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发展灾难医学,彰显大国形象
——对话卫生应急管理与灾难医学领域专家,上海东方医院院长

刘中民

《大医精诚》2018-09-22期

刘中民,卫生应急管理与灾难医学领域专家,现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心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灾难与急诊医学学会理事,灾难预防医学分会亚太灾难医学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总队长。他是中国灾难医学的开创者,他推动成立的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填补了该学科在中国的空缺。他带队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成为首个获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获得省市及科研成果奖六项、国家专利五项、“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让我们走近刘中民,聆听中国医学精英肩负重任,在灾难面前守护生命的故事。

本期嘉宾刘中民

刘中民现场演示心肺复苏

马红漫(主持人):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您东方医院院长的身份,但据我所知,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的主任委员。灾难医学是什么概念呢?

刘中民: 打个比方,我们常说的内科、外科、急诊,这些都是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就是在医院内条件下,由医生、护士共同协作来诊治病人。而灾难医学更强调对于一些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大量损伤,在医院外,在现场,在极端条件下进行对病人的救治、疾病的预防和一些公共卫生事业的恢复。

马红漫(主持人): 您作为心脏外科的专家,为什么会开创这样一个专业的细分领域呢?

刘中民: 1997年我到东方医院,当时正值浦东改革开放,整个浦东就像是个大工地,所以我们接触的病人很大一部分来自各种建筑工地、交通事故,甚至有一些比较大的事故造成的批量的伤员。

那时候,我在医院里把传统的急诊科转变成了一个急诊的抢救中心,叫作“急诊创伤中心”。过去的急诊科是病人来了以后,病人围着机器转,就是医生开出来处方、检查单,病人绕着医院的机器转。急创中心就变成了医生围着病人转,各科医生都集中在急创中心上班。如果来了多发伤、病情复杂的病人,就是医生围着病人转,这样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给病人确诊的时间,尽早开始抢救,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

对于一个医院来讲,虽然可以救治大量的伤员,但其实还是有限的。当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深深感觉到,作为医生,要应对这种大规模的灾难,面对这样大批量伤员,实际上都感觉到力量不足。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突发,六天后,刘中民率领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70多名医疗队员,组成上海市第二批抗震救灾医疗队赶赴汶川震区,在德阳抗震临时医院缺少电力和检查设备的条件下,迅速展开工作,救治大量伤员。

5月21日,他又带领5人小分队,深入灾区腹地草坡乡。那里在震后同外界隔绝,伤亡情况未知,道路中断使搜救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四天后医疗队员们也断水断粮了,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队员们连续工作12个昼夜,完成了对当地4500名居民的卫生保障和伤员转移工作。

刘中民带队深入灾区腹地草坡乡

马红漫(主持人): 关于汶川地震,时间已经过去十年了,我们之前获取到的信息,更多是来自媒体的报道,您能不能从在现场参与救治的医生角度来谈谈此次地震救援。

刘中民: 深入到现场以后会发现,虽然我们国家的动员力量是很强的,但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准备是不足的。实际上很多大医院的大专家真正到了现场,就是“没有米下锅”或者不知从哪里下手。因为他们在大医院都习惯了,开一张检验单,病人就去做CT,做核磁共振;要打针,开个处方,护士就去执行了。但是,在那个地方什么事都要自己做。那里又没有吃的东西,有些队伍没带吃的,自己先饿昏了。反而是一些来自煤矿的救援队,知道怎么样来应对那种情况,他们知道带煤油炉、锅子,这样就可以加热,可以烧水。此外,我们还没有抢险工具,只能靠手去挖,这样都会影响救治和救援的效率。汶川地震也使我认识到,我们国家要想解决灾难救援的问题,必须要形成一个我们自己的灾难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救治体系。

马红漫(主持人): 您确定了要做灾难医学,但千头万绪,从哪里做起来呢?

刘中民: 第一,就是要完善高等教育,特别是在临床医学生的培养中要加入灾难医学的内容,让灾难医学进入高等教育。我从汶川回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同济大学建立了急诊与灾难医学系,编写了全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急诊与灾难医学的教材。第二,建立学术交流平台。2011年我在中华医学会下建立了第一个灾难医学分会,形成了学术交流平台。第三,要有专业救治队伍。一是技术要专业,二是设备要专业。第四,要教会老百姓怎么来防灾,怎么来自救和互救。这就是汶川地震回来以后,我总结的四个方面。

中国国际医疗队(上海)初建于2010年,由东方医院5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队伍配备国际先进救援设备,并顺利完成世博会卫生保障工作。2015年医疗队远赴俄罗斯,与世界顶尖的俄罗斯应急专业队伍展开联合演练。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赴上海,对医疗队展开认证评估,对照40余项评估要求,逐条进行实地察看,专家组一致同意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从全世界60个国家的200个医疗队中胜出,成为首支通过世卫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

马红漫(主持人): 根据您这些年围绕着灾难医学所做的努力,我看到有一个时间点可能对您非常重要,就是2016年的5月23日,中国应急医疗队得到了WHO的认可。这个认可究竟对整个灾难医学来说有什么样的含义?

刘中民: 现在国际上灾难也非常多,每当一个地方发生灾难,各个国家都要派出救援队。实际上,这不仅是单纯的救援,也上升到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但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很多国家派出的救援队没有很好的救援能力,去了以后反而给当地政府和当地灾民带来了麻烦,所以就在全世界遴选有国际救援资质的救援队。当时中国也是第一次参与这种国际竞争,我们团队成为了第一个通过WHO认证的国际救援队。

马红漫(主持人): 您带的团队能够获得国际应急医疗队的认证,优势到底在哪些方面呢?

刘中民: 第一,我们是一个医院独立成队,我们的医生平时都在一起工作,所以大家之间的配合也都比较默契。在国外,很少有一个医院能够形成这样一支队伍的。

第二,我们的队伍建设有非常雄厚的基础。比如说,我们有车载的移动医院。目前车载移动医院在世界上还是最先进的装备,它可以边走边在现场做一些心脏、大脑的手术,一部车可以同时转运四个重伤员。还有帐篷移动医院,把它伸展开来就是一个野战医院。

此外,我们有大型演练的经验和与国外进行交流的经验。2015年,我们团队代表中国和俄罗斯三支专业救援队伍进行联合演练,他们看到我们的设备设施、队员技术和配合程度,感到非常震惊,原来中国的救援力量这么强大。这还是我们一支队伍和他们整个国家进行的“比武”。

马红漫(主持人): 对,体量和级别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刘中民: 当然,他们也有一些优势,比如他们的航空救援队优势比我们要更加强大一点。过去我们不知道国际上这方面的水平到底怎么样,俄罗斯有最强的救援队伍,我们与他们交流过后,应该说是信心大增。

马红漫(主持人): 那么得到这样一个认证之后,对我们去解决自己本国的一些灾难,会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刘中民: 第一,对中国来讲,这实际上也是对整个国家实力的认可。这个国际认证的通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想去救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并且还要有好的设备和后勤保障。我们可以用这套标准来培养和认证国内一些国家级、省级的救援队,帮助他们共同提升。

第二,我们进入了国际救援的“俱乐部”。不仅是“一带一路”的国家,像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这些国家也很愿意和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合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

马红漫(主持人): 对于这一学科的建设,未来您有什么样的期待和展望呢?

刘中民: 灾难救援最重要的是:始于灾前,重于灾中,严于灾后。始于灾前,就是在没有发生灾难的时候,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包括怎么逃生、怎么自救互救、怎么进行专业队伍培训;重视灾中,就是要重视对现场的搜救、抢救,改善伤员转运方式;严于灾后,就是灾后还要对灾后进行防病防疫,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国情,来打造中国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

马红漫(主持人): 怎么做到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呢?

刘中民: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方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都不一样。我们主张的是,梯度性救治。不是说哪儿有灾难大家就一窝蜂都往哪儿去,最后导致没有救治好当地的伤员,反而把路堵了。梯度救治,就是一个地方发生了灾难,应该先由当地的政府和医疗部门先展开救治,因为他们更近,更熟悉那儿的环境和情况,然后再实行跨省域救治,最后再是全国内的调动。这样能提高救治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刘中民题词

马红漫(主持人): 您怎么理解好医生的标准呢?

刘中民: 在汶川地震五周年的学术会议上,白岩松曾经说过,选择了灾难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和艰辛,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不会收获名利,但是能够收获内心的充实。我想作为一个好医生,有这种内心的充实就足够了。

马红漫(主持人): 再次感谢刘院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tyVFCfNcUDBV4YkXRR2CpCGdt5psQ2uhWhGKtp6G/r911YQm9qassS28Q/RTsR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