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口才:管理语言能力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诸葛亮江东舌战群儒,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像诸葛亮一样拥有三寸不烂之舌。

大人们总是说,“吃什么补什么”,于是我吃了很多猪舌、牛舌,结果收效甚微。做了脑外科医生之后,我才知道,管理人类语言能力,也就是“口才”的器官,并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功能。有些动物虽然也有“语言”,但仅仅局限于发出不同的声音,传递简单的信息,并没有形成复杂的语义系统和语法系统。只有人类的语言是体系化和规模化的,不仅能描述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抽象的意境。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人脑中独特的结构——语言功能区。

大脑中负责管理语言的脑回叫作语言功能区,破坏了这些脑回,人可能就不会说话或者听不懂别人的话。有趣的是,语言功能区只存在于一侧大脑半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习惯右手拿笔写字,语言功能区就位于左脑。而左撇子的语言功能区大多位于右脑。

语言功能区的位置

语言功能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运动语言功能区”,位于人脑的额叶(在太阳穴附近),主要管理语言的表达。失去了“运动语言功能区”,将出现“有口难言”的情况:心里想讲,但是表达不出来。

比如我有一个患者,脑肿瘤侵犯了运动语言的脑回,手术中这部分不得不被切除以延长生命。手术后,患者只会发一个音节——“要”。你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要要要要”。想吃什么?“要要要要。”说着说着就憋红了脸,自己都觉得好笑。幸好后来经过康复训练,他恢复了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是“感觉语言功能区”,位于人脑的颞叶(在耳朵尖后方1—2厘米处),主要负责对语言的理解。如果这部分因为疾病或者手术被破坏,患者可以正常吐字发音,但却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

比如临床上有一名女患者,由于感知语言功能区受到损害,无论她老公说什么,她都听不懂,只是一直在说“你就是不爱我”。

“你叫什么名字?”——“你就是不爱我。”

“我是谁?”——“你就是不爱我。”

“你想吃什么?”——“你就是不爱我。”

“我爱你啊”——“你就是不爱我。”

……

说不同语言的人,脑中的语言功能区位置还不大一样。比如讲中文和讲英语的人,语言功能区分布就不同。如果一个人既会说普通话,又会说英语,还能说四川话,那他的语言功能区可能比只会说普通话的人大得多。

每一个人所掌握的语言不一样,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语言功能区也不一样。因此在手术中精确定位语言功能区就变得非常困难。要精准定位,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患者在手术中保持清醒并和他对话,把负责语言能力的脑回一条一条地试出来。关于这一点,我会在第七章展开讲。

那么,语言能力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可以训练的?

回到前面的案例。那个手术后只会发“要”这个音节的患者,手术前,我们为她做了详细的头部磁共振评估:肿瘤位于语言功能区,没有办法避免损伤,为了保住性命,只能忍痛切除部分脑回。

手术以后,患者只会发一个音节,头部磁共振也显示,原先的语言功能区确实废掉了。当她来问我她的说话能力能否恢复的时候,我不太有把握,但依然鼓励她说:“有希望的,只要你持之以恒地练习说话。”

她非常相信医生的话,回去以后就努力做语言康复训练。半年以后来找我复查时,她竟能比较流利地说话了,只是在说一些复杂词语时有些结巴。更神奇的是,半年后的磁共振显示,她的语言功能区回来了!在原来切除掉的地方没有长出新脑回,但是,在大脑的其他脑回上发现了新的语言功能区——其他的神经细胞代替了失去的神经细胞行使功能。

前面提到,大脑根据环境的改变产生新的神经细胞或者神经连接,用专业术语表述就叫作大脑的可塑性。

研究发现,掌握两种语言的人比掌握一种语言的人大脑里面语言功能区的神经细胞更多,神经细胞间的连接也更丰富。专业的音乐家,大脑里面处理听觉刺激的脑回会比非专业人士的更大。

如果你不断训练,神经细胞间的连接(突触)数量就会增加,但如果你停止训练,突触就会慢慢减少,就像你停止锻炼,肌肉就会萎缩一样。

所以不管是对普通人,还是对处于术后康复期的患者来说,学语言没有捷径,关键在于努力练习。多听、多读、多讲、多用,不断刺激大脑的神经细胞产生新的连接,扩大大脑的语言功能区,你一定能成为口才达人! tvMRFt420E33mYOS33BLgNYpNV23wmIMpWc970x/9fBIkLpQQ2rKIyO/e0ai2fD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