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腺囊肿又称霰粒肿,临床比较常见,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它由一层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内含有睑板腺脂质分泌物及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霰粒肿形成的原因可能由于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而致睑板腺开口阻塞,腺体分泌的脂质代谢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造成挤压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儿童及成人皆可患病,主要表现为上睑或下睑皮下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囊性肿块,发病较为隐匿,小的囊肿经仔细触摸才能发现,较大者可使皮肤隆起,但与皮肤不粘连,边界清晰,无疼痛感,与肿块对应的睑结膜面可见局限性紫红色或灰白色病灶。通常小的霰粒肿可自行吸收,但囊肿较大者多难吸收,或逐渐长大,也可自行破溃,排出脓样内容物,在皮肤面形成暗红色角质样肉芽肿,或突破结膜面形成息肉样肉芽肿。西医治疗多局部应用抗生素,或向囊肿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促进其吸收,如不能消退,则在局麻下(儿童需在全麻下)行睑板腺囊肿切除手术。
中医学将霰粒肿归属为“胞生痰核”范畴,该病名最早记载于《眼科易知》,是指眼睑内生硬核,触之无痛,皮色如常的眼科疾病。而《目经大成》对其症状则有更为详细的记载:“艮廓内生一核,大如芡实,按之坚而不痛,只外观不雅,间亦有生于下睑者……翻转眼胞,必有形迹,一圆一点,色紫或黄。”根据中医学五轮学说,霰粒肿位于上下胞睑,属五轮中的肉轮,在脏属脾,因此脾失健运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尤其儿童,饮食不节,或用眼不卫生且不加节制等,致使脾胃功能失常,导致水谷不化,聚湿成痰,阻于胞睑经络;或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蕴热生痰,痰热相结并滞于胞睑经络,致气血痰热相搏,逐渐发为霰粒肿。古代医家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大致相同,多认为是痰火、气血郁结胞睑经络,日久成核,发为本病。中医治疗手段较为丰富,以内服或外敷中药为主。中药内服多从脾论治,采用调理脾胃、健脾利湿、清热化痰散结之法,中药外敷法以药物敷于病位所在之处,直达病灶,从而发挥更强的作用。内服外用,标本同治,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捏脊、耳尖放血、针灸等非药物疗法亦能达到清肝热、调脾胃之效,在临床中也可取得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