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希洛

格格不入

假如珍妮弗·杜德纳在美国其他地方长大,她也许会觉得自己是个普通的孩子。但是她回忆道,在夏威夷岛火山密布地区的老镇希洛,她感觉一头金发、一双蓝眼睛、身材瘦长的自己“完完全全是一个怪人”。因为杜德纳的胳膊上长着汗毛,与其他孩子不同,因此其他孩子都取笑她,男孩儿尤甚。他们把珍妮弗叫作“哈欧雷”,这个词虽然并不像听起来那么不堪,但却是一个贬义词,常常指代夏威夷原住民之外的人。这个词与杜德纳略显谨慎的言谈举止融为一体,而这种谨慎就藏在她后来表现出来的亲切友善、魅力十足的举止之下。 1

在家族传说中,有一段与珍妮弗曾祖母有关的故事。曾祖母家中还有三个兄弟和两个姐妹。由于父母无法负担六个子女的学费,所以他们决定送三个女儿去上学。其中一个女儿成为美国蒙大拿州的一位教师。这个女儿坚持记日记,而日记也代代相传。日记中记满了不屈不挠、骨折受伤、在家庭商店打工及其他的故事。珍妮弗的妹妹萨拉是这一代的日记保管人。萨拉说:“珍妮弗以前脾气暴躁,固执己见,具有开拓精神。”

虽然珍妮弗家中同样也有两个姐妹,但却没有兄弟。珍妮弗是家中长女,父亲马丁·杜德纳对她宠爱有加。父亲有时把孩子们称为“珍妮弗和其他姑娘们”。珍妮弗于1964年2月19日生于华盛顿特区。珍妮弗的父亲在美国国防部工作,是一位演讲稿撰稿员。母亲名叫多萝西,是一位社区大学教师。由于父亲渴望成为一位美国文学教授,因此便与母亲搬到安阿伯市(Ann Arbor)。此后,父亲就读于密歇根大学。

马丁取得博士学位后,发出了50份工作申请。只有位于希洛的夏威夷大学接受了申请,请马丁来学校任职。为此,马丁·杜德纳从妻子的养老保险里借了900美元,于1971年8月搬至希洛。当时珍妮弗7岁。

在成长过程中,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士都感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我为其中大多数人写过传记,比如列奥纳多·达·芬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亨利·基辛格和史蒂夫·乔布斯。当时在希洛,杜德纳是波利尼西亚人群中的一位金发姑娘。她遇到的情况与我之前的传记主人公相同。杜德纳说:“在学校,我的确感到孤独无助,孤立无援。”三年级时,杜德纳感觉严重受到排挤,进而影响了饮食。她说:“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消化问题。随后我发现,这些问题与情绪紧张有关。同学们每天都欺负我。”杜德纳埋头苦读,形成了自我防御。她告诉自己:“我内心有一部分是他们永远无法触碰的。”

与其他许多感觉自己不合群的人一样,珍妮弗对人类如何成为适合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种这一问题充满好奇,对与之相关的广泛问题也颇感兴趣。杜德纳后来说:“我逐渐积累经验,设法弄清在这个世界上我是谁,以及我如何通过某种方式融入环境。” 2

幸运的是,这种孤独感并非挥之不去。之后珍妮弗的学生生活状况有所好转,她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幼时的创伤开始逐渐淡去。除非她偶尔因某些行为(如因受骗而未申请到专利、男同事对她有所隐瞒或自己被男同事误导)而深受伤害,否则这种创伤情绪不会死灰复燃。

崭露头角

三年级上到一半时,杜德纳全家从希洛市中心搬到一片新的住宅区。住宅区坐落在莫纳罗亚火山侧面位置更高的山坡上。山坡上森林茂密,房屋千户一面。从那时起,杜德纳的学生生活状况逐渐好转。她从一所大型学校转学,进入一所规模更小的学校。之前的学校每个年级有60名学生,而现在的学校每个年级只有20名学生。新学校的学生当时正在学习美国历史,这门课让杜德纳深受触动。她回忆道:“学习美国历史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杜德纳的成绩突飞猛进,势头喜人。上五年级时,她的数学和科学老师力劝她跳级。于是父母将她送进了六年级。

那一年,杜德纳终于交到了一位密友。在她的生命中,这位密友一直与她相伴。丽萨·欣克利[Lisa Hinkley,现在名为丽萨·特威格-史密斯(Lisa Twigg-Smith)]来自一个典型的夏威夷混血家庭:丽萨有苏格兰、丹麦、中国和波利尼西亚血统,知道如何应付恶棍。杜德纳回忆道:“有人叫我哈欧雷时,我会心生怯意,畏畏缩缩。但是,当一个恶棍以侮辱性的称呼叫丽萨时,丽萨会转过身,瞪着恶棍,立刻予以还击。我下定决心,要像丽萨一样。”一天,老师在课堂上问同学们长大后想从事什么职业。丽萨郑重其事地回答道,自己想成为一名跳伞运动员。杜德纳说:“我当时想,‘这个想法太酷了’。我肯定想不到这样的答案。她英勇无畏,而我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下定决心,也要变得无所畏惧。”

杜德纳和欣克利经常在下午骑自行车,或者徒步,一起穿越甘蔗地。甘蔗地生机勃勃,物种多样:有苔藓和蘑菇,也有桃子和桄榔。她们看到草地上布满覆盖着蕨类植物的火山岩。在岩浆涌动的洞穴里,生活着一种没有眼睛的蜘蛛。杜德纳对眼前的景象惊叹不已,她想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杜德纳还对一种多刺藤本植物饶有兴趣,这种植物叫hilahila,亦叫“含羞草”。因为一旦有人触摸,含羞草那与蕨类植物相似的叶子就会卷起来。杜德纳回忆道:“我问自己:‘你触碰叶子时,是什么导致叶子卷缩的?’” 3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自然奇观,既有能自己移动的植物,也有用缕缕粉色光线触及深蓝天空的日落。真正的好奇心的关键在于,暂缓片刻,仔细思考其中缘由。天空为何是蓝色的?落日为何是粉色的?含羞草的叶子为何会卷缩?

不久,杜德纳便找到了可以解答这类问题的人。唐·赫姆斯是一位生物学教授,与杜德纳的父母是朋友。赫姆斯经常与杜德纳一家漫步于自然小径。赫姆斯回忆道:“为了寻找蘑菇,我们远足前往威庇欧山谷,到达夏威夷岛的其他地方。这是我的科学兴趣所在。”为蘑菇拍完照片后,赫姆斯会拿出自己的参考书,向杜德纳展示如何鉴别蘑菇。赫姆斯也会在海滩收集小贝壳,和杜德纳一起将贝壳分类,便于他们厘清贝壳的进化过程。

杜德纳的父亲为她买了一匹栗色骟马 ,以一种长着香果的夏威夷树的名字为马取名为莫基哈纳(Mokihana)。杜德纳加入了足球队,踢中卫,这要求运动员腿长、耐力好、善于奔跑,因此在杜德纳所在的足球队里,找到合适人选并非易事。杜德纳说:“将我踢中卫的经历与我处理工作的方式进行类比恰到好处。我一直在寻找机会,找到适合我的工作。在此类工作中,没有太多人掌握我所具有的技能。”

数学课是杜德纳最喜欢的课,因为以证据为基础开展工作能让她联想到侦探。杜德纳也有一位热情洋溢、快乐友好的高中生物老师,名叫马琳·哈派(Marlene Hapai),她能传递由发现带来的快乐,令人拍案叫绝。杜德纳说:“哈派教会我们,科学是一个认清事物的过程。”

虽然杜德纳在学习上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她并未感到学校对自己寄予厚望。杜德纳说:“我没有感到老师们对我抱有很大期待。”她会产生十分有趣的免疫反应:缺乏挑战的生活令其愿意做更多尝试。杜德纳回忆道:“我下定决心,要努力争取,因为不管结果怎样,我都要竭尽全力,我因此更愿意承担风险。在后来选择开展科学项目时,我便依此采取行动。”

杜德纳的父亲不断鞭策她努力进步。在父亲眼中,大女儿是家里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是一定会上大学、拥有学术生涯的知识分子。杜德纳说:“我总觉得自己是父亲想拥有的儿子。和我的妹妹们相比,父亲待我有所不同。”

詹姆斯·沃森《双螺旋》

杜德纳的父亲是一位求知若渴的读者。每周六,他都会从当地图书馆借走一摞书,在下周周末前全部读完。艾默生和梭罗是马丁最喜欢的作家。但是,随着珍妮弗不断长大,马丁越发意识到,他布置给班里学生阅读的书目的大部分都是由男性创作的。因此,他将多丽丝·莱辛、安妮·泰勒和琼·迪狄恩加入了教学大纲。

马丁经常带书回家,有时是从图书馆借的,有时是从当地二手书书店买的,供杜德纳阅读。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六年级的杜德纳一天放学回家后,在自己床上发现了一本二手平装版詹姆斯·沃森的《双螺旋》。

杜德纳将书放在一旁,以为书中讲述的是一个侦探故事。最终,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周六下午,杜德纳开始读起这本书。她发现就某种意义而言,自己的判断没错。随着阅读速度的加快,这部极富个性化的侦探戏剧以追求大自然内在真理的雄心壮志和激烈竞争为主题,深深吸引了杜德纳。书中对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令人物跃然纸上。杜德纳回忆道:“我读完后,父亲会与我讨论书的内容。父亲喜欢书中故事,特别是故事中和人物内心相关的内容——进行该类研究表现出的人性的一面。”

在《双螺旋》一书中,沃森以戏剧化(和夸张的戏剧化)手法,讲述了一位24岁的傲慢的生物学学生的故事。这位来自美国中西部的学生进入英国剑桥大学,与生物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合作。在1953年发现DNA结构的竞赛中,二者联手取胜。书中详细讲述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英国人在茶余饭后既会自嘲自讽,也会自吹自擂。而书中这位傲慢的美国人已深谙其道。作者便以这位傲慢的美国人充满活力的叙事语言,撰写了该书。作者在书中使用对著名教授的癖好进行闲言碎语式叙述的方式,在其间夹杂大量科学信息,同时体现了打情骂俏、网球、实验室实验和下午茶的乐趣,取得了理想效果。

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在书中塑造了那位好运常伴而又天真无邪的人物。除了这一人物,沃森笔下另一个最有趣的角色是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罗莎琳德是一位结构生物学家,也是一位结晶学家。在未经罗莎琳德许可的情况下,沃森便私自使用了她的数据。沃森在无意之间展现出20世纪50年代存在的性别歧视,傲慢无礼地称罗莎琳德为“罗西”(Rosy) ,而罗莎琳德从未用过这个名字。沃森还取笑罗莎琳德的严肃外表和冷漠个性。但是,罗莎琳德精通复杂科学,掌握了使用X射线衍射的美妙艺术,由此发现了分子结构,而沃森从不吝惜对此表达自己的欣赏和敬意。

杜德纳说:“我觉得我注意到沃森对罗莎琳德有些傲慢。但我当时主要想到的是,一位女性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听上去可能有些不可思议。我想,我当时一定听说过玛丽·居里。但是读这本书时,我第一次真正思考这一问题,这使我开阔了眼界。女性可以成为科学家。” 4

《双螺旋》这本书也指引了杜德纳,帮她意识到,某些自然事物会立刻显示出逻辑性,令人心生敬畏。生物体受到生物学机制控制,这些生物体包括杜德纳穿越雨林时吸引她注意的奇妙现象。她回忆道:“我在夏威夷长大,总喜欢和我父亲搜索自然中的有趣事物,比如受到触碰会卷缩的‘含羞草’。《双螺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你也可以探寻自然为何以此方式运作。”

《双螺旋》的核心要义塑造了杜德纳的职业生涯:一个化学分子的外形和结构决定了其在生物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对发掘生命根本性秘密颇感兴趣的人认为这一要义是一项惊人启示。化学——原子键如何创建分子——以这种方式,成了生物学。

从更广义的层面上看,杜德纳意识到,自己在第一次看见床上的《双螺旋》时的判断没错,那是她所喜爱的侦探故事之一。这种想法同样塑造了她的职业生涯。数年后,杜德纳说:“我一直喜爱解谜故事。也许这解释了对我而言科学为何魅力难当。对科学入迷是人类在试图理解我们已知的最为古老的秘密:自然世界的起源与作用,以及我们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5

尽管杜德纳的母校并未鼓励女生成为科学家,但是她下定决心,要投身科学,成为一名科学家。杜德纳拥有满腔热情,渴望理解自然是如何运转的。她不惧竞争,一心想将发现变为发明。在这种热情和渴望的驱使下,杜德纳将做出巨大贡献。而以后,在佯装的谦虚下隐藏着自傲自大的沃森会告诉杜德纳,她的贡献是自发现双螺旋结构以来最为重要的生物学进步。 qB9jNZkS90xlBt9AC5oycSAKaX973N1kOv6VUVNQHw0W9nYJ9sOnltK6Z2LckHl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