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险状态,会触发我们的应激反应
人们处在心理危险状态时的典型反应被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 or Flight Response)。“Fight”指战斗,“Flight”指逃跑。也就是说,人们在遭受过度压力的时候,会出现“进入战斗模式”或“进入逃跑模式”这两种极端反应。所谓“紧要关头采取的行动”实际上是“战斗或逃跑反应”的结果,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反应,是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热带草原上生存以来都不曾改变的反应。
同时,人们在进入心理危险状态时,为了摆脱眼前的危险,会启动将血液只集中于必要器官的机制。这样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那就是血液不再经过前额叶皮质,前额叶皮质的控制会暂时失效。
现代人可能会认为,大脑“面临危机时才需要理性(前额叶皮质)”,但大脑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运作的。在面临危机时,大脑会切换到“新大脑”的回路,比更本能的“旧大脑”更活跃地运作,这才是人类大脑原本的运作模式。
从生存本能的观点来看,这种大脑反应并非坏事。“战斗或逃跑反应”和“前额叶皮质失控”都是符合常理的。比如,我们在森林散步时,茂密的丛林中突然出现一只巨大的熊,我们此时应该不会悠闲地想:“啊,是熊!实在太稀奇了,要不拍张照片传到Instagram 上吧,不知道是否会有人点赞呢……”大脑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一样的发出命令的机制,告诉我们“别想了,赶紧进入战斗模式”,或者是“赶紧逃命”。
另外,人们在面临恐惧的时候,也会出现“愣在原地”的反应,因此“战斗或逃跑反应”也被称为“战斗或逃跑,或惊呆反应”。人们之所以会惊呆,原因之一就是前额叶皮质无法应对突发的情况,发出正确的指令,导致人们陷入思考停滞的状态。
顺便说一下,在麹町中学研讨会上谈到这个话题时,大空小学首任校长木村泰子老师敏锐地指出,人的惊呆反应同自杀具有关联性。
如果一个人想要自杀,周围很多人会觉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完全看不出来他想要自杀”,但是,这只不过是周围人对这个人“平时”的印象。但凡一个人能确保自己的心理安全感,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出自杀这种愚蠢的行为”。但是,如果一个人承受过多的压力,心理就有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变化,从而出现极端的行为,这种可能性其实隐藏在每个人的心中,需要我们充分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