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风的季节

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在经过战后发展期后,逐渐呈现出另一番新面貌:遍地皆是高楼大厦,每到夜晚便灯火通明、星光璀璨。此时的香港,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那种挑起竹竿晾晒衣衫的日子早已成了过去。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越发富足的物质生活,推动了香港的夜生活更为丰富,娱乐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香港娱乐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说起香港娱乐史上的“造星运动”,那么不可不提到黎小田。因为正是他一手捧红了梅艳芳、张国荣、吕方等知名歌手;也正是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流行歌曲,以及影视剧的主题曲和插曲,比如《万里长城永不倒》《大号是中华》等,直至今日依然被人们传唱。

黎小田是香港著名音乐家黎草田的儿子,他早年以童星的身份出道,留英归来后,不仅担任乐团领班,还多次获得过音乐创作方面的奖项,在20世纪80年代,他迎来了自己音乐事业的起飞。

1982年,TVB与黎小田相商,希望与其合作,共促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黎小田比较关注的则是,TVB是否具备可供培养的歌手。在得知电视台并没有这样的人选时,一个想法在黎小田的脑海中形成轮廓并逐渐清晰。

黎小田在香港亚洲电视的前身丽的电视台担任监制许多年,创作了众多品质上乘的流行歌曲。他深知,丽的电视台通过举办唱歌比赛,已经挖掘了不少演艺新秀,诸如日后成为巨星的张国荣等人均是通过参加比赛出道,从此走上演艺道路的。

一心想要挖掘新人、为香港本土音乐输入新鲜血液的黎小田心想,不如让TVB与华星唱片公司联手举办新秀歌唱大赛,便于选拔音乐人才,培养新人歌手。考虑自己与丽的电视台合约期满,黎小田来到TVB后,便着手准备新秀歌唱大赛。然而,黎小田面对众多渴望走上歌坛的追梦人时却发现,适合培养的可造之才实在寥寥,对他来说,每天听那些前来报名的选手唱歌,已经成了最为头痛的工作内容,因为既得不到任何音乐美感享受,又极为耗费时间。

考虑赛程将持续好几个月,而且要一轮轮地淘汰,这个进程显然有些太耗时间,也太消磨人的耐心。无奈之下,黎小田只能向同行打听:“有没有外形气质出众并且唱功也不错的歌手可以推荐?凡是30岁以下并且没有与唱片公司签订合约的歌手,都可以介绍给我。”他是真的求才若渴。

几经问询之后,有人提醒黎小田:湾仔华都舞厅有对姐妹花,不仅相貌靓丽,而且歌声也动人。还有人说,在华都舞厅唱歌的年轻女歌手,那歌喉、水平堪称“徐小凤第二”。人们提到的湾仔华都舞厅的这对姐妹花便是梅爱芳和梅艳芳姐妹二人,而被人们称为“徐小凤第二”的歌手就是梅艳芳。

一般来说,当音乐制作人知道一个歌手有过酒廊表演的经历后,便不会考虑继续选用,因为担心歌手身上的风尘味过于浓重。但苦于找不到新人歌手培养的黎小田,还是决定要亲眼一见这位被朋友夸上天的女歌手到底有多么出色。

黎小田去铜锣湾旧总统戏院恰好路过华都舞厅,他决意走进去一探究竟。坐在台下的黎小田在酒色氤氲中,听得一阵深情悠扬的歌声飘来,这歌声令他陶醉不已,而歌手那浑厚的嗓音着实令他颇为惊喜。黎小田静静地听着、细细地品着,等歌手表演结束,他便起身找到刚才在台上的歌手并攀谈起来,还力邀她参加新秀歌唱大赛。

只是黎小田绝对没有想到,眼前这位青春靓丽的歌手与自己也算是“旧相识”了。丽的电视台曾经有一档名为《家燕与小田》的节目,两位主持人分别是薛家燕与黎小田。梅艳芳与姐姐梅爱芳首次在电视上与观众见面,便是通过《家燕与小田》这档节目,她们演唱的是粤剧代表剧目《帝女花》。多年过去后,梅艳芳依然记得黎小田,记得《家燕与小田》这档节目。

经过梅艳芳提醒,黎小田的记忆之门豁然洞开。他又惊又喜、且赞且叹——果然是旧相识。他再度向梅艳芳发出邀请:“来参加新秀大赛吧。”

可是梅艳芳似乎颇有顾虑,她极为真诚地表示自己只在歌舞厅表演过,从不曾参加过任何比赛,因此心中有些畏惧。但她又表示,假如能够与姐姐共同参赛,那么就不会这样害怕了。后来黎小田回忆起当时力邀梅艳芳参赛时,一向果敢爽快的梅艳芳说如果她单独参赛会害羞,所以希望有姐姐同在。黎小田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举办新秀大赛的初衷本就是为了选拔音乐人才继而加以培养,既然姐妹二人在唱歌方面都很出色,那么自然可以一起参赛。离开前,他对梅艳芳意味深长地说:“你要努力摆脱别人的影子,否则无法成为你自己。”

由TVB举办的第一届新秀大赛的报名人数多达两三千人,由此可见,在娱乐业日益发达的香港,渴望成为歌手、成为明星的年轻人日益见多。大家再也不会像十几年前那般瞧不起唱歌的人了;更有一些青春靓丽的年轻人希望通过参赛出道,踏入娱乐圈,一举成名,改写自己的人生故事。既然是面向全社会遴选新人,那么爱好唱歌、渴望步入歌坛的年轻人自然不愿错过这个机会。那时候的香港,处处涌动着新生的力量,人们普遍相信,只要肯奋斗,必然能出头。

第一届新秀大赛的10名评委,都是当年香港乃至亚洲乐坛的重量级人物,如顾嘉辉、渡边正文、谷村新司、吴锡辉、许珮、秦燕、泰迪罗宾、黄霑、甄妮、黎小田。这个评委阵容可谓相当强大,由此可见,新秀大赛的评审标准有多么严格,毕竟这些在乐坛上享有盛名和影响力的人均把音乐视为生命,因此他们以严苛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参赛歌手,期待从一众参赛者中挑选出真正出类拔萃的音乐人才。

在新秀大赛的初赛上,梅爱芳选择的参赛曲目是邓丽君的《小城故事》,而梅艳芳则选择了邓丽君的《叹十声》,可是这首歌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梅艳芳的独特音色和演唱实力。不过即便如此,梅艳芳依然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最后的决赛阶段。在决赛的舞台上,身穿华星唱片公司提供的金色演出服,打扮得甚是耀眼的10号参赛者梅艳芳,以一首《风的季节》引得现场掌声雷鸣。评委席上的每一个评委都在连连惊叹——他们直到这时才看到梅艳芳身上的极大潜质,才见识到她的特别之处,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

《风的季节》是香港歌手徐小凤的代表作品之一,梅艳芳以其独特的低沉歌喉,完美地演绎了这首歌曲。梅艳芳的嗓音与徐小凤神似,舞台上的她唱出了对往事的追忆,也唱出了一番豁达与洒脱,她通过手势和眼神表达着自己的情绪,唱出了与徐小凤略有不同的味道。那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也是不断向前看的洒脱感。徐小凤版的《风的季节》,是和煦的风、温文的风;而梅艳芳重新演绎的《风的季节》则是强劲的风、彪悍的风。

舞台上的梅艳芳,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大气与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台风,这台风震惊了一众评委和观众,甚至她只开口唱了几句,台下便已掌声如潮。一曲终了,余音未尽,人们依然沉浸在梅艳芳的歌声中。评委们向梅艳芳问道:“你有几年登台经验?”梅艳芳淡然说道:“14年。”那时的她,尚不足20岁。她没有同龄女孩儿身上的那种青涩,过早地接触社会,心理年龄上的成熟程度早已超出同龄女孩儿。但是,她偶尔流露出的含羞微笑,又的的确确是那样的质朴纯真,毕竟从生理年龄来说,她也只是个19岁的年轻女孩儿。

素有“鬼才”之称的音乐人、词曲家黄霑从看到梅艳芳登场时便在心中为她喝彩——这胸有成竹的样子,真的很有气场,很能镇得住台。黄霑眼前的梅艳芳身穿金光闪闪的衣衫,靓丽的面庞上满是自信的神采,以及几分彪悍,只是发型略显老气,缺少女孩儿应有的青春气息。台上的梅艳芳一曲唱毕,黄霑仔仔细细地看了她的履历。他见梅艳芳的出生年份是1963年,心里感叹道真是正当好年华;但他心中又有些疑问,梅艳芳深沉浑厚的嗓音和她的年纪极不相称,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后来黄霑才知道,梅艳芳有着十分老到的表演经验,而她独特的嗓音与童年时期的声乐学习和演出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梅艳芳在八九岁的时候,便拜在戴思聪门下学习声乐。那时候,戴思聪在尖沙咀一家名为“新丽琪”的餐厅从事钢琴表演,而处于半失学状态的梅爱芳和梅艳芳姐妹二人分别以“依娜”和“依依”的艺名在这家餐厅驻唱。戴思聪一向将歌唱视为艺术,并且认为通过艺术表演来讨生活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性格坚强乐观且极具表演天赋的梅艳芳,颇受戴思聪的喜爱,他向梅艳芳传授的唱歌技法,更偏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流行歌曲的唱法。考虑梅艳芳的声线特色,戴思聪便着意指导梅艳芳如何将中低音发挥出最大优势。因此,梅艳芳虽然年龄不大,却能够完美地展现出优美醇厚的中低音。

除了有戴思聪这位名师的指点,梅艳芳这独特的嗓音与她早年的演出经历也分不开。幼年时候,梅艳芳与姐姐便在歌舞团里唱歌,覃美金为了活跃舞台气氛,便特意挑选一些曲调高昂的歌曲让梅艳芳演唱。长期过度用嗓,令梅艳芳喉头生茧,她虽然休息了一段时间,声音却再不似寻常少女,而是像男生的嗓音一般低沉。从寻常角度来讲,梅艳芳的嗓子算是废了,她的嗓音也不再如原先那样动听,一个女歌手开口却是男性的声音,仅凭这一点便被所有人冷嘲热讽。可梅艳芳才不肯轻易放弃呢,别人越是冷言冷语,她便越是力争上进。梅艳芳身上有着独特的韧性,女身男音又如何?只要把自己的嗓音特色发挥到位,依然能够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那些嘲笑她、挖苦她的人怎会知晓,梅艳芳这特有的低沉音色反而因其特有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成为乐坛上独树一帜的存在。

坐在评委席里的黄霑打出满分50分,他认为虽然梅艳芳的嗓音与青春形象完全不相称,但她嗓子共鸣极佳,节奏感和台风俱佳,感情浓烈,歌艺一流,这完全就是满分的标准,如果不给满分,那么这对梅艳芳是不公平的。著名作曲家、音乐人顾嘉辉则表示虽然他自己也想给出满分,可是考虑到艺术无止境,于是给了梅艳芳49分。一向对音乐十分严苛的“辉黄二人组”直言:“从未见过如此有天分的新人歌手!”

“第一次见梅艳芳出场,我们一群写歌的音乐人,马上惊为天人呢。”黄霑时常这样说起。在1998年“辉黄二人组”真性情演唱会现场,黄霑手持话筒站在舞台上,回忆起1982年的新秀大赛,他对助唱嘉宾梅艳芳说:“我给你满分,即是50分;辉哥(顾嘉辉)就说艺术没有满分,硬扣1分,给你49分。”梅艳芳满脸惊喜地笑着说道:“分数都很高的啊。”黄霑点头称是:“非常高的!所以香港就多了个歌坛的梅艳芳。”顾嘉辉忙补充了一句:“我从来没有给过人家这么高的分,我对歌手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黄霑更是对梅艳芳的性情赞美有加,说她的性情和表演才华均与香港著名粤剧演员新马师曾极为相似。黄霑所说的这位新马师曾身材瘦小,被誉为戏曲表演方面的“神童”,他表演天分极高,唱腔自成一格,极受世人尊敬。黄霑如此赞美梅艳芳,足可见出他对这位年轻歌手多么喜爱、多么器重。做音乐的人遇到天赋高的新人歌手,总免不了会给出更多的鼓励和赞许。

当年TVB选拔新人的标准非常严苛,不仅要求新人歌手外形出挑,具备一定的演唱表演基础,而且还要求舞台气场出众,评委们要从参赛者的台风、音乐感、音质和唱歌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黎小田曾坦率地说,在众多选手中,梅艳芳称不上是最漂亮的那个,但她唱得好,舞台气场十足,这在新人歌手中,已经实属难得。“她(梅艳芳)拿着麦,手指是会动的,我们叫body language,这是一种身体语言,而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过一点就不行了,要做得恰到好处,是非常需要技巧的。”黎小田在多个场合都曾表示,梅艳芳是一位很特别的艺人,可以说是“十年难逢一个的香港女歌手”,她的节奏感和表现力都很出色,对比同期的女歌手,鲜少有人能够与梅艳芳相匹敌,她当真是独领风骚。梅艳芳的这种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她的音色质感上,也体现在她的舞台表演风格上。有些女歌手演唱得也不错,可很显然,她们过于柔软,难以镇住场面。梅艳芳则不同,她长年累积出的舞台气场,从走到台上那一刻起,观众们便可以感受到这种气场。

对梅艳芳报以好评的不只是各位评委,更有现场的观众。被港人亲切地称为“阿旦”的音乐节目总监郑丹瑞,当年作为观众就被梅艳芳在新秀歌唱大赛上的出色表演给震撼住了,进而被梅艳芳成功吸引。郑丹瑞后来回忆说,当时他看到梅艳芳在台上的表演,感到十分震惊,因为他感觉梅艳芳的唱功非常扎实,表演也很专业,完全不像个新人,反而举手投足之间尽展巨星风采。不过,坐在观众席中欣赏表演的郑丹瑞那时候并不知道,他与这位“巨星一样的人物”此后会有诸多合作,更从合作伙伴发展成为真诚相待的友人。

香港知名形象顾问刘天兰全程观看了初、决赛,在看完初赛之后,便认定梅艳芳会夺冠。刘天兰本人喜欢音乐,也是一名歌手,她见舞台上的那些参赛者无论唱功还是表演皆十分青涩,可是梅艳芳出场表演后却令她眼前一亮——她在内心惊叹,梅艳芳真是一个天才!爱才的刘天兰开心地为梅艳芳鼓掌,只是在梅艳芳出道后她们始终未有机会认识。

不过,这并不影响刘天兰对梅艳芳的美好印象。在刘天兰看来,新秀大赛舞台上的梅艳芳可算是位资深艺人,不仅具有天生的演艺才能,并且表演风格自成一格,虽说她参加新秀歌唱大赛时正赶上香港娱乐业的大发展时期,可她有着其他歌手所不具备的内在本质——多元且不甘落于人后。这种内在本质再加上外在环境便孕育出一位演艺天才,造就了一个独特的梅艳芳。

毫无悬念地,梅艳芳以超出亚军几条街的成绩成为首届新秀歌唱大赛的冠军——首届比赛设置了10位评委,总分为400分,梅艳芳当时的得分是340多分。有些可惜的是,姐姐梅爱芳在比赛的第三轮便被淘汰,但是当听到妹妹夺冠的消息后,她依然满心满眼都是喜悦。梅艳芳在回忆当年参赛的往事时说,她那样认真、努力地演唱,就是为了不让姐姐失望。因为正是在姐姐的鼓励下,梅艳芳才参加了新秀大赛,又是姐姐代替她递交了报名表。虽然姐妹二人在舞台上同为参赛选手,属于竞争关系,可梅爱芳比任何人都希望梅艳芳能够最终胜出。梅艳芳一举夺得冠军,这令覃美金也感到很意外,尽管她知道小女儿在表演方面资质优越,也是当时的热门选手,但她认为才十几岁的梅艳芳夺冠希望并不很大,因而她始终以平常心来看待梅艳芳参赛这件事。

在梅艳芳一举夺冠后,黎小田所在的华星唱片便与她签下了足有8年之久的合约。后来,黎小田被人问道:“为何要与一个新人歌手签约这么久,不担心会有风险吗?”黎小田回答:“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心血的问题,看准了我才会放心在她身上投资很多东西,请人来栽培她。”在首届新秀歌唱大赛中获奖的歌手,也只有梅艳芳一个人被公司签了8年——5年经理人合约,3年歌星合约。

签下梅艳芳时,黎小田还有另一重打算。由于华星唱片公司隶属于TVB,因此,签约歌手有机会演唱热播电视剧的主题歌,这样便更容易为观众熟知。就像《香城浪子》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心债》,一经推出之后便收到强烈的社会反响。一个职业歌手,只有被更多的观众所熟悉、认可,推出更多好歌,她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由此足可见出,黎小田对梅艳芳是极为欣赏的。更难得的是,黎小田不只对梅艳芳欣赏有加,他更对梅艳芳有着知遇之恩。如果不是他力邀梅艳芳参加新秀歌唱大赛并给予鼓励,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东方麦当娜”“百变天后”;如果不是他为梅艳芳制作了品质精良的唱片,梅艳芳也不会乘着香港唱片工业大发展的时代春风中在乐坛上迅速崛起。说黎小田是梅艳芳演艺道路上的引路人真的不为过。只是刚刚签下梅艳芳的黎小田并没有预计到,有一天他眼前这位爱唱爱跳的女孩儿会成为香港乐坛的天之骄女。

顺利夺冠后的梅艳芳被媒体问道:“这次夺得金奖,对未来人生有何改变?”

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梅艳芳有些茫然,但也有些满不在乎地说:“并没有什么改变,而且获奖之后,我心里负担极重。现在的我,只算是踏在成功的路口,将来如何,还要靠自己。”人还是要从自己身上寻找力量和支撑的,梅艳芳很小的时候便懂得这个道理。即便她以出色的表演惊艳了评委与观众,赢得了首届新秀歌唱大赛,她也深知未来的道路还长,一切还须依靠自己。拿到奖杯的那一刻,梅艳芳是欢喜的、自豪的,而获奖以后的职业发展,她在当时确实没有做过太多的打算。在参加新秀歌唱大赛之前,梅艳芳也有着诸多机会可以进入演艺圈,可她却想凭借自己的实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对于这次小小的成功,梅艳芳始终报以感恩的姿态,淡然地说着新秀赛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的巨大转变。她说,很多有才艺的人常怀才不遇,而自己才艺平凡却是个幸运的人,找到了想要的东西,更能以沙哑的声音及普通的相貌获得观众的喜爱。她还说,她相信取得新秀大赛的圆满结果是因为她的确超常发挥,为了这场比赛,她真的是豁出去了拼命一搏。

面对他人给予的赞誉和掌声,梅艳芳并没有因此而迷失自我,反而谦虚地说道:“由于家境艰难,我从小就入行,唱了十几年这才慢慢地、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的位置,自大的事情我不敢做,我担心万一哪天从这个位置掉下来,自己会承受不了。”

赢得新秀比赛后,梅艳芳忙得不亦乐乎——她要不断接受媒体采访,面对记者的提问。这对于出道初期的梅艳芳来说,并不是伴轻松的事情,她不太懂得应该如何应对记者的提问,对比她逐渐成熟之后面对媒体记者时的姿态,此时的她确实过于拘谨,也有些容易紧张。

有些媒体记者颇能体谅梅艳芳当时的心情,便想着通过一些轻松的方法完成采访。这一天天气不错,《K-100画报》的记者好不容易将梅艳芳约到郊外散心游玩,顺便做一次采访。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的梅艳芳,脸上绽放出少女特有的纯真笑容——说到底这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即便有着丰富老练的舞台经验,也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小女孩儿,她对未来人生虽然稍有迷茫,却依然感觉充满了希望。

来到郊外的梅艳芳,心情放松了许多,与记者沟通时也显得更加轻松、坦然。“别人羡慕我小小年纪便登台表演,能够靠着自己的能力赚钱养家;首届新秀大赛一举成名,登上报纸杂志的新闻。可我并不觉得自己年少得志,我反而羡慕那些身穿校服、背着书包的学生。”童心未泯又喜欢玩闹的梅艳芳说罢,便脱了鞋子,赤脚下水,准备去逗一逗水中的天鹅,那天鹅见有个陌生女孩儿走来,便张开翅膀远去了。梅艳芳说,她之所以羡慕那些学生,是因为她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校园生活,心中总是有些不甘。

第一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打开了梅艳芳的星途,给她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转变,而她本人在此后20年的岁月中也不断地成长着,从一个草根女歌手蜕变为一代巨星。在这场如火如荼的“造星运动”中,并非只有梅艳芳一个人实现了命运的改变和身份的转变。但是在一众男女歌手里,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梅艳芳却是最为多元化、最具个人特色、最引领时代潮流同时也是影响力最为深远的那个。

都说时代造英雄,时代对于个人的发展确实不容小觑。TVB通过举办新秀歌唱大赛,将影视歌娱乐工业化提上日程。梅艳芳可谓生逢其时,乘上了时代发展的春风。可假如没有个人的努力,即使处在时代的浪潮中也不一定会踏在浪尖上。不论是对梅艳芳有着知遇之恩的黎小田,还是后来与梅艳芳合作电影《胭脂扣》的关锦鹏导演,抑或是其他的演艺界大咖,大家虽然对梅艳芳的评价各有侧重,但最为核心的评价内容都指向于这样一点:她是一个上进而努力的演艺工作者,她能够站在歌坛和影坛的巅峰位置,既离不开天赋,更离不开勤奋。

黎学斌这位老牌乐手,可谓梅艳芳的老相识,覃美金亲切地唤他“细佬”(小兄弟),梅艳芳则呼他为“舅父”。当年,年少的梅艳芳穿梭于酒楼歌坛中时,他便时常为其伴奏、抄写歌谱。他眼见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逐渐地成长起来,从名不见经传、经常受人欺负的小歌手成为乐坛巨星,再成为影响力辐射到国外的演艺工作者。

在别人看来,梅艳芳是时代的幸运儿,通过参加新秀歌唱大赛转变了身份,从此以后不再是歌厅里的歌手,而是娱乐圈中冉冉升起、前途光明的新星。然而,在黎学斌看来,梅艳芳能够在一众新人歌手中脱颖而出,这固然离不开她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以及稳扎稳打的表演经验,但更为重要的是梅艳芳始终保持着认真学习的精神。虽然梅艳芳初中都没有读完便半途辍学,可她并未停止学习,她会有意吸收其他一些歌手的长处,也会留意其他表演者的演出风格,她以开放的心态去观察、去学习,然后将学来的东西内化于心,为自己的表演增添亮色。

据黎学斌说,在参加新秀歌唱大赛之前,梅艳芳主要向一些台湾歌手学习台风,她不仅在学习其他歌手的舞台风格,更是将自己的特色揉进其中,而不是被动地“拿来主义”,因而逐渐形成梅艳芳所特有的台风:她在演唱每一句歌词时,都有恰到好处的表情动作,在展现歌喉的同时更是一展万种风情。这片刻即逝的风情,正是梅艳芳勤奋努力的结果。

新秀大赛舞台上的梅艳芳,以其实力与才情为自己闯出了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新秀”之后的梅艳芳,对自己的要求也与以往不再一样,她考虑自己已不是那个在酒吧里辛苦唱歌几小时的歌手,而是一名真正的职业歌手,以后要面对更广阔的舞台,并且还要推出自己的唱片,因此她并未在夺冠后心生懈怠,仍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提升歌唱技法。“我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是有信心的,”面对记者提问,梅艳芳如此自信地表示。

有人说,梅艳芳成名之前在酒吧唱歌的经历过于辛劳,因而在那样一段辛苦唱歌谋生的岁月中,梅艳芳的人生必然也是晦暗无比。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梅艳芳正式出道之前的那段人生,我们其实不难发现,那些操心劳力的歌唱工作,那段以歌声止肚饿的艰苦岁月,为梅艳芳提供了绝佳的训练机会。这十几年的舞台生涯,以及年少时的辛酸经历,就像沉重的生命十字架。只是,梅艳芳非但没有被不幸的生活压垮,反而培养出了极强的临场应对能力和抗压力,这使得她在任何条件、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够做到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qzwMMzbkgQHTVW98DjTMkmD8KCQQ+m5ICtjzUWPJhnJxqe75NI9h/NMR6wq7e1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