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长的关键因素1
对自己满怀信心

在使人成长的关键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对自己满怀信心。人如果有了自信,就能够不再踌躇迷茫,勇于挑战。即使是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在埋头苦干的过程中找到突破口。然而,不管在什么样的职场中,能够满怀自信做出成果,让我们引以为榜样的人并不多见,甚至在许多公司中完全找不出这样一个人。

在某些更糟糕的情况下,当上司和前辈不再指导我们,开始独自承担工作时,我们可能会感到非常惶恐不安。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有机会能遇到经常鼓励我们的上司、前辈,或者是某位能让我们当作榜样、仅仅通过在一旁观察学习就能帮我们培养自信的优秀同事,但是这样的机会更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此,我们需要自己有意识地去探索如何培养自信,并为之做出努力。

自信代表一切

只要有了自信,即使是现在做不成的事情,也肯定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变得能够胜任。即使遭到了上司严厉的训斥,只要对自己说一句“别小看我!绝对搞定给你看!”就好。在挑战新事物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遭遇一两次挫折,但只要继续坚持第三次、第四次,最后一定可以成功完成挑战。坚持这样做下去,逐渐就会有人来向我们寻求帮助、建议,我们将自然而然地掌握领导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这种能力来工作。

自信真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品质,曾经有很多人因为缺乏自信来向我咨询解决方法。其中确实有一些工作经验很少、技术水平不高的人,但同样也有很多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因为没有自信而感到困扰。日本在经济高速成长期之后,经济状况不断走下坡路,整个社会压抑滞涩,毫无生机。在这种情况下,缺乏自信或许已经成为日本上班族的一种独有的特点了。

通过与许多人对话、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工作情况等实践经验,我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有无自信和实际工作能力几乎无关。除了那些既能做出成果,工作能力又强,同时还信心满满的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种莫名其妙的缺乏信心的状态中。

当然,即使没有自信,同样可以努力坚持完成工作,但这样的工作方式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也更难做出成果。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成长的,而且不仅是在工作方面,在生活方面也更加可能遭遇失败。

另外,以硅谷为代表的其他国家风险企业在近几年取得了急速发展,加之GAFA 等巨头企业的崛起,日本每年也有许多风险企业相继创立。这些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成员充分相信自己的技术和创造力,废寝忘食、拼命忘我地投身在项目中。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虽然风险企业数量不多,但每年也有100所左右的公司得以上市。

在过去的20年里,我曾共同参与并支援过这类风险企业的创业活动,一直致力于优化风险企业的创业环境。因此我很了解也有能够满怀着自信投身创业事业中的日本人。另外,很多企业的员工,或者在以个体户的身份工作的人们当中,应该也有许多像他们一样在努力拼搏着的人。

只埋头工作就好

虽然“有自信”这件事本身非常重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常去琢磨“自信”这个概念并没有任何好处。我们埋头投入工作的时候,是最能够集中精力,也是最能够做出成果、获得成长的。在这种时候,脑海中根本不会浮现“自信”这个词。

“我没有自信。”

“我总是很纠结。”

“他看上去好有自信,但是我却……”

像这样的想法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我们要完全从脑海中过滤掉“自信”这个词。因为当我们真正对自己有自信时,是完全不会想到自信这个词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忘我地投入某项工作的时候,各位是不是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有没有自信?我们可能有这样一种感觉:虽然很辛苦,但是拼命去做了,最后也终于成功了。话说回来,明明平时对自己没有自信这件事十分在意,结果当时根本没空考虑,只顾着完成任务而拼命工作了。

以我为例,曾经的我没有任何管理经验,没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学历,在跳槽到麦肯锡之后的几年,一直都只顾着拼命工作。回想起对工作一窍不通,在被派往韩国工作时,连那里街上的招牌都看不懂,用很少的资源负责几十个韩国客户的那些年;从麦肯锡离职,突然没有了几十个下属,独自手忙脚乱的那些年;还有仅用每月三天的时间去尝试推行印度大规模经营改革项目的那几个月……那些时候真的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自信”这回事。那段时间我什么都不想,只是埋头坚持做着所有我能做到的事。

积累小的成功经历

话虽如此,应该还是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想起“自信”这回事。无论怎样有意识地控制,“自信”还是会忍不住浮现在脑海中。我们很容易因此非常介怀,并产生许多负面的观点,比如:

“我肯定做不好了。”

“反正最后也不行。”

“谁也不会帮我。”

“也没有能商量的人。”

“我就是没自信啊。”

……

如果“自信”这个词不再被我们不经意地想起,如果我们可以停止琢磨“自信”这回事,我们的心态就会变得无比轻松,同时还能帮我们缓解焦虑和走出迷茫。

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没有办法。只要在实际中多积累几次成功经历,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摆脱“自信”这个词了。

比如这种在完成项目时的类似经验:

“那段时期虽然很辛苦,但还是挺过来了。”

“当时真的忙坏了,不过最后还是做好了。”

“第一次接触这项工作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请教了很多人,试着努力去做,最后坚持完成了。”

能够有这种较大的成功经历自然非常好,但却并不多见。就算没有这些正式的成功经历,我们也可以通过积累微小的成功经历来让自己获得自信,达成实际的工作成果,掌握待人接物的技巧。比如下面这些例子:

“这次的报告会总算顺利结束了。”

“这次的任务和其他工作的时间重合了,但我已经事前打好招呼了。”

“有些话想和同事说,但一直觉得麻烦,今天终于开口了。”

“每周的小组会议主持,这次我做得很好。”

这是一种相对比较容易的做法,这种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是通过积累越来越多的成功经历,能逐渐培养出“我能行”的心态。

我们也可以通过将大的目标拆分成多个连续的小目标来增加成功经历。比如,现在的托业考试 成绩是500分,目标是挑战850分。这种情况下,可以先以550分为目标,达到目标之后下次再尝试挑战600分,再下次是650分,达成之后再挑战700分,成功后再尝试挑战750分,像这样逐渐提高标准,这就相当于积累了很多次成功经历。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是以写书为目标,可以先尝试写出10篇相关内容的博客,接着试着写20篇,然后再写20篇,接下来再利用自己的博客内容,在脸书群中征集500名群员参与讨论。通过这些行动,你可能会引起出版社编辑的注意,最终完成出书。同样还有其他的实现方法,比如以相关内容为主题,举办3场线上系列研讨会,征集数百人参加,也可能会有出版社对此感兴趣,我们想出书的愿望也可以就此实现了。

通过重复这样的尝试,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将不再惧怕任何情况,并能够冷静地投入工作中。通过积累微小的成功经历,我们可以逐步接近目标,对自己产生信心,并逐渐完全忘记自信这回事。

【从前的困境】

●莫名其妙地感到没自信。

●对这种缺乏自信的状态感到束手无策,认为无法改变。

●受其影响,导致工作和生活都无法按照自己的节奏顺利进行。

●周围没有或自认为没有能帮助自己培养自信的上司或前辈。

●结果导致工作了很多年后,对未来还是感到迷茫。

【自学小测验】

●是否真的理解了自信的重要性?

●是否不再纠结于自信本身?有没有完全忘记这回事?

●有没有尝试多去积累微小的成功经历? 8HN7cLYFg7NKdmfXFVevkV1AWqtBlXdepURKFTzVd0Zf/6wgCimy3kbNwb49Bow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