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的舒缩可以提高组织的血液灌注,进而提高组织的气体和物质交换。这就是浮针医学扫散配合再灌注活动的目的,即通过相关肌肉的收缩放松,快速提高局部的血液循环。当然,现在这是马后炮般的总结,说起来简单,其实再灌注活动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也历经十多年的时间。
2010年之前,浮针发明人在临床上发现在右手扫散的同时,配合左手来活动患侧肢体,疗效会更好。比如最初治疗颈椎病时,活动患肢或局部肌肉,目的只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没想到最后竟然可以提高疗效,其中道理是什么呢?不得而知。直到2010年写《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时,他才得以恍然大悟:当时由于写作劳累,遂握拳扩胸以缓解疲劳,突然发现握拳后手掌皮肤变白,松开后旋即恢复红润,再握紧拳头,颜色又变苍白,松开后似乎更加红润(图2-5)。原来肌肉收缩可以挤压局部血管,导致暂时性的局部缺血,所以皮肤颜色苍白。而肌肉松开后累积的血液又得以更多更快地进入局部,手掌皮肤很快恢复红润。原来辅助动作的目的应是改善供血,快速纠正组织的缺血状态!所以我们把这些原理类似的辅助动作称之为再灌注手法,明确定义后又将其确定为再灌注活动。随着临床实践的进行,再灌注活动的内容日渐完善,并逐渐标准化,2016年出版的《浮针医学纲要》(第七章专门论述)提出了再灌注活动操作要求,即幅度大、速度慢、次数少、间隔长、变化多,并针对肌肉功能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再灌注活动。
图2-5 再灌注活动:握拳缺血—伸拳充血
这里有个比方较为形象,浮针治疗就像种地,患肌相当于板结的土地,浮针扫散相当于松土,松土后水才能缓缓流入,而再灌注活动可以使之更快地流入,从而流进更大的范围,这就是浮针疗法和再灌注活动的大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