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发现鼠疫病原体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人都不知道引发鼠疫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直到人们用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才开始将瘟疫与病原体对应起来。作为微生物领域的先驱,那个时候,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细菌致病理论”和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的“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鉴定细菌感染的金标准)正在结出细菌学硕果。听说香港疫情时,科赫和巴斯德都派出了研究人员去香港寻找病因。科赫门下的日本微生物学家北里柴三郎(Kitasato Shibasaburo)和师从巴斯德的瑞士人亚历山大·耶尔森(Alexandre Yersin)于1894年6月先后来到香港,分别开展研究工作。

由于名声在外,北里柴三郎被当时负责疫情管控的苏格兰医生詹姆斯·劳森(James Lawson)寄予厚望,获得了关于疫情的第一手资料,也能随时了解病人情况。有着优越实验条件的北里柴三郎,很快就从尸体上分离出一种细菌,命名为革兰氏阳性菌,支持他的劳森立即向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 The Lancet )通报,说北里柴三郎发现了导致此次疫情的病原体。

比北里柴三郎晚了三天到达香港的耶尔森,此前游历于越南和印度,相当于自由研究者,此次虽受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委派来到香港研究疫情,但劳森并未认可他的资质,没有为他提供可研究的样本,更别说实验室了。被忽视的耶尔森没有放弃,他想了点办法——买通负责安葬死者的英国水手,支付几美元以获得在尸体安葬之前从死者身上取下淋巴样本的机会。

在临时搭建的简陋实验室里,耶尔森通过显微镜观察死者的淋巴样本。他发现,不同死者的淋巴样本中都有一群杆菌。他在取了些淋巴结分泌物寄往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同时,遵从科赫法则仔细地进行了验证,证明这种杆菌确实能在小鼠身上引发与死者症状一致的腺鼠疫。接着,他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杆菌能让鼠疫病菌从一只小鼠身上传到另一只小鼠身上。他这才对外宣布,确定发现的杆菌是此次疫情的病原体。为了表示对巴斯德的尊敬,他将这一杆菌命名为“巴氏鼠疫杆菌”( Pasteurella pestis )。直到70多年后,为了表彰他对研究鼠疫的贡献,“巴氏鼠疫杆菌”才被学界改为“耶尔森氏鼠疫杆菌”( Yersinia pestis )。

鼠疫耶尔森菌的显微图像,来源:维基百科

由于防疫措施得当,1894年8月,香港疫情就被控制住,《柳叶刀》上发表了北里柴三郎的研究报告。数日后,法国科学院也公布了耶尔森的研究成果。只要看过两人的研究报告,就会知道二者发现的并不是同一种病原体。到底谁才是对的?

很快,《柳叶刀》又发布消息称,北里柴三郎不确定自己的样本里是否混入了其他细菌,这动摇了他研究的准确性。但出于尊重他在微生物界的地位,人们将他和耶尔森视为鼠疫杆菌的共同发现者。

耶尔森发现了导致鼠疫的病原体,但鼠疫究竟是如何传播到人身上的,中间宿主是什么,这一点还不清晰,不过,耶尔森的研究已经让学界看到了真相的曙光。

确定病原体后,针对鼠疫的疫苗研究开始了。1895年,耶尔森发现了对抗鼠疫的血清,这在当时缺少对抗鼠疫有效药物的情况下,为鼠疫病人争取了一线生机。1896年,细菌学家沃尔夫·哈夫金(Wolffe Hafkine)制出灭活型鼠疫疫苗;1908年,减毒活疫苗投入使用,以便在高危人群中预防鼠疫;1946年,全细胞鼠疫疫苗投入使用。时至今日,科学家们仍未放弃研究新型鼠疫疫苗,为能扑灭这类型瘟疫做着准备。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中国东北暴发鼠疫,正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汤飞凡研究出国产鼠疫减毒活疫苗,才迅速扑灭了疫情。

汤飞凡(1897—1958年),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发现者

1898年,印度暴发鼠疫,50万人因此死亡。此后的10年间,因鼠疫而死亡的印度居民达千万。服务于巴斯德研究所的法国医生保罗·路易斯·西蒙德(Paul Louis Simond)当时正在印度工作,他怀疑鼠疫不是直接从老鼠传给人,中间还存在一种媒介动物。通过在健康老鼠和病鼠身上的种种实验,他最终揭示,跳蚤就是在老鼠和人之间传播鼠疫杆菌的中间宿主。跳蚤叮咬病鼠,病原体就会在跳蚤胃部聚集繁殖,最终堵塞跳蚤胃部,导致跳蚤因饥饿而不停叮咬不同的宿主,传播病菌。

困扰人类千百年的鼠疫就此真相大白,但这并不意味着鼠疫的终结。20世纪初一场发生在中国东北的瘟疫和一位特别的医师,让我们对鼠疫的了解更进了一步。 DpmdhzpiCJay3LzASElf1KMyz0GU0cBVpj4PPpH/yJ3c0LB14s17Htx8XbJMnF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