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是一种只有通过区块链才能实现的新技术。普通、标准的合同涵盖了当事人之间协议的条款,并且常通过法律来强制执行,而智能合约是数字化的,存储在区块链中,并使用加密代码强制执行协议。
换句话说,智能合约只是软件程序,与所有程序一样,它完全按照程序员的意图执行。智能合约就像编程应用程序一样:一旦出现,就去执行。基本上通过数学计算,智能合约可以协商协议中的条款,自动验证履行,甚至执行约定的条款,所有这些都不需要通过中央组织来批准。智能合约使公证人、代理人和律师等中间人几乎毫无意义。
智能合约的概念最初是由计算机科学家、密码学家尼克·萨博于1993年构思出来的。在1994年的一篇文章中,尼克写道:“智能合约的总体目标是满足共同的合同条件(例如付款项、留置权、保密性,甚至强制执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及对可信中介的需求。”相关的经济目标包括减少欺诈损失、仲裁和执行成本及其他交易成本。现今存在的一些技术可以被视为粗略的智能合约,如POS终端、电子数据交换(EDI)及公共网络带宽的Agoric分配。
尽管智能合约在2009年比特币诞生时才出现一线生机,但以太坊完全接受了它,使得在其分布式账本中执行和存储智能合约成为可能。以太坊的平台专为执行智能合约而设计,使交易和首次代币发行(ICO)成为可能且无可挑剔。在许多方面,智能合约是所有区块链技术的基石。
实质上,区块链智能合约支持创建无须信任的协议。这意味着执行合约的双方可以通过区块链做出承诺,而无须相互了解或取得相互信任。合约内容经双方确认后,如果没达到触发条件,合约将不会被执行。除此之外,使用智能合约可以消除对中介的需求,从而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多年来,虽然比特币协议也一直支持智能合约,但智能合约却经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之手,大受欢迎。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区块链网络可能会提供完全不同的智能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