于失血性休克、重症的心源性休克(常见于暴发性心肌炎、心肌梗死),一开始即表现为脱证,治疗应以人参剂固脱为主。 IkW+6FJ92y5e6oCm72VdZhwMQLDqsCFYv3wwHr31B0MI2LxufB+zfw2zG//8aPh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