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医药在肿瘤早期发现方面的作用

一、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大多数癌症在发展到临床症状明显之前,往往会先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演变阶段,即所谓“癌前期”。癌症很少直接从正常细胞发生。多数发生于黏膜或其他部位原来已有病理变化的细胞,即癌前变化。癌前变化的一般过程是在癌前疾病的基础上,通过致癌促癌物质的反复作用,随后发生变化—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的一系列演变。癌前变化包括癌前状态(也称高危状态)和癌前病变。癌前状态含义较广泛,一般指癌前疾病,如发生增生性病变时。癌前疾病相对有较多的机会发展为癌。残胃亦属于癌前状态。鼻咽癌高发区的一些人血中存在EB病毒高滴定度抗体,亦被称为癌前状态。癌前病变是指已具有易发生癌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一般在增生性病变基础上,增生的细胞出现异形性,即异形增生(不典型增生)。它既可以出现在上述癌前状态的基础上,又并非一定存在。一般说,它是各种癌前状态发生癌变常见的共同性病变基础和前驱,成为病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癌前”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由之衍生为癌的危险性很高,并非必然要发展为癌。各种癌前疾病的癌变率有很大差别,有些是否列为癌前状态还有争议,有些则应高度警惕。各种癌前变化癌变的时间长短也不一。

常见的癌前疾病:①老年性皮肤角化症,多发于面部和手臂,能恶变为皮肤癌;②黏膜白斑,常发于口腔、食管、外阴、阴道、宫颈、阴茎等处,特别是白斑渐见粗糙、突起、质地坚韧继而出现溃疡者,则表示可能有癌变;③久治不愈的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道单发或多发的腺瘤样息肉;④生长在易受摩擦部位的色素痣;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小叶增生病,以及多见于中年妇女的乳腺良性肿瘤;⑥慢性炎症,如慢性皮肤溃疡、慢性骨髓炎、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慢性宫颈炎;⑦疤痕,尤以烧伤和化学伤疤癌变为常见;⑧放射性皮肤反应;⑨乙型肝炎及肝硬化;⑩宫颈重度糜烂和息肉;⑪鼻咽增生结节;⑫甲状腺腺瘤;⑬卵巢囊肿;⑭葡萄胎;⑮阴茎包皮过长或包茎;⑯隐睾症,留在腹腔内的睾丸更易发生睾丸癌;⑰神经纤维瘤病变及有可能恶变的其他皮肤良性疾病。

常见的癌前病变:①食管黏膜上皮异性增生;②鼻咽黏膜上皮重度增生;③胃黏膜上皮异形增生;④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⑤肝细胞不典型增生。上述各部位上皮异形增生,依其细胞分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型。随访资料证明,轻度异型增生可能是良性病变,癌变率很低;重度异型增生属癌前病变,癌变率高,可作为手术指征。但重度异形增生也可保持多年不变或逆转为正常组织。除去致癌、促癌因素(如戒烟),积极采取已经证实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化学与中药预防),可以阻止异常增生癌变,或转为正常组织。

二、“警号”概念

如果已患肿瘤或者病情可能发展为肿瘤,患者或早或迟都会出现一些局部或全身的症状、体征。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首发症状。首发症状具有报警意义。这些首发症状被称作“癌症报警信号”,简称“警号”。后期才出现的症状就失去了报警的意义。早期警号不等于癌症,仅说明癌症存在的可能性。这些征兆一经发现,应深入检查,及早发现及早诊断,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一些早期癌症没有明显症状,必须依靠普查才能被发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注意警号是早期或相对早期发现癌症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各权威组织提出的癌症警号

1.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下列“八大警号”作为人们考虑癌症早期信号的参考:

(1)可触及的硬结或硬变,如乳腺、皮肤及舌部的硬结。

(2)疣(赘瘤)或黑痣发生明显的变化。

(3)持续性消化不正常。

(4)持续性嘶哑、干咳、吞咽困难。

(5)月经不正常的大出血,经期以外的出血。

(6)鼻、耳、膀胱或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7)经久不愈的伤口,不消的肿胀。

(8)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

2.根据我国特点,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提出了我国常见肿瘤的十大警告信号: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房、颈部或腹部的肿块,尤其是逐渐增大者。

(2)身体任何部位久治不愈的伤口、溃疡,如舌头、颊黏膜、皮肤等处。

(3)中年以上的妇女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分泌物(白带)增多。

(4)进食时胸骨后闷胀不适、灼痛、异物感、哽噎感或进行性的吞咽困难。

(5)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

(6)持续性消化不良。

(7)大便习惯改变或有便血。

(8)鼻塞、鼻出血,重则头痛或出现复视。

(9)黑痣突然增大或破溃、出血、原有毛发脱落。

(10)无痛性血尿。

四、关注警号的重要性

值得强调的是,了解早期警号不仅是患者的事。医生也必须熟悉癌症警号,提高对早期癌的警惕性。医生误诊者多误以为是良性疾病。误诊就意味着误治,这会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尽管一些癌症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但在努力提高早期发现水平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及时发现相对早期的肿瘤,能使更多的癌症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机会。比如肺癌中的鳞癌发展速度较缓慢,病程较长,通常首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故手术治疗的机会比较多,被认为是以局部为主的癌。大肠癌大多生长缓慢,转移也较迟,主要是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50%。由于存在误诊,使临床早期发现率低,失去根治机会。

五、内脏癌的皮肤表现

大量事实证明,许多内脏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症状,这些皮肤症状可发生在内脏癌发生之前数月甚至数年,从而为我们提供癌存在的信息,对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癌的皮肤表现分两类,一类是转移性皮肤表现,另一类是非转移性皮肤表现。前者较罕见,为晚期表现,不属本文讨论范畴。后者实际上属于副癌综合征。这种皮肤病变可以是特异性的,也可以是非特异性的。现简要介绍如下。

1.消化系统

胃癌者,可合并皮肌炎、黑棘皮病,疣、赘样损害,毛囊角化病等;食管癌者,掌蹠角化可伴发于食管癌,且有家族史;结肠癌者,皮脂腺的肿瘤较结肠癌先出现,Peutz-Jeghers综合征表现为黏膜皮肤色素沉着和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此种息肉易恶变,其他如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汗毛过度生长、黑棘皮症等;胰腺癌者,可伴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肝癌者,皮肤表现罕见,主要有皮肤卟啉症、多发性肌炎、黑棘皮病等。

2.神经系统

脑肿瘤患者的主要皮肤病变为瘙痒、色素改变、过度角化、疱疹等。

3.内分泌系统

胸腺肿瘤常可伴发落叶性大疱疹,甲状腺肿瘤可伴发神经纤维瘤。

4.呼吸系统

肺癌患者的皮肤表现较为多见,主要有全身瘙痒、鲍温氏病、角化棘皮病、皮肌炎、硬皮症、杵状指、黑棘皮症、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的局部皮肤出汗或潮红。

5.网状内皮系统

网状细胞肉瘤患者的皮肤损害多为非特异性,如瘙痒症、斑丘疹及多形红斑样损害。白血病患者的特异性损害:皮肤浸润包括结节、块状浸润,也可出现红皮病、溃疡、坏疽性脓皮症。非特异性损害:荨麻疹、多形红斑、瘙痒症等。恶性淋巴瘤患者,特异性损害较少见,一般为多发性皮疹和皮下结节,非特异性损害以阿杰金氏淋巴瘤最常见,可出现色素沉着、皮肤瘙痒、鱼鳞病样萎缩、剥脱性皮炎、带状疱疹、结节性红斑等表现。蕈样肉芽肿及Sezary综合征患者的皮肤损害包括皮肤红斑、脱屑、苔藓化瘙痒,晚期可有块斑或肿瘤突起,也可见溃疡、红皮病及剥脱性皮炎,有的损害在肿瘤出现前数年即可发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有皮肤结节性丘疹,也可见皮肤黄疣、淀粉样变性,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硬化等。

六、中医传统诊法及中药应用在癌症早期发现的作用

中医学对癌症的早期发现主要采用耳诊、舌诊、指甲诊法、头发诊法、穴位压痛诊断法以及提高影像诊断的清晰度等来对高危人群或早期癌症患者进行初筛检查。

1.望舌象

舌象是人体之外候,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反映体,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舌象比脉象稳定易辨,越来越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全国舌象研究协作组发现,癌症组的青紫舌为正常人组的9.27倍,其中胃癌占42.85%,食管贲门癌占26%,子宫颈癌占19.23%。癌症组腻苔为正常人组的1.18倍,食管癌占56%,肺癌占49.9%。肿瘤组肿大舌为正常人组的1.86倍,肺癌为多,食管癌次之。段锦龙采用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分析了3053例食管癌高危人群舌象特点,发现舌体瘀斑在食管低级别上皮瘤变组、高级别上皮瘤变组中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通过建立食管癌Logistic回归模型后发现红舌、舌体瘀斑、黄白相兼苔是食管癌的高危因素。翁佩珊通过观察初诊肠道癌前病变患者舌象特点,发现舌苔厚腻者有存在癌前病变的可能,而青紫舌、有色厚苔提示患者有肠癌可能,肠道癌前病变组出现有色舌苔人数比正常肠黏膜组多,并认为可根据舌象特点来预测患者是否存在癌前病变,进而用于指导临床筛查大肠癌。孙善琳等认为,上消化道癌症患者的腻苔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患者。

舌象与肿瘤、瘀症、病位及病程关系密切,可以补充常规检查指标的不足之处。用舌诊指标初筛高危人群或肿瘤患者,并结合病理探索其与瘤谱、证型、病程之间的关系,已经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现可以作为初筛肿瘤或预测病程的一种参考指标。

2.耳诊法

中医学认为,耳郭作为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反映整体的全息功能和作用,当人体某脏腑发生病变时,在耳郭的相关部位耳穴上会有反应,从而协助诊断疾病。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采用信息探测仪、视诊和耳壳染色三种手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采用电探测方法,癌症组的耳根电流明显低于耳郭区电流和相应部位耳穴电流及相关部位(即中医学所说相表里的脏腑)耳穴电流;而一般疾病组的耳根电流则低于相应部位耳穴电流,但高于相关部位耳穴和耳郭癌区的电流;正常人组耳根电流明显大于其他部位的电流。耳郭视诊方面发现癌症组的耳轮色素沉着发生率和耳郭相应部位耳穴软骨增生、脱屑及某区软骨增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一般疾病组及正常人组。其中,某一区域和食道穴耳郭背部软骨增生为首次发现。采用耳郭染色方法观察到癌症组、一般疾病组、正常人组的耳轮及耳郭中7个具有不同代表性穴位染色率分别为75%、12.92%、2.61%和61.20%、40.50%、3.48%。这表明癌症组极易被染色,且短期内不易褪色,正常人组基本上无阳性反应。叶艳等提出恶性肿瘤的阳性反应点是“五穴一区”(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肿瘤穴”、相应部位的耳穴和肿瘤特异区),其中“肿瘤穴”位于耳背的百灵、足、臀三穴连线的三角形内偏上处。无肿瘤者该穴一般无阳性反应,恶性肿瘤患者该穴大都呈强阳性反应,良性肿瘤患者该穴呈阳性反应一般较弱。

3.穴位按压法

此法即癌症的穴位压痛与指压疗法,是通过患者经络神经检查,以相应穴位压痛阳性反应为诊断依据同时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癌症患者出现疼痛即是癌变的征候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机体功能障碍,脏腑正常生理机能遭到破坏(癌细胞的侵袭),体表在一定区域穴位就会出现相应的“反激压痛点”,表现出肿胀、过敏、沉痛、胀痛、酸痛、绞痛、痉挛性疼痛等异常现象。

癌症的穴位压痛诊断是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按压或滑动检查,以发现穴位压痛点。李佩群发现,当臀横线与腘窝横线连线中点偏外5分处的大郄穴出现疼痛时,提示患者很可能已患癌症。再配合其他穴位,有助于进一步定位可疑癌症部位。如诊断食道癌需配穴食道下俞和食关;配合中脘、承满可诊断胃癌;配合大肠俞、天枢,可诊断直肠癌;配合肺俞可诊断肺癌;配合胆俞可诊断胆囊癌;配合肾俞可诊断肾癌;配合膀胱俞可诊断膀胱癌;配合生殖点与次髎可诊断前列腺癌;配合次髎、带脉或三阴交可诊断子宫癌;配合积聚块、次髎或三阴交可诊断卵巢癌等。

4.望指甲

指甲是显示人体疾病的小银幕。健康人的指甲平清、光滑、半透明,呈均匀的淡红色,有一定的弧度附着指端。在它的根部有一对半月状的白灰的甲弧,对指甲有保护作用。指甲的外形、光泽、颜色的变化,反映了机体的健康状况。指甲的横嵴和纵嵴高度弯曲隆起,可能是癌瘤病变的反映之一。临床上可以见到某些胃窦癌和大肠癌患者极为明显地呈现出指甲的横嵴高度弯曲隆起,色泽枯槁、津液干涸。

5.望头发

头发是一面特殊的镜子,它能照出机体的状况。癌症患者头发无华、变硬变脆,枯槁易脱。烧焦后,气味淡薄,易捻成粉灰状。

6.其他

掌纹诊断和味觉诊断法也可供参考。如鱼际横曲纹特别浅短,小指纵横纹理紊乱不清,掌面呈暗红紫色或 img 白无华。口干、味觉消失和厌食可能是癌症的重要标志,如同时伴有大便如羊屎者,可能是消化道癌的噎膈症。 60ndUeOs03QzvZmDVqpZ9yHrqWoPz3s3u4z2yRiUg123vSFXY384QYWiSVubXey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