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劳动生产率低下的最显著表征是已成为日本公司特点的长时间工作。
到目前为止,日本员工加班到午夜是很常见的事情。但由于过劳死、自杀等问题,长时间工作一直广受诟病。2019年4月,日本的《工作方式改革关联法》开始施行,该法对无限制加班做出了严格限制。
在日本,《劳动基准法》规定了法定的工作时间为每人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原则上不得超过该标准。但是,该法存在一个漏洞,只要在劳动者与公司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公司让劳动者超出法定工作时间工作。这就是所谓的“36协定”(Saburoku Agreement)。有人称该协定的存在正是日本企业强制无限制加班的原因,呼吁对其进行调整,从而促成了此次法律的修订。
自2019年4月起,日本法律将加班时间原则上限制为每人每月45小时,每年360小时,违规将受到处罚。在现有法律规定下,加班本身有望减少,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时间加班在日本普遍存在,虽有法律规定较为宽松的原因,但问题的本质则是日本经济没有回旋余地。
日本人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员工的工作时间就太长,此后主要以大公司为代表,工作时间逐步减少。日本人2016年全年的人均工作时间为1713小时,而在泡沫经济破灭前的1990年则超过了2000小时。尽管有所减少,但与德国人(1363小时)和法国人(1472小时)相比,工作时间仍然相当长。
此外,由于该统计数据是根据企业提交的文件得出的,因此不包括非正式加班(即免费加班)。在日本,免费加班很可能比比皆是,因此人们会理所应当地认为实际工作时间其实更长。如果每小时可以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相同,那么简单地减少工作时间,就会导致生产总值相应下降。如果生产总值下降,销售额和利润就会下降,因而工资自然会随之减少。
为了在不减少工资的情况下减少工作时间,就必须提高单位时间的产值,而这正是本书的主题,即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些公司正在与时俱进,通过改变商业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实现工资上涨以及工作时间的减少。然而,很多日本企业始终未能摆脱以大量生产和薄利多销为基础的“昭和商业模式”。更何况这种大量生产的商业模式现如今已是新兴经济体具有绝对优势的领域,所以日本企业不得不和那些工资远低于日本的国家竞争。其结果就是,大量日本企业依赖于长时间加班的状况仍然持续着。
随着《工作方式改革关联法》的实施,一些企业采取了统一减少加班时间等临时措施,但这会适得其反。在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会导致公司的业绩下降,并进一步降低工资。但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彻底改变公司的商业模式,并且必须为此进行人员的重新分配等重组工作。而对于此类改革,许多员工表现出抵触情绪,因而大多数公司止步于临时措施。
日本人过度工作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企业的低附加值商业模式以及低劳动生产率,但日本社会并没有直面这一问题,而只是采取了一些简单的对策。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对症疗法”在日本人处理休假的方式上也有所反映。
前面提到日本人每年的工作时间很长,然而日本假期的天数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多的之一。日本周末以外的假期为17天(2019年),其他发达国家通常为10天或更少。当我们考虑带薪休假天数及其取得率 时,情况就完全改变了。日本的带薪休假天数少,取得率低,日本人常常在假期依旧坚守在岗位上。换个角度来说,由于无法纠正过度工作这一问题,因此可以说日本人是在用所有人一起休假来欺骗自己。但是,如前所述,在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强行减少加班时间或增加假期天数并不能减少工作总量,所以问题也不会得到完全解决。相反,实际情况可能是产生更多的不利影响。
日本的大量假期对金融市场产生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在日本的黄金周期间,人们几乎无法在日本交易股票。如果市场长时间休市,在此期间即使发生紧急情况,投资者也无法买入或卖出,因此长假本身就会成为一个风险因素。简而言之,一个假期较多的市场可能会让投资者敬而远之,这反过来又会降低人们对整个市场的信心。
日本股市的休市太多,不仅仅是在黄金周这样的特殊时期,即使在正常的工作日,日本股市的休市也比较多。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时间为工作日的9:00-11:30和12:30-15:00,共只有5小时。人们把上午的交易称为前场,下午的交易称为后场,但是放眼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大多没有午休时间,而且交易时间也比东京证券交易所更长。
日本股市不仅一天当中交易时间极短,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休息日最多的,很多时候都不能交易。虽然声称日本股市地位下降、号召采取对策的呼声逐年增加,但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自然不会选择假期过多的市场。
从日本社会的氛围来看,人们并不满足于悠闲做生意。那么为什么日本有这么多假期,股市也休市不断呢?原因是人力资源浪费多,劳动生产率低下,所以如果不强制休假,业务就无法顺利运转。
尽管人们一年到头都忙于工作,但假期也出奇地多,可以说这就是日本社会的扭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