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灵芝与中华文化

中国的灵芝文化已渗透到文学、历史、神话、科学、艺术、民俗和宗教等诸多领域,为人们留下无尽的遐想。

中国灵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从南北朝开始叫儒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三教”。当佛教自西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后,灵芝文化又与佛教思想相互影响。被视为吉祥如意、神圣之物的灵芝所示意境,很符合佛教对人们追求未来、期盼来世幸福美好的心愿。将灵芝、如意融入佛教中,很容易被佛教徒所接受,促进了佛教的传播,进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

在诗词中,灵芝是圣洁、美好的象征。中国历代文人经常提到灵芝。如屈原在《九歌·山鬼》中写道:“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这里的“三秀”是灵芝当年的别名,因为古人认为灵芝一年能开三次花。曾有专家根据“於”字古音读“巫”,推断於山即巫山,认为屈原咏颂的山鬼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巫山神女——瑶姬。

“灵芝”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之中。

在汉代乐府诗中已经出现吟咏灵芝的篇章,如《长歌行·灵芝》: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

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

白发复还黑,延年寿命长。”

兹后,三国时期诗人曹植可谓是灵芝最狂热的崇拜者,他除了前面提到的《洛神赋》外,还创作了多首吟咏灵芝的诗篇。如五言长诗《灵芝篇》:“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彩晔若神……”《五游咏》:“……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踟蹰玩灵芝,徙倚弄华芳。王子奉仙药,羡门进奇方。服食享遐纪,延寿保无疆。”《平陵东行》:“阊阖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乘飞龙,与仙期,东上蓬莱采灵芝。灵芝采之可服食,年若王父无终极。”诗人通过这些诗词,表达了期待通过服食仙药灵芝,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死的愿景。遗憾的是,他在40岁时即英年早逝。

可以认为,曹植是继承了父亲曹操的灵芝情怀。曹操的诗中亦数次提到灵芝。如记述遨游洞庭湖君山的《气出唱》:“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吃灵芝精华的《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就在曹植辞世的次年,缪袭作《神芝赞》:“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五月庚辰,神芝产于长平之习阳……其色丹紫,其质光耀,其长尺有八寸五分,其本围三寸有三分;上别为三干,分为九枝,散为三十六茎;围则一寸九分,叶径二寸七分。其干委绥,洪纤连属,有似珊瑚之形;其吐柯载叶,祥明蠲。考图案谍,盖美乎所同于前代者矣。古《瑞命记》曰:‘王者慈仁则芝生,采食之,则延年不终,与真人同。’又神农氏论芝云,‘山川云雨,五行四时,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为圣王休祥焉。’”在描述了灵芝的形态之后,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理论基础,把灵芝生长的神奇原因视为大自然精华的结晶和天地人和谐合一的体现。最后还不忘歌颂灵芝的出现是帝王的祥瑞。

唐代诗仙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曰:“身骑白鹿行飘飖,手翳紫芝笑披拂。”自诩为手持紫色灵芝的仙人。

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寄天台道士》:“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将寻找灵芝作为术士求仙的手段。他们都受到了《神农本草经》中灵芝可“延年神仙”说法的影响。

“诗圣”杜甫在诗中亦曾提到灵芝,《赠郑十八贲(云安令)》中写道:“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灵芝冠众芳,安得阙亲近。”

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送丘员外还山》:“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北宋诗人苏轼在他的诗中数次吟咏灵芝,如《次韵吕梁仲屯田》:“空虚岂敢酬琼玉,枯朽犹能出菌芝。”《又次前韵赠贾耘老》:“闻道山中富奇药,往往灵芝杂葵薤。”

同样,南宋诗人陆游也写有多首关于灵芝的诗,包括《秋日遣怀八首·其一》:“离离上药苗,郁郁灵芝荣,我昔逢异人,琐细皆能名。”《丹芝行》:“剑山峨峨插穹苍,千林万谷蟠其阳。大丹九转古所藏,灵芝三秀夜吐光,如火非火森有芒,朝阳欲升尚煌煌。”《玉隆得丹芝》:“何用金丹九转成,手持芝草已身轻。”

南宋僧人释文珦的《中殿功德永寿寺产紫芝》:“厚德孰能名,灵芝自化成。人间无此种,天上合分茎。紫盖随王母,彤云表帝京。仟家多服饵,鸾鹤共长生。”

元代元好问的《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

元代文学家杨维桢的《春草轩辞》:“青蚨子母生死恩,草有灵芝生孝门。春辉照人春不老,芝草阑干芝有孙。当时梦生芝草绿,瑶草琅玕栖别鹄。”

咏芝名作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胜枚举。

在近现代,同样有诗人赋诗吟咏灵芝。1958年12月28日,陈毅元帅来到传说中神农采黄芝的河南嵩山,在参观了少林寺之后,见嵩山灵芝喜不自禁,即赋诗《看灵芝草赠药农》:

“岳庙灵芝草,全身如朱红。光彩夺人目,塑造不能同。

不必言祥瑞,得自采药农。药农干劲足,踏遍嵩山咙。”

黄山灵芝质量上乘,是扬名古今中外的黄山特产。1958年,郭沫若登上黄山,见一位姓杨的老药农飞涧走壁在狮子峰危岩枯树上采到的一株灵芝,高49cm,光彩夺目,红如珊瑚,枝茎呈各色斑纹,专家鉴定为玉芝。欣然命笔赋诗一首盛赞此事——题为《咏黄山灵芝草》:

“狮子峰头灵芝草,离地六十多丈高。

采芝仙人究为谁?黄山药农杨姓老。

芝高四十九公分,枝茎处处有斑纹。

根部如髹光夺目,乳白青绿间紫金。

赤如珊瑚有光辉,定为肉芝最珍贵。”

灵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祥瑞物品之一,影响极为深远和广泛。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无不尊崇。

北宋诗人秦观写道:“草之有芝,犹鸟之有凤,兽之有鳞,从古相传,以为瑞物。”将灵芝比喻为凤凰、麒麟等祥瑞之物。

灵芝的出现,会被当作天子的德政载诸史册,流芳千古,群臣们也要写诗庆贺,歌功颂德。如司马迁在《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天子为塞河,兴通天台,若有光云,乃下诏曰:甘泉防生芝九茎,赦天下,毋有复作。”实际上是因汉朝皇宫年久失修,房梁腐朽,长出灵芝。大臣们为讨好皇帝,便说是长出了仙草,象征国家繁荣,皇上万岁。又如唐代李义府的《宣正殿芝草》诗:

“明王敦孝感,宝殿秀灵芝。色带朝阳净,光涵雨露滋。

且标宣德重,更引国恩施。圣祚今无限,微臣乐未移。”

北京国子监现存的元明清三朝进士题名碑共计198块,其中绝大多数石碑都使用了灵芝如意或灵芝祥云图作为装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灵芝不仅局限于诗词,更颇得各行业所钟爱。灵芝文化融入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以灵芝为名的建筑物,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安城镇有一座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灵芝塔”,是湖州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塔。

在建筑造园上,江苏省常熟市老城区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的江南园林,名曰“燕园”,在“燕园十六景”中居首位的称为“五芝堂”,便是取自古人认为服食后可以长生的5种灵芝,体现了建园主人希冀健康长寿的愿景。

1991年,深圳市宝安区建成一座“灵芝公园”,面积12万平方米。公园内特设了一些灵芝景点,在西边大门入口处左侧内墙上有一幅20多平方米的画像砖《灵芝乐园图》,画面以流畅的线条、浪漫的手法,构造一组组优美的人物、灵芝造型,表现古人种植灵芝、辛勤耕耘、丰收喜乐、祈求平安、羽化升天的生动情景。乐园图对面的土坡上,有一片修剪成酷似中国地图形状的灌木园,地图前的两边分别种植了两株修剪成像一茎多盖的大灵芝的小树,象征祥云瑞气缭绕祖国大地。

在自然景观中,世界闻名的云南省昆明市石林风景区,高大的灰色蘑菇状和塔状石峰连片分布,耸立在山野之间,蔚为壮观。石山顶上有一座高约15米的石峰,上大下小,犹如一朵巨大的灵芝,因此而得名——这就是石林中最著名的景点“万年灵芝景区”。立于灵芝山顶,可以尽情饱览奇山秀水和山野田园风貌,颇有“一揽众山小”的惬意之感。游客们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一天下奇观。

另外,中国还有许多以灵芝命名的地名,例如:山东省烟台市区北部的芝罘岛,又称芝罘山,东西长约9公里,是我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从整个地形看,宛若一棵灵芝草,生长在碧波万顷的黄海之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东巡曾两次登上芝罘岛。由此而来,上海市区内便有了一条“芝罘路”。以及南宋时期命名的浙江省绍兴市灵芝镇;湖南省零陵地区永州市芝山区,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浙江丽水地区龙泉市被誉为“中华灵芝之乡”;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中,有一景点被命名为“灵芝峰”,在这里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巨型活体灵芝,直径约1m,高约0.5m,已生长100多年。福建省漳州市的紫芝山,因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在山上发现紫色灵芝,认为是祥瑞的征兆,知府上表,得到赐名“紫芝山”。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领邺城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城西修建灵芝园。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即隋文帝)焚毁邺城,在旧址设灵芝县。邺城“灵芝”芳名历代相传,绵延至今。今河南安阳县辛店乡有灵芝村,据传即灵芝园旧址。以“芝”为名的地方还有许多,不胜枚举。

又如:陇西李氏上虞支系的堂号为“五芝堂”,据其族谱记载,李耳(即老子)和继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之下的历代李唐皇帝,均为今“五芝堂”族人的先祖。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堂号”,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认祖归宗与寻根的标记。以祥瑞吉兆作为堂号,是堂号的命名方法之一。能够成为昔日皇族的堂号,体现了该族先人对灵芝的信仰与崇拜。

灵芝文化甚至融入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在陕西榆林的“中华陕北羊道”,山东临朐、兰陵等地的“全羊宴”,以及北京鸿宾楼的“全羊席”中,有一道菜,名为“探灵芝”,其实是用羊鼻头肉烹制成的。其得名源自一则传说,慈禧太后过60大寿时,钦点了鸿宾楼的全羊席,因为慈禧属羊,为避讳,故而将菜名改为“探灵芝”。民间传说并非全都属实,有专家认为,按照穆斯林清真饮食起菜名的传统——“食羊不见羊”,为“物得美名”而改成了有意境的词。

对灵芝的信仰,不仅在我国封建王朝中根深蒂固,灵芝文化伴随佛教传入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诸国。灵芝在这些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今天在日本、韩国仍可见到灵芝文化与佛教相联系的文物或古典建筑。后来,又经西方旅行家、传教士等,将灵芝文化、文物传到西欧和美洲。东方基督教徒还将中国灵芝文化与基督教的有关内容相结合。例如悬挂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教堂的一幅刺绣精致的圣经图中,同时绣有两个栩栩如生的灵芝,这可以说是中国灵芝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典型结合的实例。又如1979年美国出版的《蘑菇百科全书》中,以8开大篇幅的彩图版展示了葛洪《抱朴子》中系带灵芝的人物画。由此可知,还有很多有关灵芝文化方面的文物长期流失于国外。所以说中华民族创造的灵芝文化,在世界上影响面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历史之久远,与社会及经济的联系,是任何国家所没有的。 MyrjicCWqwrxvnOuWsBkY6jyB43lX19wzfYsxGdk+ErzQOSuKMxCNPHQAv3U4+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