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2 如何应对

总结一下,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平均斯坦和极端斯坦,这是两个永远不会重合的领域。如果无法区分两者,那么所有的分析都站不住脚。其次,如果无法区分时间概率(有路径依赖)和系综概率(无路径依赖),我们的分析同样不成立。

不确定性项目 的下一阶段主要放在理解脆弱性、鲁棒性以及最终的反脆弱性上。一旦知道有些东西是肥尾的,我们就可以研究随机事件对风险暴露的影响:给定主体受到冲击的程度。聚焦随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比尝试深挖解决随机事件更有效(我们会看到,在厚尾条件下预测误差极大)。因此,和捏造统计性质相比,摸索应对策略远远来得更实在、更明智、更道德、更有效。

我们发现的一个美妙之处是,所有脆弱的事物都表现出凹性的风险暴露特征 [223] ,即使不完全相同,也与做空期权的收益相似,也即对波动率的负向暴露。它一定是一种非线性状态,随着事件强度的增加而加速,直到突破临界点,摧毁一切。我如果从10米高的地方跳下去,会比我从1米高的地方跳下去10次受的伤害更大。这是脆弱性的一个必然特性,我们只需要关注加速的尾部即可,而对于这种期权特性,我们也构建了有效的压力测试方法 [240]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想要简洁有效的法则 [109] ,我们想要闷声发大财,挣钱只让会计知道而不是让同事知道(我在 不确定性 系列的上一部《非对称风险》中表达了一种观点,即系统是由你身边的人决定的,而不是由某种过度复杂的进化糟粕决定的)。为了存活下来,我们需要拥有与程序直觉相对应的清晰的技术。

新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检测并衡量凹凸性。这比研究概率本身要容易得多。

下一部分

接下来的三章将以非正式讨论的形式介绍厚尾背后的数学原理。里面涉及的推导和证明将在由期刊论文改编而来的章节中展示。 3u0cw6bBBoPATDpaYs6eSHC4aOz1MQjPJIWX3jgR0OhEeohbKwAa4y3oeYLNjH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