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了解食物影响心理健康的科学原理,我将在本书中探讨10种不同的心理状况。当然,读者倒也不需要在每一章都对号入座——精神科医生没准儿见过各种疑难杂症,不过,即便是我,也还没有见过同一个患者身上集齐了这里讨论的所有症状。我认为,让读者跳到最适合他们阅读的章节很重要,因此每一章都尽可能地写成可以独立阅读的篇章。如果你要通读,那么很可能会注意到书中的建议是有一定规律的,因为食物和饮食模式会以相似的方式针对不同的状况起到一定作用。由于这里讨论的所有疾病都根源于肠和脑之间的关系,因此针对不同症状的有效食物自然会有所重叠。所以你会发现,相同的建议会在本书中反复出现。本书的每一章,都会基于科学研究成果介绍有某些症状的人该吃什么和不该吃什么。
建议读者阅读本书时保持开放的心态。营养精神病学只是应对复杂的精神问题的片面探索,而且对各种食物的实证研究也参差不齐。微生物组的变化会影响大脑的证据大部分来自动物实验。不过,目前确有几项针对人类的研究证明了微生物组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关系,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将尽可能介绍人类实验的结果。
还要注意的是,在本书介绍的许多研究中,研究人员是通过膳食补充剂来提供研究所需的营养素的。膳食补充剂可以帮助人们填补营养缺口,但我坚定地认为我们还是应该首先尝试从日常饮食中获取营养。如果你确实想在日常生活中吃些膳食补充剂,请务必咨询医生,确保你所服用的剂量与你正在服用的药物不会有冲突。例如,许多人认为葡萄柚以及添加了葡萄柚汁的食物是好东西,但是他们不知道,葡萄柚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会阻断特定转氨酶的作用,从而与许多药物相冲突。
一般来说,治疗方案在医学上被证明有效,就意味着至少有两项双盲临床试验表明,它比对照组安慰剂更有效。所谓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即在临床试验受试者中,有些人会接受真正的药物治疗,有些人会服用与药物看上去一模一样的非活性物质(安慰剂)。受试者和研究人员并不知道谁服用的是药物,谁服用的是安慰剂。只有用这个方法,才能准确测试出药物的有效性。
双盲试验的问题在于,得到的数据是一组人的数据,而不是单个人的数据。群体的特征可能无法反映每个人独特的大脑状况。要想知道哪些食物或疗法对一个人有用,唯一的方法是在这个人身上做试验。药物和膳食补充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但说到吃对健康有益的天然食物,我鼓励大家尝试吃各种食物,看看哪种食物让我们感觉最好。本书是一本严谨且实用的指南,旨在指导大家根据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物。本书的每一章,都会提供相关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功效和安全性信息,并对这些饮食建议背后的科学研究与相关数据做出阐释。
当然,这些信息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因为医学领域的新调查和新研究层出不穷。尽管营养流行病学倾向于解释问题重重的数据,但事情并没有因此变得更简单。例如,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内科学年鉴》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颇为引人注目。这些文章认为减少红肉的摄入量对健康没有什么好处。对于这些文章的结论,我不能苟同,只想重申本书中的指南都是我仔细平衡了许多研究结果而写成的,对那些耸人听闻的营养学研究结果,我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精神病学是一个复杂且因人而异的领域。我不能保证患有下面讨论的疾病的每一位患者都可以通过饮食的方式使症状得到缓解。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并结合抗抑郁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但不管怎样,饮食都会是拨开迷雾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