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血循环的重要性

血循环又称血液循环,是指在心脏收缩泵血的作用下,血液按照一定方向在心脏和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机体带来新鲜的氧气,并带走代谢废物。

在血管内流动着的红色液体物质由哪些成分组成?

我们抽一管血,放到离心机高速旋转,会发现这管血分成了三层(图2-2);最上面大约占55%的淡黄色部分是血浆,中间微微一层的白色部分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近45%的部分是红色的红细胞。我们把下面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合称为血细胞,其中红细胞数量占绝对优势。

img

图2-2 全血离心后的三个分层

红细胞主要由血红蛋白构成,血红蛋白具有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含铁血红素构成,我们平时看到血液呈红色就是有含铁血红素的缘故。当氧分压升高时,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当氧分压降低时,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形成还原血红蛋白。与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结合的机制也是类似的,只是有的气体结合会更加紧密,比如一氧化碳。红细胞就像地铁(图2-3)一样,通过血循环来到肺泡站,此处氧分压高,二氧化碳分压低,氧气“上车”,二氧化碳“下车”。“红细胞号地铁”内载满了极具活力的动脉血,将其一站一站地送到机体的每一个角落。机体组织内氧分压低,二氧化碳分压高,此时氧气“下车”进入组织,组织代谢后的二氧化碳“上车”,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红细胞号再次通过环线返回肺泡站,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img

图2-3 地铁到站,有上有下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红细胞。

血环境不良(unhealthy blood environment): 是指使得慢性病痛恢复速度减慢的血液指标、成分异常和营养物质不足。常见的血环境不良原因有贫血、急慢性炎症、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等。

人类出生后红细胞在骨髓内生成,原料是蛋白质、铁元素、叶酸、维生素B 12 等,生成过程需要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刺激。其经过多能造血干细胞→多能造血祖细胞→红系祖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此阶段刺激干预)→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过程,即孕育3天,形成晚幼红细胞,排进周围血后成为网织红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又经过2天的成长,网织红细胞才发育为成熟的红细胞,红细胞又经过大约120天的辛勤工作,最后逐渐衰老。衰老的红细胞,被肝脏、脾脏分解,血红素和蛋白质在肝脏变成胆汁,铁元素又成为下一轮红细胞的合成原料。这个过程,是不是有点“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觉?

纵观红细胞的一生,很多疾病与它密切相关,例如:

1.缺铁性贫血是原料铁缺乏。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因为原料叶酸、维生素B 12 缺乏。

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4.肾性贫血是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

5.溶血性贫血是因为脾功能亢进、免疫性如新生儿溶血、输血血型不合等原因明显缩短红细胞的寿命。

6.黄疸是因为红细胞的破裂导致血红蛋白释放,在肝脏内血红蛋白被代谢,导致肝脏合成胆红素增多。

这些疾病都会影响红细胞的质量或寿命,从而影响组织代谢,浮针临床称之为血环境不良。血环境不良是临床常见的现象,只是很多从事外治疗法的医务工作者很容易忽略这点,故在这里再次提醒。

白细胞是一类血细胞的合称。血液经高速离心后,红色的红细胞和淡黄色的血浆之间聚集了薄薄一层白色物质,这类白色物质,主要是白细胞,还有血小板。白细胞是一类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白细胞不贪恋血液的稳定和安逸,它们是一群无畏的战士,战场就在来犯敌人之所处。白细胞有哪些特殊的杀敌本领?

1.变形,进出血管壁。

2.趋化,瞄准目标去。

3.伪足,来到敌人旁。

4.吞噬,杀敌本领强。

根据形态、功能和来源的不同,白细胞被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粒细胞胞质中含有特殊颗粒,如溶酶体等酶类物质,有利于吞噬消灭敌人。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是上阵杀菌的主力军。血液的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多提示细菌感染;嗜酸性粒细胞比值增高多提示过敏反应性疾病和寄生虫感染;嗜碱性粒细胞比值增高多提示迟发性变态反应疾病。

单核细胞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类,当然也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衰老的细胞等等都会被视为美食。单核细胞是尚未成熟的细胞,它在血液中停留半天到一天左右游离出血管,进入组织后转化为更强大的巨噬细胞,潜伏于易被敌人攻击的组织,如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骨骼、肺脏、肝脏和大脑也是巨噬细胞的落脚地,只是会换一个名字罢了,如在骨骼中称为破骨细胞,在肺脏中被称为肺巨噬细胞(尘细胞、心力衰竭细胞),在肝脏中的巨噬细胞被称为肝巨噬细胞,位于神经的巨噬细胞被称为小胶质细胞。淋巴细胞是最小的白细胞,被分为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没有强壮的体格,不具有张口就吞噬的功能,但不要小看文弱的淋巴细胞,它可属于技术性人才,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即淋巴细胞可以识别目标,精准消除。

白细胞们来自共同的母亲——骨髓造血干细胞。经过分裂分化,髓样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粒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的分化过程: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释放入血或组织。单核系的分化过程类似粒细胞系。骨髓中淋巴样干细胞在胸腺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迁入淋巴器官、淋巴组织;骨髓中淋巴样干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为初级B细胞,迁入淋巴器官、淋巴组织。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化成熟后释放到外周血液或组织,淋巴样干细胞则需要在中枢性淋巴器官胸腺和骨髓继续成熟,通过血液把成熟的T细胞、B细胞运输到周围淋巴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等部位,随时进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白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为人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特异性细胞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贡献巨大。

血细胞中还有一个成员——血小板也是来源于髓样干细胞。髓样干细胞分化为原始巨核细胞,最后逐渐分化为成熟的巨核细胞,其胞浆裂解脱落的胞质经过血窦进入外周血液而成为血小板。新生的血小板先经过脾脏储存1/3,然后和循环中的血小板不断交换。血小板的寿命为1~2周,衰老的血小板由脾脏清除。血小板的主要工作是参与凝血。

我们了解了离心试管下层血细胞的重要性,是不是上层淡黄色的血浆就可以弃之若敝履了?实际上血浆的功能不可忽视。貌似清汤寡水的血浆,包含血浆蛋白、电解质、葡萄糖、各种激素和酶等众多物质,其中血浆蛋白分子较大,不易穿过血管壁,剩下的多可以轻松进出于血管,在血液和组织液间自由交换。

人体血浆蛋白大多是由肝脏生成的,至今已发现200余种,大致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大类。血浆蛋白不仅名目繁多,而且作用强大:①大分子蛋白质参与胶体渗透压的形成。②凝血因子具有凝血功能;纤溶酶系统具有抗凝作用。③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功能;补体蛋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④脂蛋白参与脂类的运输代谢。此外还有很多血浆蛋白的作用尚未明晰,或者说正在发现的路上。

钠、钾、钙等电解质和葡萄糖等物质,不仅为组织带来生物电活动的物质基础,还参与晶体渗透压的形成。

各种腺体分泌的激素需要血液运到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从而调整其代谢活动,作为“第一信使”协调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上面看似介绍了不少,其实可以说是挂一漏万。血浆是宝库,是百宝箱,像长江。血浆中有各种蛋白、电解质、葡萄糖等小物质,漂游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就像长江里有无数矿物质,还有各种各样的鱼、虾,甚至有扬子鳄。血浆和长江都浩浩荡荡:血浆浩浩荡荡地去滋养各个细胞,送去具有免疫能力的各种细胞;长江也浩浩荡荡地去滋养两岸,送去清理水质的各种小鱼小虾。它们都各就各位,完成各种使命。

亿万年来,长江奔腾不息,水面或高一点,或低一点,或清澈一点,或浑浊一点,但大体上永远保持平衡。血流也是这样,也需要保持相对恒定。如果血液中缺少了什么,或者某种物质的数量异于平常,或异于常人,就会形成浮针医学上称之为血环境不良的状态,这些状态对人体的恢复、对浮针效果的取得都有阻碍作用。

如果看到一个原本是适应证的病例,反复迁延难愈,就得注意血环境不良了,是否为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多了,或者少了,如贫血、急慢性炎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浮针治疗只能改善流量,血环境不良是部分临床反复难愈的原因之一。常见的血环境不良主要的原因如下:

1. 急、慢性炎症

无论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慢性感染性炎症可以使得患肌难以消除,或消除后容易复发。病毒性感冒、链球菌感染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疾病。病毒性感冒还有其他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医生识别。但是链球菌感染则常常隐藏得很深,临诊时请勿忘该症,临床实践告诉我们这种情况较为普遍。血细胞分析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等都是慢性炎症的可靠指标。

2. 贫血

无疑,贫血和低血糖容易造成代谢功能下降,这是容易被人们理解的,紧要的是,临床中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等都可以导致恢复速度减慢。

3. 内分泌及代谢性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以使浮针疗法的疗效大大降低。慢性软组织伤痛的患者中10%有甲状腺功能不足,尤其是弥漫性的肌肉疼痛可能是因于甲状腺功能不足。

4. 高血尿酸

其原因还不是很清楚,但由于该因素也能使患肌缠绵难愈,故需要及时纠正血尿酸偏高的状况。

5. 营养物质缺乏

对于慢性软组织伤痛来说,其主要为维生素B 1 、维生素B 6 、维生素B 12 、叶酸以及维生素C的缺乏。维生素缺乏常见于老年人、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嗜酒的人、性格内向的人。正常的肌肉功能需要铁、钙、钾、镁等,而铁、钙和钾的缺乏容易导致软组织伤痛。

如果患者有可疑指征,化验结果在正常值范围内的高值或低值附近,我们也会把它当成有意义的指标。

血液的质量和数量都会影响到健康。上面谈的是质量,下面再聊一下数量。

心肌的收缩是泵血的主要动力来源,弹性动脉(邻近心脏的血管,如主动脉、肺动脉)的弹性回缩力、肌性动脉的舒张则有利于血液在动脉血管的流动,而四肢骨骼肌的舒缩则助力于血流灌注。运动可以使心率增快,肌性动脉血管管径增大,进而肌肉组织血液灌注提高。

血循环是按照一定的路径和方向进行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种形式同时进行(图2-4)。其中体循环的过程为:心室收缩时,左心室二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开放,左心室强有力地把动脉血泵入主动脉中,再经过大—中—小动脉的逐级分流,到达组织间毛细血管网。此时血液中的氧分压较大,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较大,氧气从血液进入组织,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同时还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等物质运送到组织,并带走组织代谢后的废物。鲜红的动脉血转变为暗红的静脉血,静脉血又经过小—中—大静脉回流,最终从腔静脉回到右心房。体循环是动脉血转为静脉血的过程,为机体提供营养,并带走代谢产物。肺循环的过程为:心房收缩时,右心房静脉血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接着心室收缩,右心室的肺动脉瓣被打开,静脉血通过肺动脉到达肺脏,在肺泡毛细血管内进行气体交换,此处肺泡的氧分压较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较高,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呼出体外,肺泡中的氧气由此进入血液,暗红的静脉血又转变为鲜红的动脉血,再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img

图2-4 血液循环的路径及方向

肺通气的过程需要呼吸肌的参与,而肺通气的质量又能直接影响肺换气的效率,进而间接影响组织的换气。因此,组织换气的顺利进行与肢体肌肉的质量有着密切联系。 sdZy0VZ7MwJ56yVZiv7ueSdhEEEGIWTUkGubTRF/WhR4gLMmG/wGaX/dCgY3DD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