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牛痘接种

数十年后,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接过了对抗天花的接力棒。他所在的时代,皮肤上没有瑕疵的人很稀少,因此,皮肤光洁的挤奶女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引起了詹纳的注意。他小时候接种过人痘,行医时也见过因接种不良反应而死亡的病例。因此,当观察到挤奶女工并不受天花威胁,甚至近距离照顾天花病人也不被感染的事实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实验。

爱德华·詹纳(1749—1823年),英国医学家,免疫学之父

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他收集了所知道的接种牛痘就不感染天花的案例,确认这是事实。接着,他开始寻找没有感染牛痘和天花的病例,打算验证种过牛痘就不感染天花的假设。

1796年5月,一名8岁小男孩詹姆斯·菲普斯(James Phipps)在詹纳的帮助下接种了牛痘脓液,恢复后便具备了抵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詹纳的这一接种法就是牛痘法,牛的拉丁语是vacca,疫苗(vaccination)一词便源于此。疫苗和牛的故事不止于此,新冠大流行之后的2021年恰好是牛年,也是在这一年各类疫苗百花齐放,达到了接种高峰,可谓有趣的巧合。

“疫苗”一词的来历,来源:法国国立图书馆

詹纳写了篇论文,仔细记录了这次实验的过程:“我挑选了一名健康的男童,约8岁,作为接种牛痘的实验者。这个东西采自一位从牛身上传染到挤牛乳妇女手上的脓疱。1796年5月14日,将这种病毒注入这名男童的手臂上……第7天时,他抱怨不舒服……第9天时,他有些发抖,食欲不振,微感头痛……次日他就完全复原了……为了确定这位男童在接种牛痘病毒后有这些轻微反应,是否能免于天花传染,同年7月1日,用直接采自脓疱的天花菌来接种……没有疾病发生……兹后数月,他再度接种天花菌,结果身体上仍没有疾病的迹象产生。”

詹纳把这篇论文寄给英国皇家协会,但遗憾被拒,因为样本太少,证明过程也不够严谨。这没有动摇詹纳的信念,他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随后又多做了几次人体试验,多记录了几例案例,并于1798年自费出版了介绍牛痘接种的书《牛痘的病因及影响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Cause and Efects of the Variolae Vaccinae,Variolae Vaccinae指牛痘)。

詹纳为孩子接种牛痘,来源:《病玫瑰》

詹纳推广牛痘接种之路并不顺利,他在伦敦寻找接种牛痘的志愿者,并免费将疫苗送给医生们,在碰了几次壁之后,才在一些看到效果的医生推荐下,被行业所接受。牛痘接种法逐渐在英国推广开来,并走出了英国,为俄国、法国等国所接受。詹纳被英国皇家学会吸纳为会员,也获得了其他国家所授予的荣誉,俄国沙皇送了一颗大钻戒给他,美洲印第安人送给他象征尊贵的带子和贝壳项链。

在詹纳因发现牛痘法而声名大噪之时,有人开始质疑他并非牛痘接种的首创者。事实上确实如此,首先尝试牛痘接种的另有其人。

1774年,英国一位农场主本杰明·杰斯廷注意到,自家农场的挤奶女工出过牛痘,但不感染天花,他突发奇想地将牛痘疱浆用针挑出,抹在妻子和儿子胳膊划开的小伤口上,造成轻度感染。在那个年代,把动物体内的东西放进人的身体里,是宗教所禁止的。因此,虽然在天花流行时,他的妻儿幸免于难,但他的做法却没有人效仿,反而招来村民的排斥。

杰斯廷的做法虽然没被认可,但受到了一些人的关注。除了农场主杰斯廷,在詹纳之前,还有几位医师也发现了牛痘接种的效用,但没有像詹纳这样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詹纳虽不是发现牛痘接种法的第一人,却是凭着他的影响力将牛痘法传播给学界和民众的第一人。而且,詹纳解决了宗教与接种间的矛盾——他并非用牛痘疱浆直接给人接种,而是用人感染牛痘病毒的疱浆作为接种之用。

詹纳的种痘法并非没有缺陷,在实际操作时,一些医生和种痘者没有经验,有时候会出现接种病例受感染或死亡的情况。这没有动摇詹纳对牛痘法的信心,他总能从对方的操作中找到问题所在,有时是疫苗保存不当受人痘病毒或细菌污染,有时是接种的牛痘病毒毒力不够,没有引发免疫效应。对于牛痘接种疱浆的选择,詹纳有自己的原则,在牛痘发展到第5~8天,即牛痘病毒发展到顶峰时,取得的疱浆最适合作为接种之用。

即使谨慎如詹纳,也有没考虑到的情况,那就是直接取自人的接种疱浆可能携带其他细菌或病毒,比如疱浆如果取自梅毒患者,那么被接种者有可能感染梅毒。这样的事情在欧洲真的发生过,但当时并无很好的方法来鉴别疱浆的安全性。

后来,有人想出了通过牛而非人作为牛痘疱浆来源的做法。他们会将牛犊肋骨附近区域洗干净,划出伤口接种牛痘,待感染达到高峰时,将牛牵到各家各户供需接种的人直接取用。后来这种能获取更多牛痘疱浆的做法成为牛痘接种的常规环节,不同的是20世纪时人们会对这些刮下来的浆液做些处理提纯作为接种所用,并加入甘油作为杀菌剂,避免疫苗被细菌污染。

进入20世纪,欧洲出现了致死率没那么高的天花类型,但它的传染性仍然很强。人口密集、战争及贸易往来让欧洲成为天花的温床,那些原本已无天花病例的国家仍会暴发天花疫情。天花如同玩跳格子游戏的孩童一般,降低了自己的威胁性,但提高了在各国之间传来传去的频率。

相较于人痘接种法,牛痘接种法的优势是很明显的。詹纳坚信“天花——人类最可怕的灾难的终结,一定要依靠这项实践”,并坚持免费推广牛痘接种,这无疑影响了人痘接种师的利益。当时,活跃着一批以人痘接种为生的接种师,收费高昂。当极具竞争优势的牛痘接种法出现时,他们成为最坚定的抵制者,甚至炮制接种后会“长出牛角”的阴谋论,但仍改变不了各国政府禁止人痘接种、提倡牛痘接种的趋势。

詹纳的发现惠及整个欧洲,乃至全球。因为牛痘接种基本没什么风险,普及度高于人痘接种法。除了英国,拿破仑也下令在法国推广牛痘接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甚至在接到詹纳请求释放几名英国战俘的信件时,也表示因为他的贡献而无法拒绝他的要求。

种痘的效果能持续多久?这一点并无定论。詹纳原以为,种牛痘能保护接种者一生不受天花威胁,但事实上,种痘的效果只能持续几年,如果不补种,人就会丧失对天花的免疫力。而人痘接种的有效期则持续接种者一生,但代价是一些接种人痘的人会死亡。从生命安全角度考虑,无威胁性的牛痘接种是更为稳妥的天花防疫手段,因此直至20世纪,牛痘接种仍是各国预防天花的主流方式。

在牛痘法推广开后,天花仍未绝迹,不时暴发的天花总能瞄准人群中未接种者,或是接种的牛痘失效了的人。几十年后,各国开始要求人民补种痘,以保证人们仍有能力预防天花。 o6hMwKiR6qX/iQ25gHPNBnPllmGlU/CQReIYmm/reGUJmN7g833pGOwnTdWnJx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