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眼干涩不爽,双目频眨,不耐久视,或能近怯远,能远怯近,视物昏花,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兼见颧红,耳鸣,盗汗,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加减:若口干少津明显者,可加五味子、玄参、北沙参以养阴生津;白睛隐隐淡红者,可加地骨皮、桑白皮以清热退赤。
症状:眼干涩不爽,瞬目频繁,久视疲劳,白睛如常或有赤脉,或黑睛生星翳,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兼见咽干涕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
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
加减:可于方中加太子参、五味子以益气养阴。黑睛生翳者,加木贼、蝉蜕、密蒙花、菊花,以疏风明目退翳。
症状:眼干涩隐痛,白睛淡赤,睑内红赤,间夹粟粒样小泡,可见白色泡沫状眼眵,胞睑有重坠之感,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病程持久难愈,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除湿。
方药:三仁汤加减。
加减:若白睛赤脉稍显者,可加黄芩、桑白皮、地骨皮、丹皮,以清热泻肺,凉血退赤。
症状:患暴风客热、天行赤眼之后期,目干涩痛,眵少羞明,或视物稍感昏蒙,睑内稍红,丝脉略粗,白睛赤脉少而久不散退,可见黑睛有微小星翳,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泪液分泌减少,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清热散邪利肺。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
加减:若阴伤而无湿者,可去方中之茯苓、泽泻,加金银花、薄荷,以加强疏散外邪之力;加北沙参、生地黄,以助滋阴润燥之力;加红花、赤芍,以凉血活血退赤。
症状:痒涩不适,多眵多泪,胬肉初生或进展,赤脉集布,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祛瘀清滞。
方药:栀子胜奇散加减。
加减:可于方中加凌霄花清热。若赤脉密布者,可加赤芍、丹皮、郁金,以散瘀退赤;大便秘结者,去羌活、荆芥穗,加枳实、大黄,行滞通腑;口干欲饮者,加生地黄、北沙参以滋阴。
症状:患眼痒涩不适,甚则痒痛难睁,眵多黏结,胬肉头尖高起,体厚而大,赤瘀如肉,发展迅速,溺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泻积热,祛瘀消滞。
方药:泻脾除热饮加减。
加减:若素体不虚者,可去方中黄芪,加连翘、夏枯草,以增强清热泻火、消散壅滞之力;无便秘者,或体虚者,去方中大黄、芒硝;红赤甚者,加赤芍、丹皮、生地黄、玄参,以凉血清热退赤。
症状:患眼痒涩间作,胬肉时淡时红,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舌质红,苔薄黄或无苔,脉细而数。
治法:滋阴降火,祛瘀消滞。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加减:可于方中加刺蒺藜、赤芍、当归、红花,以祛瘀消滞。心烦失眠显著者,加炒酸枣仁、麦冬、五味子,以养心安神,加地骨皮、银柴胡,以清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