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丘特切夫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丘特切夫(Фёдор Ива′нович Тю′тчев,1803—1873),其诗赞美大自然,歌颂爱情、友谊,关心社会政治问题,对人、自然、心灵、生命之谜等本质问题进行了长期、执着、系统的探索,把深邃的思想、瞬间的境界、丰富的感情、精致的形式结合起来。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精练优美,思想和手法颇为现代——既富于哲学深度,又富有绘画美、音乐美,同时还具有象征主义色彩,形成了俄国诗歌史上的哲理抒情诗风。他的诗歌对俄国象征派及苏联“静派”(一译“悄声细语派”)诗歌影响很大。

好像海洋围抱着陆地……

好像海洋围抱着陆地,

尘世的生命被梦笼罩;

黑夜降临——自然的伟力

击打着海岸,以轰鸣的波涛。

它在逼迫我们,乞求我们……

魔魅的小舟已从码头扬帆;

潮水飞涨,迅疾地把我们

带到黑浪滚滚的无垠深渊。

星星的荣光灼灼燃烧的苍穹

从深邃的远方神秘地向下凝眸,——

我们漂游着,深渊烈火熊熊,

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小舟。

1830

沉默吧

沉默吧,隐匿并深藏

自己的情感和梦想——

一任它们在灵魂的深空

仿若夜空中的星星,

默默升起,又悄悄降落,——

欣赏它们吧,——只是请沉默!

你如何表述自己的心声?

别人又怎能理解你的心灵?

他怎能知道你深心的企盼?

说出来的思想已经是谎言

掘开泉水,它已经变浑浊,——

尽情地喝吧,——只是请沉默!

要学会只生活在自己的内心里——

那里隐秘又魔幻的思绪

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千世界,

外界的喧嚣只会把它震裂,

白昼的光只会使它散若飞沫,

细听它的歌吧,——只是请沉默

1830,1854

我记得那金灿灿的时分……

我记得那金灿灿的时分,

我记得那心爱的地方:

日已黄昏;只有我们两人;

多瑙河在暮色中哗哗喧响。

山岗上有一座古堡的废墟,

闪着白光,面朝着远方;

你亭亭玉立,年轻的仙女,

倚在苔藓茸茸的花岗岩上。

你用一只纤秀的脚掌,

触碰着古老的巨石墙体;

太阳正慢慢慢慢沉降,

告别山岗、古堡和你。

温和的清风轻轻吹过,

柔情地抚弄着你的衣裳,

还把野苹果树上的花朵,

一朵朵吹送到你年轻的肩上。

你纯真无虑地凝望着远方……

阳光渐暗,烟雾弥漫天边;

白昼熄灭;小河的歌声更加响亮,

热闹了夜色苍茫的两岸。

你满怀无比轻快的欢欣,

度过了幸福快乐的一天时光;

而那白驹过隙的生命之影,

正甜蜜蜜地掠过我们头上。

1834—1836

杨柳啊……

杨柳啊,是什么使你

对奔流的溪水频频低头?

为什么你那簌簌颤抖的叶子,

好像贪婪的嘴唇,急欲

亲吻那瞬息飞逝的清流?

尽管你的每一枝叶在水流上

痛苦不堪,颤栗飘摇,

但溪水只顾奔跑,哗哗歌唱,

在太阳下舒适地闪闪发光,

还无情地将你嘲笑……

1836

灰蓝色的影子已一个个融合……

灰蓝色的影子已一个个融合,

色彩变暗淡,声音已寂静——

生命、运动都已突然化作

模糊的暗影,遥远的轰鸣……

已看不见夜空中飞行的飞蛾,

但能隐约听见它的振翅声。

难以言喻的忧郁时刻!……

万物在我中,我在万物中……

恬静的黑暗,酣睡的黑暗,

请快快哗哗流进我的深心,

静悄悄、懒洋洋、香喷喷的黑暗,

请淹没一切,使一切宁静!

让那忘我的昏黑

在我的感觉中满溢!

让我饱尝湮灭的滋味,

同安谧的世界融为一体!

1836

喷泉

看啊,这明亮的喷泉,

像灵幻的云雾,不断升腾,

它那湿润的团团水烟,

在阳光下闪闪烁烁,缓缓消散。

它像一道光芒,飞奔向蓝天,

一旦达到朝思暮想的高度,

就注定四散陨落地面,

好似点点火尘,灿烂耀眼。

哦,宿命的思想喷泉,

哦,永不枯竭的喷泉!

是什么样不可思议的法则

使你激射和飞旋?

你多么渴望喷上蓝天!

然而一只无形的命运巨掌,

却凌空打断你倔强的光芒,

把你变成纷纷洒落的水星点点。

1836

我又站在涅瓦河上……

我又站在涅瓦河上,

并且,一如往昔时候,

似乎还活着,再次凝望

这昏昏欲睡的河流。

蓝天上没有一线星光,

白漫漫的魔魅中一切寂静无哗,

只有沉思的涅瓦河上,

流泻着明月的光华。

这一切是我梦中的经历,

还是我亲眼见到的月夜清幽,

身披这溶溶月色,我和你

不也曾活着一起眺望这河流?

1868

在这里,生活曾那样轰轰烈烈……

在这里,生活曾那样轰轰烈烈,

鲜血曾像河水在这里滚滚奔涌,

可到如今又还有什么没有磨灭?

只能见到两三座高巍巍的古冢。

还有两三棵橡树在古冢上挺立,

枝繁叶茂,四处伸展,亭亭如盖,

华美动人,哗哗喧响,一任根须

翻掘起谁人的记忆谁人的骨骸。

大自然对过去一点儿也不知晓,

对我们幻影般的岁月漠不关心,

在她面前,我们模糊地意识到

我们自己——不过是自然的梦。

不管人建立了怎样徒劳的勋业,

大自然对她的孩子一视同仁;

依次地,她以自己那吞没一切

和使人安息的深渊迎接我们

1871 0ErqeWJ4b7N+v5ik2o1pVKKf14+M5vMlzfw6PYeSkF4XiqSkDYQdQr5KlfzI4PB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