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毒攻毒

明确的天花记录出现在公元10世纪末,那时的欧亚非大陆上已出现天花的身影。

对于天花的起源,目前普遍认为来自东方。天花最先在印度出现,后经宗教传播、商队贸易等活动传至中国、非洲、欧洲等地。欧洲人口稀少且分散,是天花出现较晚的原因。

据推算,天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公元317年左右。在中国医学古籍中,天花有过几个不同的名字,比如晋代医师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称之为“虏疮”,因其“以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症状是“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瘥后,疮瘢紫黑,弥岁方灭”。

相较于欧洲,其他地方的天花疫情致死率较低,这与接种传统有关。据记载,埃及、印度等国在公元前就已有人痘接种记录,我国人痘接种法最早出现时间不详,相传唐代药王孙思邈发明了人痘接种术,他用天花病人痘疹里的脓液,涂抹在健康人的皮肤上,以此来预防天花。《痘疹定论》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宋真宗在位时,时任宰相王旦的几个子女都因天花去世,仅剩一个儿子王素,为防止儿子夭折,王旦遍寻名医,一位峨眉山上的女道姑将天花痘痂磨成粉,吹入王素的鼻子里,在短暂而轻微的天花感染后,王素便痊愈了,一生都未再感染天花。

1741年,清代医师张琰在其著作《种痘新书》中提到了人痘接种法,这说明我国在18世纪时便已有人痘接种的技术。也有人推测,早在16世纪我国便已出现人痘接种术,但在早期的医学典籍中并无确凿记载。有人分析,这与学徒制的医师关系有关,种痘是一门如此有效的技术,以至于掌握了这门技术的人都秘而不宣。

人痘接种法或许正起源于以毒攻毒的冒险,医生们会有意让患者接触少量病原以产生抵抗力。这样的做法切实让一些人受益,但也有一些人因接种而死亡。

清朝的时候,种痘法得到了大力推广。清军入关后,不少没有抵抗力的满人死于天花,其中不乏皇室成员。为了解除这一危机,朝廷设立专职“查痘章京”,检查回国的人是否患有天花,并从民间广纳能士,征集预防天花的方法,人痘接种法便在此时由民间呈至皇室。

1742年清朝官方发布的医学百科全书《医宗金鉴》记载,人痘接种法有几种不同的方式:将出痘天花病人的衣服给被接种者穿的做法称为痘衣法;将天花疱浆涂在棉花上塞入被接种者鼻孔是为痘浆法;旱苗法是将痘痂磨成的粉末吹入被接种者的鼻孔;水苗法是将痘痂磨成的粉与水调和,用棉花蘸取并塞入被接种者鼻孔。这四种方法里,水苗法较温和、效果最好,旱苗法较烈、效果也不错,其他两种则不太推荐。

种痘法在清朝的时候开始广泛传播。康熙在《庭训格言》中提到:“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朕坚意为之,遂全千百人之生者,岂偶然耶!”

清代大臣和珅的弟弟和琳在前往西藏就任时,将种痘法带到了那里。将天花病人痘痂磨成粉,吹入当地人鼻腔中,造成的轻型感染能让他们具备抵抗天花病毒的能力。当地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大昭寺广场上建起了一座种痘碑。如今,这座种痘碑上遍布许多大大小小的坑,相传是后来天花流行时,民众误认为石碑粉也有防疫效果而凿的。

大昭寺前的种痘碑,拍摄者:李雯琪

后来,人痘接种法由俄罗斯传入土耳其。1718年,丈夫为时任英国驻土耳其特派大使的玛丽·沃特雷·蒙塔古夫人惊叹于这一接种法的效果,让使馆的外科医生查尔斯·梅特兰为她年仅5岁的儿子爱德华接种了人痘疫苗。

蒙塔古夫人敢冒险也是有原因的,她本人就因患天花而留下满脸痘印,对这一恐怖疾病有切身感受。她在给友人的信中,兴奋地记录了自己在土耳其见到的人痘接种法——有掌握接种技术的老妇人批量为愿意接种的人们提供服务,天花溶液盛在果壳里,她会征求被接种者的意见,让他们挑选接种的血管,然后用针挑破这根血管,将天花溶液埋进去,用贝壳夹住伤口。接种仪式还被希腊人赋予了宗教感,有的人会选择额头中间、左右胳膊和胸口四处,以构成十字架的样式。

玛丽·沃特雷·蒙塔古夫人(1689—1762年),人痘疫苗接种的先驱

1721年,蒙塔古夫人将人痘接种法带回英国,第一个接种的人是她三岁的女儿。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教会宣扬“疾病是上帝降至人间的‘快乐约束’,是用来考验人的忠诚、惩罚人的罪孽的,不畏惧天花而保持健康的人不正直”。因此,在推广人痘接种法的时候,蒙塔古夫人遭遇了不少阻力。幸而,英国女王接受了她的推荐,在6位自愿接受接种实验的犯人身上,人痘接种法被证实确实能预防天花,这才得以普及。作为交换,这6位冒着感染风险参与实验的犯人也因此获得了自由。

和蒙塔古夫人一样,这一年,远在美国的牧师马瑟也在波士顿推广着人痘接种法。马瑟是个关注科学的牧师,他在学术杂志上读到关于土耳其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文章,又通过和家里的黑奴聊天了解到,这位非洲黑奴就接受过人痘接种,于是在波士顿遭受天花攻击时,将这种方法推荐给了当地的医生。不知出于对信念的坚守还是对利益的保护,内科医生们强烈地驳斥了马瑟,甚至投掷炸弹来威胁他的人身安全。马瑟联合相信他的医生一起说服了287位居民接种人痘,这些人中只有6人因患天花死亡,相较而言,没有接种而感染天花的4917人中有842人死亡,接种的好处不言而喻。1769年,在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等人的游说下,人痘接种术才被法国接受。

虽然与不接种相比,接种人痘的患者死亡率较低,但仍是有风险的,再加上宗教、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种痘法在欧美推广艰难。直到牛痘法出现,情况才有所改善。 c3wSuPlk78Jk/EjmtezCrQtA/Xx6LNj70SWpfEroRXqyJyK1ISvC2TAqv4TXt/8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