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两年多前开始写这本书的。彼时我是一个经过差不多十年学术训练的中国古代历史研究者,同时也是两只猫的“铲屎官”。我脑海中关于人类吸猫的历史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疑问:
第一只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
它们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
古代人吸猫吗?他们像我们这样为猫心醉沉迷、甘愿俯首为奴吗?
西方人和东方人对待猫的态度是一样的吗?
什么时候开始,散养猫变成了圈养猫,足不出户的猫成为主流?
历史上有哪些大人物喜欢吸猫,他们和猫之间有什么秘闻?
…………
我很难一下子找到答案。
我翻阅书籍、查阅文献,发现关于人类吸猫的资料不少,但都散见于各种东西方古代典籍和资料中,等待有心人的发掘和整理。
更令我激动万分的是,中国古人对吸猫的沉迷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令我遗憾不已的是,这些鲜少被提及。
我开始废寝忘食地钻研史料,由于几乎没有系统的资料可供参考,爬梳资料的过程非常艰难,但是,我从无退却。
随着钻研的深入,我发现了人类吸猫历史中的不少秘闻。我明白了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么多人沉迷于吸猫无法自拔——人和猫本来处于两个世界,却阴差阳错地走到了一起。
这本书就是为热爱吸猫者所作。
吸猫者中,有男有女,有凡人也有大佬,有养猫者,也有“云养猫”者,有社会的中坚,也有人群中的异类,有耄耋老人,也有独居青年……这些人形形色色,难以归类,不过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爱猫,关心猫,渴望探究猫,并且陷入猫的香软甜美中不能自拔。
因此,本书就将你所不知道的人类吸猫史全盘托出,想要了解人们古往今来的吸猫史,你看这一本书就够了。
第一章,探究猫的起源。第一只猫究竟是怎样来到人类身边的?猫在早期人类的生活中究竟留下了怎样的印记?我们都以为是人类驯化了猫,但或许是猫给了人类这样的错觉。
第二章,讲述猫是如何从古埃及到欧洲、从中东到亚洲的。在自我驯化的过程中,猫在历史上究竟有哪些命运沉浮?它又是怎样忍辱负重,等待人类文明的曙光的?
第三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古人吸猫的日常。在这一章中,你会发现,吸猫成瘾的陆游和语文课本中的陆游不太一样,爱猫成痴的宋朝人似乎也比历史书上的宋朝人有血有肉许多。古代普通人吸猫,王公贵族也吸猫,宋朝皇帝画猫,明代皇帝养猫。大家熟知的乾隆皇帝也会在这一章里与大家见面,他不仅吸猫,而且吸大猫。作为真情实感吸猫的典范,乾隆皇帝还和猫食盆有一段不可不说的故事。
第四章,讲述猫与文人、艺术家不得不说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前后,北京的文艺圈非常热闹,新凤霞是评剧女皇,老舍先生又是她的媒人,齐白石老人是新凤霞的师父,这三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就是喜欢吸猫。除此之外,丰子恺、钱钟书等,都是吸猫爱好者。猫见过人类最坏的一面,终于迎来了人类最好的一面。人们为什么喜欢吸猫呢?或许是猫点燃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温柔和爱意吧。
第五章,讲述猫怎样实现了一个物种的逆袭。从猫砂的发明到猫咪经济学的兴起,从养猫大军到“云养猫”大军的异军突起,在猫掌控世界的重要一环中,猫治愈了人类。
数千年来,猫陪伴人类从野蛮走到文明,人和猫的关系在“吸”的这个动作中,得到了双向的深化。《小王子》中说:什么是驯化呢?驯化就是花费时间。而正是因为我们在彼此身上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所以才让彼此显得如此重要。
在有些人看来,猫的世界是等级森严的:客厅里长大的猫比檐沟下出生的猫要尊贵,布偶猫、缅因猫比田园猫要高贵。但是在猫的眼中,是否爱猫、吸猫,是否在猫的身上花费时间、和猫交换彼此的气味,才是养猫人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
吸过猫的人都会同意,被爱的猫比什么都珍贵。猫不会知道自己身价几何,它们只知道,它们有没有被真情实感地爱着。
我养猫,但不是一个喜欢晒猫的人。就像绝大多数隐性的吸猫者一样,我既是这个庞大吸猫群体中的一员,又游走在热点的边缘,这让我可以写下冷静却炙热的文字。
一日吸猫,终身戒猫。人类吸猫简史的画卷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那将是一幅多么让人心潮澎湃的画卷。人为什么吸猫呢?或许古往今来的人都从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起来冷漠,实际上充满着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