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存共生数千年后,人类尝试着驯养猫。在此之前,人类已经成功地驯养了多种动物,而这些动物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对人类有用而被驯养的。
人类首先驯养了狗。现在所有的狗都是来自同一祖先——灰狼。我们的祖先选择灰狼中性情较温顺,并且愿意和人类合作的一小部分狼,通过几代的努力,将它们驯化成为狗。虽然狗是从狼脱胎而来,但是被驯养的狗,成了完完全全和灰狼不同的物种。它们忠诚,同时,知道如何通过努力工作去讨好人类。作为人类驯化最成功的物种之一,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同时给人类带来了丰厚的好处。它们帮助人类打猎、放牧,还能够看家。
作为人类的主要肉食来源,牛可以为人类提供肉、奶和皮毛,猪可以提供肉,鸡可以提供肉和蛋。
相比来说,猫不如以上动物那么实用。论食用,猫不够好吃;论御寒,猫毛也比不上牛皮和羊毛;论功能,猫也不像狗那样具备多种功能——可以看家,可以围猎,还能够帮忙放牧,甚至还可以捕鼠。就连和体格相近的鸡相比,猫也不像鸡那样:肉质鲜美,而且浑身是宝。
在农业革命之后,当粮食的储存量开始变多,在人类聚居区和粮食种植区周围的老鼠大肆出没,于是,不同种类的小型猫科动物纷纷到访。人们惊喜地发现了它们的“杀手”本性,于是开始尝试着驯化野猫等小型猫科动物去捕鼠,丛林猫(Felis chaus)就是其中之一。丛林猫的体格比野猫更大,据说足以杀死一只年幼的瞪羚,古埃及人曾经试图去驯化丛林猫来捕鼠,但是没有成功,而且它们也并不愿意和人类长久地待在一起。人们也试图驯化沙漠猫(Felis margarita),这是一种耳朵极其灵敏的猫科动物,它们主要是利用强大的听觉捕猎,不过最终也没有成功。在哥伦布到达中美洲之前,一种叫作獭猫(Jaguarundi)的猫,可能被当地人当作捕鼠者进行饲养。
在所有的这些小型猫科动物中——我们不妨笼统地统称其为野猫,只有一种野猫被成功驯养了,就是阿拉伯野猫利比亚亚种(Felis silvestris lybica)。
2007年6月29日,《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实验结果,国际研究团队整整花了6年时间去检测全世界猫科动物(包括野猫和家猫)的DNA。在史前时期,猫的祖先分成了5类亚种,分别是:欧洲野猫、近东野猫、南非野猫、中亚野猫和中国沙漠野猫。而世界上所有的家猫,不管是可爱的中华田园猫还是毛茸茸的波斯猫——都是由5~6只近东野猫繁衍而来的。
也就是说,最开始那几只不怕人的野猫和人类的互动,催生了家猫的诞生。而且直到最近一两百年间,非洲还存在着驯化野猫以控制鼠害的风俗。1869年,德国植物学家格奥尔格·施维因富特(Georg Schweinfurth)在白尼罗河旅行的时候,发现他的植物标本盒在夜间被老鼠破坏了,于是他灵机一动,采用了当地人对付鼠害的土办法——去驯化野猫,发现非常奏效:
“这一带最常见的动物就是草原上的野猫了。虽然当地人并没有将它们作为家养动物进行饲养,但它们会在这些野猫比较年幼、便于‘引诱’时就捕捉它们,这样它们就可以在住所和围墙周围成长并开展针对鼠类的自然战争了。我也抓获了这样一些猫,在我拴了它们几天后它们就似乎失去了大部分的野性,而像普通猫咪一样适应了室内生活。晚上,为了不让我的植物标本处于危险之中,我就把它们拴在我的标本盒边,这样我就可以安心睡觉而不用担心老鼠会来搞破坏了。”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有一部分猫逐人类而居,开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旅程。
一般认为,最早驯化猫的人类是古埃及人,他们驯养了野猫,家猫正式诞生了 。
现存的猫科动物有37个物种,其中有36个已经被列为濒危对象。而家猫本来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种小动物,但是之后却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类驯养很多动物的历史,都比驯养猫要长得多,可我们需要承认,猫依然是特别的存在。为什么?如果不是为了取悦人类,狗是不会主动去看家、打猎或者放羊的,牛也不会主动在身上套个绳子犁地。猫唯一显而易见的功能,就是捕鼠,但是不同于其他被驯养的动物,猫去捕鼠,是它印刻在基因里的本能。也就是说,即便是没有人类,猫也会捕鼠。虽然猫最终接受了人类的驯化,可是它依旧保存了骨子里的独立性。
很多养猫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猫时而温柔,时而野蛮;时而黏人,时而高冷。迄今为止,它们仍然保持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独立性,既能够享受人类提供的奢华生活,也能够适应恶劣艰险的户外生存环境。
而这,或许正是猫让人痴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