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不知道孩子多么在意你对他的看法

案例

一个已经成年的小伙子,曾在网上发帖倾诉自己内心的纠结和惶然。尽管他已经大学毕业,独立生活了,但是,他的父母从他很小就开始对他的种种否定,至今依然让他深感困扰。

小伙子本科毕业刚从美国回国,家乡在成都,家庭条件较富足。回国后他自己找工作机会,目标是互联网传媒行业,去北京面试。

他一直想在北京工作。虽然在北京举目无亲,但这是他的一个梦想。

他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了一个半月,月薪8500元。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公司没有成熟的产品,就果断离职。一周内他找到另一家新媒体上市公司,月薪9500元。

从当下的市场行情和行业发展看,他认为应届生刚开始工作就能月薪拿到9500元并不算差。在相同条件的家庭中,他觉得自己也真的算是努力了。独自闯荡北京,从实习到工作,都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但父母还是对他很挑剔,说他没办法养活自己,觉得很没面子。即使在他和朋友的小小聚会上,父母都要说风凉话,打击他几句。

他觉得很委屈,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也从来不给家里添麻烦。在他的记忆里,从小到大父母总是爱说看不起的话来打压他,似乎没怎么听他们说过表扬的话。

他猜测父母可能只是坚信打击他才能促进他的真正成长,怕他懒惰懈怠。因为父母也是靠自己才有现在的生活,他们想让他早点变成他们自己的样子,真正达到他们期望的状态。

他说他的父母非常固执,可能是因为他们接受教育的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多元化,只相信自己是对的。

他无比烦恼地认为,想要父母改变几乎不可能了,只能自己默默接受父母的打压,自己转换心态。

虽然这些不是多大的事,但是他每次听到父母打压他的话时,他就会怀疑自己,会很难过,很受打击。

他说:“虽然他们是我的父母,但为何他们不明白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夸奖和赞同呢!”

分析

人生在世,在需要建立充满关爱的人际关系链条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是第一链条,第一道墙,也是人生第一站。

就像第一道挡风的墙,这道墙是最坚强的,也可能是最脆弱的。

因此,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从来都是对家充满了留恋和向往,因为它是温暖的代名词,是休憩自己、调整自己的港湾。

由于家总是弥漫着一种温馨,所以回家的路也才永远让人倾心。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名利场上拼杀得遍体鳞伤的孩子,那些在茫茫旅途中四处寻觅的孩子,家不仅是生命之旅的始发港,更是最终要抵达的目的地。

在人的心灵深处,似乎浩瀚宇宙中唯有父母所在的家,才没有尔虞我诈的争斗,没有虚伪、欺骗与背叛。正如英国作家拉斯金所说:“这就是家的真正性质——它是和平的地方,避难所,不但免遭一切伤害,而且还免遭一切恐怖、怀疑和分裂。”

在这个心灵隐秘的大背景之下,最让人伤心的莫过于来自父母的伤害。

在儿女的理想中,家之所以成为温暖的家,主要是因为有如山的父爱,如水的母爱。父亲给孩子以精神的支撑,母亲则给孩子以温馨的关爱。

尤其是母亲,母爱的伟大就在于其对她的孩子不分美丑、不论成败的一视同仁,细腻、真切、如春风化雨。弗洛姆在他的《生命之爱》中这样写道:“一个母亲爱她的孩子只因为那是她的孩子。”

反之,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收到的信息都是否定的,看不起的,所导致的伤害远远大于外界的否定和轻视。

英国文学家毛姆在《毛姆随想录》里带着这种悲伤写道,“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人会消亡,而是他们会终止相爱”,就是在提醒父母亲人,手足之情以及各种情感,没有比把其他东西放在相爱相惜之上更悲哀的了。

这就是很多孩子常常听到父母否定自己,嘲讽自己,啥也看不上自己的时候,为什么会怀疑自己、会很难过、会很受打击的原因——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夸奖、赞同、肯定和接纳。

人活着,除了衣食住行需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层面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归属和爱的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

而“归属和爱的需要”最核心的一层,就是来自家庭的。就像一个苹果,最里层是苹果核,没有这一层,其他层(苹果肉、苹果皮)都是虚空,都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也就是说,衣食住行是活着的必须,归属感是活得美好的必须。

也因此,心理学家进而发现,每个人的意识深处都有被弃的忧虑。这一点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就是说,人都会害怕他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远离自己,尤其是那些自幼就没有得到足够安全感的人。这种担心在小时候特别突出,长大以后直至到老依然存在,只是很多时候被我们掩盖起来,藏起来了。其实它一直都在,伴随我们在和父母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朋友的关系,爱侣的关系,其他伙伴的关系之中。

所以,来自各种关系的拒绝,哪怕是委婉的,都会让人不安、惶然、痛苦。

另一方面,心理学家发现,亲密关系可以令人心安。和父母的亲密关系,和朋友的亲密关系,和恋人的亲密关系,都可以令人心安。就像网上说的,感觉是有了“盔甲”。

回想一下,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被拒绝的经历,没有多少人会觉得那样的经历无所谓,都会在心里难受。不好受的同时,会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过失在何处,为什么被拒绝,不断审视自我,难过地寻找别人拒绝自己的原因。

这是一种极其折磨人的情绪,灰暗,沉重,甚至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让人愁容满面,特别是它来自被孩子视为第一港湾的父母。

如果这种来自父母的否定、拒绝时间长久,一直存在,从小到大,孩子就会由于缺乏沟通和表达的机会与窗口,心中隐形的压力和情绪就得不到纾解。被拒绝感就像一个没有尽头的噩梦,成为一个永远的“未完成事件”,渐渐沉淀积累成一块黑色石头,压在孩子的身上、心上,慢慢变成一种灰暗心理、灰败情绪,让孩子形成一种灰暗人格。

所以,如果你是父母,你必须清楚你常常贬低孩子也许是出于好意,想督促他不断进取,叫他不要骄傲,但孩子感觉到的是你的疏远、苛刻、变相拒绝。特别是在他也很努力,试图独立立世的情况下,这会让你的孩子陷入如影随形的痛苦之中。

策略

你是经常贬低孩子的父母吗?你是否喜欢批评贬低孩子,挑他的毛病,好像他一无是处,甚至不断攻击他,同时也很少会肯定他、称赞他、鼓励他呢?

如果是,请静静坐下来,一个人好好想一下你自己:

在心底,你是不是有些看不起自己?是不是对自己的现状,或者经济收入,或者社会地位,或者人格尊严,对自己有很多不满呢?

你知道吗?很多人因为骨子里看不起自己,所以很少表扬孩子,称赞孩子。

你仔细观察一下,那些连和孩子一起打游戏、打球都要显摆自己比孩子强的人,要孩子承认比自己差的人,其实是内心极度自卑,或者曾经极度自卑的人。

可能你会说:“我不是那种唯唯诺诺的人,日常生活中,我性格很要强的,脾气火爆,高度自尊,谁瞧不起我,我都不会饶了他,我怎么会是自卑的人呢?”

可是你知道吗?这可能恰恰是自卑者的另一种表现。一点就爆,一拉就响,你说我一个不好,我回击你三个不好,很可能是以高度自尊来掩盖高度自卑。

凡是一个人在极力争取的,都是他所缺失的。凡是一个人常常贬损的,都是自己很在意的。

在家里也一样。一定要在孩子那里有权力感、成功感、自高自大感、征服感的,都不是真正的强者。哪个强者会去和自己的孩子较劲、对垒,就像对待对手一样呢?

如果你能认识到这些,余下的就好办了——改变你的观念,调整你的态度,变换一下你看孩子的眼光和角度,学会欣赏孩子,心疼孩子,你就会开启新的人生,开启新的父子、母子关系。

因为,爱都是从心疼开始的。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对孩子来说,父母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美国教育家卡耐基则说得更明确:“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最令他们高兴的。”

永远记在心头:你对孩子一段鼓励的话,一个慎重的点头,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足以将孩子沉重的心,瞬间,轻轻抬起。 IV/XAZFf4nGKn6y6LbxStBoHHA4Bf0bafdH+xnVAYsLnWGqKwNB7Z2C2YdAO9eH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