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亚述人(公元前883年至公元前610年)

随着庄稼死于“茎上”,尸骸浮于幼发拉底河中,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城市尽数被毁。食物匮乏,河渠淤塞。随之而来的,就是长达数个世纪的动荡不安,政治争斗与相互对抗此起彼伏,直到公元前9世纪;其时,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占统治地位的亚述帝国的统治者亚述纳西拔二世(前883—前859年在位),在一个比较富足的时代开始了无情的扩张征伐。在一个完全凭借武力建立起来的帝国里,任何一丝反抗的迹象都会招来严厉的惩罚。他任命忠心耿耿的总督控制被征服的领土,严令被征服领地进贡贵金属、原材料与粮食之类的商品。向西征伐到远至地中海边之后,他在降水增加的一个时期(这一点,我们是通过伊朗北部的一段洞穴沉积物得知的)班师回朝,然后利用战俘,在幼发拉底河上的卡尔胡(即尼姆鲁德)建造了一座宏伟华丽的宫殿。接着,在大约公元前879年,他还举办了一场为期十天的盛宴,庆祝宫殿完工。

那确实是一件盛事。 亚述纳西拔二世曾吹嘘说,有69574位宾客参加了那场宴会,其中卡尔胡本地就有16000人。他们享用了成千上万头羊、牛,还有鹿、禽、鱼、各种各样的谷物,喝了1万罐啤酒和满满1万囊葡萄酒。国王打发他们回家时,这些人个个都酒足饭饱,在一派“和平喜乐”的气氛中沐浴更衣、涂抹油脂。亚述纳西拔二世的宾朋享用盛宴之时,还欣赏了墙壁上装饰着色彩鲜艳的楔形文字的浅浮雕。其中,有22行楔形文字列举了这位国王的资历,还有9行则铭记了他取得的胜利。他是恩利勒与尼努尔塔 两位神灵的“天选之子”,是“伟大之王、强大之王、宇宙之王……战无所惧……一切敌人,皆踏于脚下”。无休无止的宣传,大肆宣扬了这位国王对通过残暴征服建立起来的亚述帝国的统治权;有无数的男女老少,都曾丧命于他的手中。然而,仅仅270年之后,嗜酒如命、喜欢割耳的亚述纳西拔二世曾经统治的那个帝国,就轰然崩溃了。

考古学家所称的新亚述帝国,是当时疆域最广、势力最强的帝国,公元前912年前后正全速发展着,后来亚述纳西拔二世还举办了那场盛大的庆祝活动。不过,帝国在公元前8世纪中期变得更加强大了;当时,帝国由令人畏惧的提格拉·帕拉萨三世(Tiglath Pileser Ⅲ)统治着,他曾进行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最大的一次扩张。他的名字无处不在,从古代也门人的铭文到《旧约》中那些充满敌意的往事——尤其是对他入侵以色列、攻取加利利和不公平的苛捐杂税的记述中,到处都能看到。既然有这样一些无所不能的国王,那么,公元前610年新亚述王国为什么突然就土崩瓦解了呢?

是不是一系列血腥的内战与叛乱,动摇了统治者的权威?还是说,残酷的战争与军事失利,削弱了一个过度扩张的帝国的基础?无疑,这两个方面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亚述的统治与早期那些君主制国家的统治一样,向来都很脆弱,永远都变化无常,完全不像埃及历代法老那样,有精心形成的先例可循。然而,我们如今已经明白,还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因素,也参与了帝国的崩溃过程,那就是气候变化。

来自伊朗北部的库纳巴洞穴(Kuna Ba Cave)里一份分辨率高、断代精确的气候变化洞穴沉积物记录,就说明了问题。 这些洞穴沉积物表明,新亚述帝国是在气候异常湿润的两个世纪里崛起的。对于成千上万的农民来说,充沛的降水就是上天的恩赐;他们不但要为城市提供粮食,也要为四处征伐、靠国家精心分配的口粮维持生计的军队提供粮食。此后,公元前7世纪早期到中期出现了一系列特大干旱,且每次干旱都持续了数十年之久;这种情况,似乎导致亚述帝国的农业生产力开始下滑,继而又导致了帝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最终崩溃。最后,整个新亚述帝国终于在艰苦的征战中土崩瓦解,只留下了一个早已为干旱所削弱的民族。 pdH16h2zstmkKcHuiyomN6W4RQ4OkU10ZccmfJy10dCj7fCFHmlhJKJMjWcoSsK5



景观变迁

随着城市与长途贸易网络的发展,人们对各种原材料,尤其是木材与金属矿石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了。除了用于各种建筑的木梁与其他木材,人们对陶土器皿以及金属工具和装饰品永无餍足的需求,也导致了社会对烧窑所用的薪炭存在持久的需求。木柴也始终供不应求,需要用驮畜运送,大捆大捆地输入。在家庭中和生产时都毫无节制地使用木柴,势必产生过浓密的烟雾,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笼罩于不断发展的城市上空。严重的空气污染,必定困扰过那些人口稠密的城市,但砍伐森林造成的破坏,更是带来了严重和长期的后果。

虽然中东地区的植被历史如今仍然鲜为人知,但以近乎工业化的规模消费木材带来的影响,让大部分地区变了模样。例如,花粉图谱表明,安纳托利亚的中部曾经是开阔的橡树林地,但到了公元前5000年左右至公元前3000年,那里的林木覆盖率却迅速下降,情况就像现代的伊朗与叙利亚一样。卡曼-卡莱土丘(Kaman-Kalehöyük)位于安卡拉东南100千米处,在公元前2千纪和公元前1千纪是一个重要的定居地,直到公元前300年左右;那里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中心,还有一定规模的纺织业和陶器制造业。人类在此居住的时间,与公元前1250年前后至公元前1050年间一场严重的旱灾相吻合;而当时实力强大的赫梯帝国,就是在这一时期四分五裂的。对木炭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生活在这里的赫梯帝国居民曾经大肆集中采伐周围的林地,以至于伐木工不再像过去那样采伐成熟的橡树林,而是采伐其他物种较少的森林。 dziSuSsE1Dsux0HSUwTT6iFoOz4L0L1qRahJmlAApq9zMkFE+gCAFZMSz/BCL7Al



登录后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登录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