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9日(德国当地时间),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博世集团(Robert Bosch GmbH)的首席执行官沃尔克马尔·邓纳尔(Volkmar Denner)在会议上向记者宣布了裁员计划。他表示,2020年世界汽车产量仍在下滑,并且这一趋势会一直持续到2025年。不过当时尚未谈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全球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
图1-1 全球汽车产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世界汽车组织发布的数据创建)
世界汽车组织(OICA)汇编了全球汽车产量的变化(见图1-1)。自2009年雷曼兄弟(Lehman)金融公司破产以来,一直到2017年,汽车产量一直呈现增长态势,2018年保持平稳,2019年以后开始逐年减少。
从2019年开始减产的行业背景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市场对新车的需求下降。但是,汽车制造商减少生产量并不是因为需求的下降,需求下降可以通过经济刺激政策在短期内恢复。而他们之所以减产是由于结构性因素,制造商重新评估了汽车供需体制,做出了削减产能的决定。
自2019年以来,大型汽车制造商出台了一系列大幅度削减产能的计划。201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北美的四家工厂中,有三家已经停产,不久的将来它们可能会被关闭。2020年1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宣布将其在印度的工厂出售给中国长城汽车公司,将生产撤离印度。
本田汽车公司于2019年2月宣布,将于2021年停止在英国和土耳其生产四轮汽车,并计划将生产撤离欧洲。在阿根廷的四轮汽车的生产也于2020年年底结束。日产汽车公司在2019年7月宣布,到2022年,其全球生产能力与2018年相比,将同比削减10%。后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日产汽车公司于2020年5月28日又宣布这一减产幅度将提高到20%。
三菱汽车公司于2020年7月27日宣布,将在2021年上半年关闭其位于日本的生产子公司——帕杰罗制造。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同一天的电话采访中说,关闭工厂的决定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无关,该公司的扩张战略本来就是不合理的。
未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性削减产能的动作可能会进一步加速。
汽车制造商减产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是什么?制造商为什么急于削减产能?这是因为汽车产业开始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简而言之,汽车制造商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通过增加产量来赚钱。即使增加产量,也无法改变赢利能力的不足,利润将逐渐减少,企业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