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中小儿病辨证多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为主。同时,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和三有余、四不足的生理特点,临证时急性热病、传染病及痰湿病症也较为多见,因此,六淫辨证、疫疠辨证及痰食辨证也较为常用。
八纲辨证是总纲,任何一种辨证方法,均离不开八纲;任何一种病症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和概括。其中,阴阳是八纲的总纲,可总括病症的分类;表里可概括疾病的深浅;寒热可概括疾病的属性;虚实可概括邪正的盛衰。疾病按照八纲辨证,可以确定其类型,预测其趋势,明确其治疗方向。
八纲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如辨别表里必须与寒热虚实联系,辨别虚实又必须与表里寒热联系。此外,尚有表证入里、里证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虚实互变之间的转换。因此,运用八纲进行辨证时,不仅要熟练掌握八类证候各自的特点,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是八纲证的总纲,可以概括其他六个方面的内容,即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
(1)辨阳证、阴证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阴易衰,阳也易衰。一般机能亢奋,正气抗邪力强的,为阳证,可见小儿精神兴奋,身热肤温,面红腮赤,唇红而燥,哭声洪亮,烦躁不安,呼吸气粗,口渴引饮,腹痛拒按,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干红,舌苔黄燥,津乏不润,指纹多浮,色多紫滞,脉浮、数、洪、滑等;反之,机能衰减,正气抗邪力弱的,为阴证,可见小儿神疲乏力,哭声低微,睡喜伏卧,缩手蜷足,目睛无神,不欲见人,声低息微,恶寒欲被,四肢欠温,喜偎母怀,腹痛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面色无华或晦暗,舌质淡而胖嫩,舌苔白薄,滑润多津,指纹多沉,色多淡红或淡青,脉沉、迟、细、微、濡、弱等。
(2)辨阴虚、阳虚
小儿为“稚阴”之体,津液易耗。阴虚液少,阴不制阳,虚热内生则产生阴虚证候,故津液不足是阴虚证的主要病机。临床常见患儿形体消瘦,面颊潮红,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咽干,或干咳无痰,或虚烦不寐,口唇干燥,唇色樱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等。
小儿为“稚阳”之体,阳气易衰。阳气亏损,温煦功能减退易产生阳虚证候,故阳气不足是阳虚证的主要病机。临床常见患儿精神倦怠,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倦卧嗜睡,虚汗自出,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口淡无味,唇舌淡白,苔润滑腻,脉沉迟无力等。
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所以小儿肺胃阴虚和脾肾阳虚较为多见。
(3)辨亡阴和亡阳
小儿疾病传变迅速,如在大热大汗、喘促惊厥、大吐大泻或失血等情况下,未予及时救治,则正气迅速亡失,最易出现阴竭阳衰的亡阴、亡阳证候。
亡阴证是机体阴液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功能衰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患儿见目眶深陷,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舌干燥,渴喜冷饮,大汗淋漓,面色红赤,四肢温和,舌质红绛而干,脉细数无力。
亡阳证是机体阳气突然脱失,而致全身功能衰竭所表现的危重证候。患儿见面色苍白,冷汗自出,或大汗淋漓,汗出如油,精神萎靡,呼吸气微,口不渴,喜热饮,四肢厥冷,畏寒蜷卧,舌白而润,脉微弱欲绝,指纹淡红。
张景岳《景岳全书·小儿则》曰:“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以至惊风吐泻及寒热疳痫之类……故凡外感者,必有表证而无里证,如发热头痛,拘急无汗,或因风搐搦之类是也。内伤者,止有里证而无表证,如吐泻腹痛、胀满、惊疳、积聚之类是也。”表里是辨别疾病所在部位和病势浅深的两个纲领。皮肤、毛窍、肌肉、经络等为外属表,五脏六腑、髓海为内属里。外感六淫之邪,初在肌肤属表;病邪深入,或内伤乳食,或脏腑本身病变所致属里。表证和里证可同一时期出现,称为表里同病,多见于初病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表证未解,又传于里;旧病未愈,又加新病,如本有内伤,又加外感,或先有外感,又内伤饮食等。
(1)辨表证、里证
表证多见于外感病邪的早期,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指纹浮。其中风寒袭表者为表寒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唇舌淡、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等。风热外感者为表热证,症见发热有汗、头目昏痛、鼻流浊涕、口渴、唇红舌红、舌苔薄白、脉浮数、指纹浮紫等。
里证是指病位深入于里,累及脏腑、气血、骨髓等的一类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分为里寒、里热、里虚、里实等。其中里寒证症见畏寒肢冷,口不渴,恶心呕吐,腹痛便溏,或完谷不化,澄澈清冷,大便色青,唇舌淡白,舌苔白滑,脉沉迟等。里热证症见发热、出汗、烦渴、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面赤、唇红、舌质红、舌苔黄、脉沉数、指纹沉而紫滞等。里虚证症见神疲少动,哭声无力,懒于言语,气短声低,呼吸息微,不欲乳食,大便稀溏,或久泻不止,舌质淡或红,舌苔白或中心无苔,脉沉弱,指纹沉淡。里实证症见发热,或不发热,烦躁,声壮,气粗或喘,口舌生疮,胸腹胀满,大便秘结,或谵语发狂,舌质干红,舌苔黄燥,脉沉实,指纹沉滞等。
(2)辨表里同病
既有表寒证的存在,而又有里热表现,则为表寒里热证,依此类推,尚有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等。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和热是鉴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阴证属寒,阳证属热,阴与寒、阳与热是同一性质的。辨别疾病属于热证还是寒证,是确定治疗的基本原则。两者的治法迥然不同,故辨别寒热二证是儿科临床应当首先注意的问题。当然疾病的临床表现并不十分一致,由于小儿素体差异和感邪之不同,所以有单纯的寒证和单纯的热证,也有寒热错杂,以及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各种区分。
(1)辨寒证、热证
寒证症见畏寒,身冷,手足不温,精神多静,喜偎母怀,口和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面色苍白,唇舌淡红,舌苔白滑,脉迟缓,指纹青红等。热证症见发热,手足躁动,精神烦躁,或神昏谵语,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短黄,面红腮赤,咽喉红赤,唇舌色红,舌苔白薄或黄糙,脉滑数,指纹紫滞等。
(2)辨寒热错杂
儿科疾病除了单纯的寒证和热证外,还有寒证和热证同时出现而形成的寒热错杂证候,如表寒里热、表热里寒、上热下寒、上寒下热之类。
(3)辨寒热真假
张景岳说:“寒极则生热。”“热极则生寒。”这说明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儿科疾病在发展到热极或寒极的严重阶段,有时会出现一些假象,这种假象,称之为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
1)真寒假热:即本证属寒,反见热象。表现为身虽热反欲衣被;面虽赤而浮红娇嫩,舌淡而润;口虽渴而不欲饮或喜热饮;脉虽浮数而按之无力等。此即热在肌表而寒在脏腑。例如小儿肺炎,在出现颊红、咳嗽、烦躁、口渴,甚至揭衣去被、脉亦浮数的同时,又有苔黑而滑,二便清利不热,口虽渴而不欲饮,或虽饮而不多,且喜热汤的表现。
2)真热假寒:即本证属热,反见寒象。表现为手足不温,身虽寒反不欲衣被;面虽晦暗而唇焦燥热,或舌红而干,或舌起芒刺,口渴喜冷饮;脉虽沉细而按之有力等。此即寒在肌表而热在脏腑。如小儿疫毒痢,在病重时既见四肢厥冷、脉沉而涩,又见舌红苔黄,或黑而干,大便闭结,或虽下利而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吮乳口热,渴而喜冷饮。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实是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个纲领。小儿由于机体阴阳都不足,所以患病以后,正气易溃,邪气易实。在临床表现上,虚实是两种性质相反的证候,但在辨证上,二者又有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如虚中夹实、实中夹虚等。
(1)辨虚证、实证
虚证多见肌肉消瘦,面色㿠白,精神倦怠,少气懒言,声低息微,哭声无力,食少便溏,唇舌淡红,舌体枯萎或肥嫩,脉虚弱,指纹淡红等。虚证又有虚寒和虚热两种。虚寒者常见畏寒,肢冷,便溏,尿清,面白,唇淡,舌淡,苔白,脉迟无力,指纹青淡。虚热者常见午后潮热,盗汗,咽干,虚烦不寐,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嘴唇樱红,舌红苔少,或无苔,脉虚数,指纹淡滞。
实证多见肌肉丰满,呼吸气粗,哭声有力,胸膈胀满,腹痛拒按,脉象有力,指纹紫滞等。
(2)虚实夹杂
患儿素体虚弱,感受外邪,或内伤乳食,或正气已溃而邪热鸱张,都可以出现虚实夹杂的证候。如小儿哮喘,痰涎壅盛,咳嗽喘急,吸气困难,动则喘甚,形寒肢冷,为虚中夹实证。小儿疳积,腹部胀满,二便不利,同时又见形体消瘦、饮食减少、气弱乏力等虚象的,多为实中夹虚证。其辨别关键在于虚实的孰多孰少。
《灵枢·逆顺肥瘦》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小儿药证直诀·变蒸》曰:“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病源方论·养子十法》说:“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脑髓、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皆未坚固。”《育婴家秘·发微赋》曰:“小儿血气未充……肠胃脆弱……神气怯弱。”小儿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属不足,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具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及“肾常虚”的特点。
小儿“肺常不足”,肺脏发育未臻完善,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易为邪气所犯。同时,小儿肺泡数量少且面积小,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胸廓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导致小儿呼吸功能未完善,呼吸储备量较小;小儿呼吸道短且比较狭窄,黏膜薄嫩,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较差;肺内含血量多,含气量少;血中IgG、IgA及呼吸道的分泌型IgA均较低,因此,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易出现咳嗽、气喘、咳痰、声音嘶哑、鼻塞流涕等症。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传导之官,肺与大肠病变致大肠传导失司,常出现大便秘结、泄泻等症。
风热犯肺证:多因外感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致。症见鼻塞,流黄涕,咳嗽,咳痰黄稠,不易咳出,甚则气喘鼻扇,常伴发热,微恶风寒,口渴欲饮,咽红肿痛,烦闹不安等,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风寒束肺证:多由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肺卫,致使肺气失宣而成。症见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微有发热,咳嗽或气喘,痰稀色白多泡沫,口不渴,或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痰热壅肺证:多因外邪犯肺,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或素有宿痰,内蕴日久化热,痰与热结,壅阻于肺所致。症见咳嗽气喘,痰液黄稠难咳,甚则咳吐脓血,鼻翼扇动,咽喉肿痛,烦闹不安,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痰湿阻肺证:多因脾阳素虚,气不化水而生痰湿。症见咳嗽气喘,痰多色清质稀,或有喉中哮鸣,或兼恶寒流涕,舌质淡,苔白滑,脉滑。
肺气虚弱证:多由久病咳喘,耗伤肺气,或因脾虚水谷精气化生不足,肺失充养所致。症见面白神疲,形寒声怯,咳嗽气短,咳声无力,咳甚气喘,动则加剧,或有自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弱。
肺阴亏虚证:多因燥热伤肺,耗伤肺阴,或汗出伤津,阴津耗泄,或久咳不愈,耗损肺阴,渐致肺阴亏虚而成。症见形体消瘦,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口咽干燥,或声音嘶哑,干咳无力,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舌红少津,舌苔少,脉细数。
大肠湿热证:常由饮食不节或不洁所引起,湿热邪气阻滞大肠,以致大肠传导失司所表现的证候。症见腹痛,暴注下迫,大便黄浊秽臭,肛门灼热,或有里急后重,便下黏液脓血,常有发热烦渴,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脾胃位于中焦,互为表里关系。小儿“脾常不足”,运化能力比较薄弱。同时,小儿消化道的腺体(如唾液腺、胃腺、胰腺等)发育不足,消化酶分泌量少,导致对食物的消化力弱;消化道的弹力组织和肌肉纤维发育差,食物的传导功能也弱,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等症。
脾气虚证:常由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等伤脾耗气所引起。症见面色无华,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薄,或有久泻脱肛,或见紫癜便血,常自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脾阳虚证:常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损伤脾阳所引起。症见面色㿠白,形寒肢凉,口不渴,纳呆食少,脘腹胀痛,喜暖喜按,尿清便溏,或见浮肿尿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弱。
寒湿困脾证:常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居处潮湿所引起。症见头重身困,泛恶欲吐,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口淡不渴,腹痛腹泻,或见黄疸晦暗,舌体胖,苔白腻,脉濡缓。
湿热蕴脾证:常由感受湿热邪气,或过食肥甘,积湿化热所引起。症见脘腹痞闷,呕恶厌食,口苦腹胀,肢体困倦,或见肌肤、黄疸鲜明,或见身热尿黄便溏,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胃虚寒证:常由过食生冷,损伤胃阳,或过用寒凉攻伐药物等所引起。症见胃脘隐痛,饮冷加剧,喜暖喜按,食欲不振,口淡乏味,泛吐清涎,面色少华,疲乏体弱,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胃阴虚证:常由温热病后期,胃阴耗伤,或气郁化火伤阴所引起。症见饮多食少,脘痞不舒,隐隐灼痛,口干舌燥,或胃脘嘈杂,或呃逆干呕,大便干结,舌质红干,舌苔少或无苔。
胃热炽盛证:常由过食辛辣温燥之品,或气郁化火犯胃引起。症见胃脘灼痛,嘈杂吞酸,渴喜凉饮,或纳则胃痛,或食入即吐,或消谷善饥,口臭齿衄,牙龈肿痛,尿黄便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有力。
食积胃肠证:常由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伤及胃肠所引起。症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纳呆厌食,嗳气酸馊,恶心呕吐,矢气泻下酸腐臭秽,呕吐、泻下后胀痛稍减,舌苔垢腻,脉滑。
小儿肝常有余。肝胆病变,常表现为疏泄功能失常,或肝不藏血,阴血亏虚,筋脉失养,目失涵养等,出现动风抽搐、黄疸、口苦、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胁痛、呕吐、肢体痿痹等。肝与胆病辨证,以风证为纲,结合虚实、气郁、湿热等进行。
热盛动风证:常由热邪燔灼肝经所引起。症见高热神昏,两目窜视,项背强直,牙关紧闭,手足躁扰或抽搐,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指纹青紫。
肝胆湿热证:常由感受湿热邪气,或过食肥甘,积湿生热,侵犯肝经所引起。症见身目黄疸,口苦胁痛,纳呆呕恶,渴不多饮,发热或寒热往来,尿色黄浊,或见阴痒湿疹,或见睾丸肿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指纹紫滞。
肝气郁结证:常由精神刺激,情志不遂以致肝失疏泄所引起。症见抑郁或急躁易怒,胸闷喜叹息,胸胁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舌苔薄白,脉弦,指纹滞。
肝火上炎证:常由火热之邪伤肝,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所引起。症见面红,目赤肿痛,头痛易怒,烦躁难寐,口苦咽干,胁痛吐酸,或有呛咳咯血,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指纹紫。
肝阴虚证:常由久病伤阴或肾阴不足以致水不生木所引起。症见头晕耳鸣,面颊烘热,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有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舌苔少或薄黄,脉弦细数,指纹淡红。
肝血虚证:常由血的生成不足,或久病耗伤阴血所引起。症见面白无华,唇指淡白,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为夜盲,或肢体麻木,或心悸怔忡,舌质淡,舌苔薄,脉细弱,指纹淡白。
小儿心常有余。心与小肠病变,常表现为心主血的功能失常和心主神志的功能失调,出现心悸怔忡、心烦易惊、夜啼多汗、行为失常、神志失聪等症。心与小肠病辨证,以虚实为纲,虚在血、气、阴、阳,实在痰、火、瘀、热,亦多虚实夹杂,须注意辨其兼夹证候。
心气虚证:多由于素体久虚,或久病失养等原因所致。症见心悸气短,或怔忡不安,易惊少寐,多动虚烦,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自汗且动则加重,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或结代。
心血虚证:常由失血过多,久病耗伤,或生血减少等所引起。症见心悸或怔忡,心烦多梦,健忘眩晕,发黄不泽,面白无华,唇指色淡,舌质淡白,舌苔薄,脉细弱。
心阴虚证:多因思虑太过,暗耗心阴,或因热病后期,耗伤阴液,或肝肾等脏阴亏累及于心所致。症见心悸或怔忡,心烦少寐,潮热或低热,手足心热,多动不宁,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舌苔光滑或薄黄,脉细数。
心阳虚证:常由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症见心悸气短,动则加重,易惊健忘,反应迟钝,神疲自汗,面色淡滞,畏冷肢凉,或见足跗浮肿,舌质淡润,舌苔白,脉迟弱或结代。
心阳暴脱证:为心阳衰极,阳气突然外脱所表现的危重证候。症见心悸气短,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口唇青紫,神识不清,脉微欲绝等。
心火亢盛证:为心火内炽所表现的证候。症见烦躁不安,夜啼少寐,面红口渴,甚则狂躁谵语,或衄血鲜红,口疮口糜,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数。
心血瘀阻证:多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脉痹阻不通,血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症见胸闷不舒,心悸不宁,唇指青紫,或见肌肤紫癜,出血紫暗,舌质暗红或见瘀斑,苔少而润,脉涩或结代,指纹紫滞。
痰迷心窍证:为痰浊蒙闭心神,以致精神、情志异常所表现的证候。症见精神抑郁,神识呆滞,举止失常,喃喃自语,甚痴呆木讷,或昏迷痰鸣,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痰火扰心证:指痰火扰乱心神,以致神志异常所表现的证候。症见面赤气粗,烦闹口渴,多啼少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甚神昏谵语,狂躁妄动,哭笑无常,精神错乱,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小肠虚寒证:常由寒邪侵犯小肠引起。症见小腹隐痛喜按,得温则减,肠鸣溏泻,食欲不振,小便频数色清,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缓。
小肠实热证:常由心火亢盛,移热于小肠所引起。症见心烦多啼,小便赤涩,或茎中作痛,尿急尿频,或有尿血,面赤唇红,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小儿肾常虚。肾与膀胱病变,常表现为藏精、主水、纳气等功能失常,出现水肿、小便异常、久喘、生长障碍、发育迟缓等症。小儿肾常不足,加之有先天禀赋不足,故临床小儿肾脏证候,以虚证为主,虚实夹杂占少数,膀胱病变则以湿热证多见。
肾精不足证:常由先天禀赋不足所引起。症见发育迟缓,身材矮小,骨弱肢软,鸡胸龟背,囟门迟闭,反应迟钝,智识不聪,舌质淡,舌苔少,脉细弱。
肾阳虚证:常由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所引起。症见形寒肢冷,喜卧嗜睡,神倦乏力,浮肿尿少,或尿频,尿多色清,夜间遗尿,久泻溏薄清冷,久喘气短不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肾阴虚证:常由久病虚劳,或温热病后期,灼伤肾阴所引起。症见头晕目眩,颧红口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低热盗汗,生长迟缓,尿黄便结,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
肾虚水泛证:常由禀赋不足,或久病伤肾,肾阳亏虚,气化失权,水湿泛滥引起。症见面白无华,精神萎靡,畏寒肢凉,周身浮肿,下肢肿甚,按之凹陷难起,心悸气促,小便短少,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膀胱湿热证:常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引起。症见尿频尿急淋涩,排尿灼热疼痛,或见尿中砂石,或见尿血癃闭,腰酸腰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膀胱虚寒证:常由年幼发育未全,或久病失调,或脏腑传变,致命门火衰而膀胱失去温煦所起。症见小便频数量多,或尿少不利,尿色清澈,或见遗尿,少腹隐痛,喜暖喜按,舌质淡,舌苔白,脉沉迟。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病证的发生,多与季节气候和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居住湿地易患湿病等。小儿六淫辨证,是运用六淫病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对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辨别疾病的病理本质属性的辨证方法。六淫辨证是外感病病因辨证的基本方法,在儿科很重要。这主要由于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又寒温不知自调,因而与成人相比,小儿更易被“六淫”邪气所伤。
风为春季主气,但四季皆有。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善动不居,变化多样,有向上、向外、主动的特点。风为百病之长,寒、暑、湿、燥、火诸邪,多附于风而犯人。小儿肺脏娇嫩,卫外未固,最易为风邪所伤。因而,风邪是小儿发病的重要原因,占小儿外感致病因素中第一位。
风邪证候为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喉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指纹浮见于风关,或见有关节游走疼痛,皮肤瘙痒,丘疹时隐时现等。小儿风邪外感易与其他病邪兼夹致病,常见有夹寒、夹热、夹湿等,如感冒时的风寒证、风热证,以及风寒湿三邪合致的痹证等。小儿脾常不足,感受风邪还常常兼夹食滞,出现表里同病的证候,临床既有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喷嚏等表证,又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里证。风为阳邪,善行数变,风邪外袭,常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如不及时疏解,易由表及里,化热化火,引动肝风,出现惊风等证。
寒为冬季主气,故冬季多寒病。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性主收引。寒邪致病,有全身或局部寒冷感、涎液及大便澄澈清冷、常有疼痛等特点。小儿卫阳不足,易感外寒,脾阳不足,易中内寒。寒邪客表,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寒邪直中,见脘腹冷痛,肠鸣吐泻,手足欠温,舌淡苔白,脉沉紧或沉迟,指纹沉滞。
暑气为夏令的主气,一般不致病,但部分小儿禀赋不足,体质虚弱,不能适应夏季酷热气候,易感暑气。暑邪致病具有热性病的特点,同时还有易于伤津耗气、多夹湿邪的特点。因其临床表现的不同,又有暑温、暑湿、暑风、暑痉、暑厥、中暑等多种病名。小儿对暑湿热三气耐受性差,受邪后发病急骤,传变迅速。
暑邪证候为高热多汗,口渴引饮,面赤气粗,身重脘闷,纳谷呆滞,小便短赤,或有呕吐腹泻,或有神昏惊厥,舌质红,苔黄多腻,脉数。小儿感受暑邪,易发生高热、昏迷、抽搐等暑风、暑痉的危重证候。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往往反映出热、痰、惊、风的病理变化,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互为因果,互相联系,为暑邪的特点。
湿为长夏主气,故长夏多湿病。湿为阴邪,重浊黏滞,易于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致病,有重滞沉着、难以速愈的特点,又因脾喜燥而恶湿,故湿病多见脾气困遏的证候。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尤易为湿邪所伤,湿盛则濡泻,故小儿泄泻在脾胃病中最为多见。
湿邪证候为头重而痛,肢体困倦,关节疼痛重着,脘闷纳少,口淡无味,脘腹胀满,大便溏泄,小便短少,或见肌肤肿胀,或有恶风发热,汗出热不解,舌苔白腻,脉濡,指纹滞。
燥为秋季主气,故秋季多燥病;燥邪致病易伤津液,又因肺为娇脏,胃喜柔润,故燥邪易伤肺胃之阴。燥病证候有温凉之分:初秋流火未尽,多见温燥;深秋气候转凉,多见凉燥。小儿肺脏娇嫩,津液易伤,故燥病亦为常见。
温燥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少汗,鼻干咽燥,咽痛声嘶,口渴烦闹,干咳少痰,甚至痰中带有血丝,咳引胸痛,大便干结,舌质红干,舌苔微黄。凉燥证见恶寒,发热或不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口鼻干燥,咳嗽少痰,舌质干,舌苔薄白。
火为阳邪,六气皆从火化,小儿又易于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燥等病因均可化热化火,故小儿所患热病最多。火性具有炎上、灼津及易于伤心、动风、出血等特点。火为热之极,小儿因体质因素,又容易生风动血,发生昏厥、抽搐、发斑、出血等。
火邪证候为高热,汗出,烦闹啼哭,口渴引饮,面红目赤,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或见神昏谵语,四肢抽搐,或见吐血衄血,发斑出疹,舌质红或绛,舌苔黄,脉洪数,指纹紫。
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其引发的疾病有起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易于流行等特点。小儿之体为“稚阴稚阳”,形气未充,御邪能力较弱,是疫疠邪气传染的易感群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在儿科常见,且容易在儿童中流行,发病后证候易于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疫疠从鼻而入,多数先见憎寒发热,继而高热,头身疼痛,脉数,或头痛、项强、呕吐,或有神昏、谵语、抽风,或有吐衄、发斑、出疹等。疫疠从口而入,多数见高热腹痛,呕恶吐泻,舌苔黄腻,或有里急后重,大便脓血,或有肢厥神昏,呼吸不利,或有目黄肤黄,尿如柏汁等。
因疫疠之邪的性质不一,其证候表现亦多种多样。疫疠病证的共同特点是性质多属火热,从鼻而入多见于冬春季节,从口而入多见于夏秋季节,在小儿更多见重症,易于产生后遗症。疫邪肆虐,部位各有侧重,故可见三焦、五脏的多种不同证候。其病情传变,多数仍以卫、气、营、血为序,但往往不是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循序渐进,而是传变迅速,显示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或气营血分证同见,或直入营血等。
痰为水湿不化之病理产物。小儿脾常不足,易于蕴湿生痰;外感六淫化热,易于炼津为痰。故儿科病证,尤其是肺系疾病,常见有形之痰,温疫及心肝疾病常见无形之痰。痰病辨证,先分有形、无形,再结合脏腑、卫气营血进行。
有形之痰证候为咳嗽,咳出痰液,喉中痰鸣,气粗喘息。寒痰证见形寒肢冷,畏寒喜温,咳痰清稀色白,口和不渴,舌质淡,苔白腻。热痰证见发热痰黄,稠黏难咳,烦闹口渴,咽红咽痛,舌质红,苔黄腻。痰滞经络则见痰核瘰疬,质硬滑动。
无形之痰证候为神识不清,或言语无常,迟钝痴呆,或猝然昏迷,谵语妄动。痰火证见狂躁不宁,嚎叫哭闹,或伴发热,舌质红,舌苔黄。痰浊证见木讷迟滞,寡言失语,倦怠嗜卧,或有吞咽困难,舌苔白腻。
小儿脾胃薄弱,又常有饮食、喂养不当,易为乳食所伤,积滞中焦,食而不化,成为食滞证。乳食积滞,总属实邪,伤食之初,多为乳食壅积,积而不消则化热,素体脾虚则虚实夹杂,易积难消。
伤乳积滞见脘腹饱胀质软,呕吐乳片,口泛乳酸味,不欲吮乳,大便酸臭。伤食积滞见脘腹胀满疼痛,嗳气酸馊,呕吐未消化食物,不思进食,烦闹不宁,大便臭秽,便后痛减,舌苔腻,脉滑有力,指纹紫滞。
积滞化热见脘腹胀满,面黄恶食,腹部灼热,或午后低热,烦闹少寐,夜寐易醒,好动不安,大便秽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脾虚夹积见面色萎黄,困倦无力,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大便溏薄,或夹乳食残渣,形体瘦弱,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指纹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