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可能一些读者的童年回忆中都有一部宫崎骏的好友高畑勋的动画《萤火虫之墓》,一方面,你可能会觉得侵略者终于自食恶果,日本人发动的对平民的区域轰炸经过了“输出欧洲”,即纳粹实施伦敦大轰炸,英国回报以科隆、德累斯顿大轰炸,数万平民丧生火海,如今发生在了日本人的身上;另一方面,看到清太与节子兄妹在轰炸中成了孤儿,最后因饥饿而生病直至死亡的过程,我们又深感战争的残酷,不禁落泪。

但其实这背后掩藏着一个故事,清太与节子的悲剧似乎可以避免,因为美军中有一群人,他们怀揣着在战争中尽量避免平民伤亡的梦想,相信可能仅凭空军取得战争的胜利,可避免一战那样死伤3 700万人的壕沟战,也可以靠精确轰炸和战略轰炸炸毁敌方的基础设施、工厂和军事目标,使对方因失去战力而投降。格拉德威尔的《战争与沉迷》就讲了这群被称为“轰炸机黑手党”的人的理想与失落。

格拉德威尔是一个具有复杂思维的畅销书作家,我们的头脑中常有一些认为理所当然的道理,他却能看到其对立面,看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我在“樊登读书”中曾导读他的《异类》一书,我们习以为常地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和他的努力、勤奋与天资联系在一起,他却指出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他所处的时代、他所具备的某些族群特质是其不可控制的,那是面对外在环境的“大势”,在这个人成就自我的道路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格拉德威尔的《逆转》一书则让我们看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实是高频率的事件,重点是不要在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情境中打一场别人设定规则的仗。他的《引爆点》一书则陈述了复杂系统的演化要摆脱线性思维,因为它经常是在过了引爆点后呈指数函数地演化。凡此种种,格拉德威尔总能以生花妙笔、翔实而精彩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在这本书中,格拉德威尔不再做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而开始写历史,那么他想让我们看到二战时期对德国和日本的大轰炸中什么样的另一面呢?

故事开始于1945年1月6日,在关岛,汉塞尔将军把轰炸日本的任务交给了李梅将军,这一天决定了两个月后清太与节子的命运。

汉塞尔将军是“轰炸机黑手党”的一员,他相信科技,有人道关怀,怀理想主义,采用了先进的投弹瞄准器,在实验条件下确实可以把炸弹从3万英尺的高空精准投放在15平方英尺的范围内,但现实是大轰炸机机群的投弹手多是新兵,日本上空又总是云层密布,超长距离飞行途中意外重重,最后规划了一系列战略打击目标却很难按计划实现。他们曾有一次派出92架B-29轰炸机飞往日本实施空袭,最后只有1颗炸弹命中目标工厂。

李梅将军则刚好相反,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在一片困顿中没有计划,只说我们必须做些事情,目标就是东京。他使用了凝固汽油弹,结果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东京大轰炸那段历史,地狱般的大火在67座城市熊熊燃烧。等到7个月后更残酷的原子弹爆炸时,纯以空军取胜的梦想实现了,日本投降。李梅的支持者坚信,他的行动避免了美军登陆日本时可能造成的50万士兵伤亡,以及倘若日本实施“一亿玉碎”计划可能引发的更多的平民死伤。

历史总是吊诡的,理想者的梦破碎了,而这梦却在对立面实现了。

这本书的最后让我们看到一些没说出口的隐喻。李梅后来主持发展了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日本还授予他“勋一等旭日大绶章”,但他和他的继任者——越南战争中地毯式轰炸的执行者麦克纳马拉,却难免“屠夫”的讥讽。更吊诡的是,美国军队一路在追寻汉塞尔将军的想法,研制精确制导武器——从炮弹到炸弹,再到巡航导弹,在两次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真正做到了一开战就使对方的有生战力瘫痪,达成迅速占领的目的。“轰炸机黑手党”的梦想在二战中事与愿违,以失败告终,却成了未来战争的指路明灯。

不过,这本书中没写,读者们却又都知道了历史上另一个更大的吊诡事件,那就是纯以空军取胜的梦想并没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实现,美军还是要出动地面部队占领敌国,而且十年后又仓皇撤离。

或许人道主义的理想在战争过程中从不可能实现,只能在预防战争的过程中实现。会不会不伤及平民就能在战争中取胜的“理想”反而引发了更多的战争?科技常常使人们得到它的反面结果,理想常常铸就它对立的结局,反而是它的对立面成就了这个理想。

历史常有另一面,格拉德威尔的这本书能帮助我们思考。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家德
2022年9月4日 WFDsSI9WFBNSnepQ6Z3vMmvcVd4pUPfVUpsjw4diiNqIwTBtD2HBIu33xksoq15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