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要点】
(1)伸直型骨折:①腕部侧面观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②腕部正面观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时,呈“枪上刺刀状”畸形。③缩短移位时可触及上移的桡骨茎突。
(2)屈曲型骨折:从腕部侧面观,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时,可有“锅铲样畸形”。
(3)无移位或不完全骨折:①肿胀多不明显,仅觉得局部疼痛和压痛。②可有环状压痛和纵轴压痛,腕和指运动不便,握力减弱。
(4)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手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移位的方向。
【论治方法】
【病证鉴别】
(1)无移位或不完全骨折时,需与腕部软组织扭挫伤相鉴别。
(2)伸直型骨折与巴尔通骨折:后者为桡骨远端关节面之背侧缘劈裂骨折。
(3)屈曲型骨折与反巴尔通骨折:后者为桡骨远端关节面之掌侧缘劈裂骨折。
【诊断要点】
以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多见于中老年人。
【论治方法】
【病证鉴别】
【诊断要点】
(1)颈型
①症状:颈部肌肉痉挛,肌张力增高,颈项强直,活动受限。
②体征:颈项部有广泛压痛,压痛点多在斜方肌、冈上肌、菱形肌、大小圆肌等部位。可触及棘上韧带肿胀、压痛及棘突移位。颈椎间孔挤压试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多为阴性。
③影像学检查:X线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弓或成角,有轻度的骨质增生。
(2)神经根型
①症状:颈根部疼痛呈酸痛、灼痛或电击样痛并向肩、上臂、前臂及手指放射,颈部后伸、咳嗽甚至增加腹压时疼痛可加重。上肢沉重,酸软无力,持物易坠落。
②体征: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椎横突尖前侧有放射性压痛,患侧肩胛骨内上部也常有压痛点,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力减弱。
③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颈椎正侧位、斜位或侧位过伸、过屈位片,可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消失或反角,轻度滑脱,项韧带钙化和椎间孔变小等改变。
(3)脊髓型
①症状:缓慢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欠灵活、无力,打软腿,易绊倒,不能跨越障碍物。晚期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②体征:颈部活动受限不明显,上肢活动欠灵活。双侧脊髓传导束的感觉与运动障碍。
③影像学检查:X线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病变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唇样骨赘,椎间孔变小。CT示颈椎间盘变性,颈椎增生,椎管前后径缩小,脊髓受压等改变。MRI示受压节段脊髓有信号改变,脊髓受压呈波浪样压迹。
(4)椎动脉型
①症状:单侧颈枕部或枕顶部发作性头痛,视力减弱,耳鸣,听力下降,眩晕。可见眩晕猝倒发作。
②体征:常因头部活动到某一位置时诱发或加重眩晕。头颈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是本病的最大特点。
③影像学检查:椎动脉血流检测及椎动脉造影可协助诊断,辨别椎动脉是否正常,有无压迫、迂曲、变细或阻滞。X线示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侧方增生。
(5)交感神经型
①症状:头痛或偏头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颈肩部酸困疼痛,上肢发凉发绀,视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睑无力,瞳孔扩大或缩小,常有耳鸣、听力减退或消失。可有心前区持续性压迫痛或钻痛,心律不齐,心跳过速。
②体征:头颈部转动时,症状可明显加重。压迫不稳定椎体的棘突,可诱发或加重交感神经症状。
【论治方法】
【病证鉴别】
(1)颈型:与落枕、颈肩背部肌筋膜炎等病鉴别。
(2)神经根型:与尺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病鉴别。
(3)脊髓型:与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等病鉴别。
(4)椎动脉型:与眼源性、耳源性眩晕及脑部肿瘤等病鉴别。
(5)单纯交感神经型: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等病鉴别。
【诊断要点】
(1)症状:以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为主。腰腿疼痛腹腔内压升高时加剧,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剧,腰前屈活动受限,屈髋屈膝、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重者卧床不起,翻身极感困难。
(2)体征:①腰部畸形。②腰部压痛和叩痛。③腰部活动受限。④皮肤感觉障碍。⑤肌力减退或肌萎缩。⑥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⑦特殊检查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屈颈试验、仰卧挺腹试验、颈静脉压迫、股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阳性。
【论治方法】
续表
【病证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